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天下第一帝国的觉醒 (第2/3页)
因为驻军的外出而进一步恶化。 终于,一支叛乱的部队把城里仅有的一点粮食洗劫一空,而他们在逃亡的过程中还挟走了一大群牲畜,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暴动席卷了整座城市,道德与秩序在求生的欲望面前轻如鸿毛,每个人都疯狂地为生存而厮杀,一心想要在毁灭末日到来之前夺得更多的食物。 三百多年的文明生活一夕之间灰飞烟灭,蒙古人又重新倒退回了游牧时代。上自大汗和他的贵族们,下自普通的平民百姓,所有人都如同将沉之船上的老鼠,争相逃离归化这座被长生天遗弃后又遭死神之眼凝视的城市——或者更确切地说,已经是一座即将被淹没在死尸和火焰下的废墟了。 “即便兵部侍郎于庆丰本人也一定没有想到,万历十二年的冬季扫荡战能够带来如此惊人的结果:在饥饿以及随之而来的暴乱中,十四万鞑靼人悲惨地死去,其中相当部分是妇女和儿童;蒙古南部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归化城也成为了一座被遗弃的废墟。那些苦苦熬过寒冬的人则面临这一个同样严峻的春天:现有牲畜数量尚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河套地区的万顷良田因为谷种不足陷入荒废;致命的瘟疫从归化的废墟上开始如野火般四处蔓延… “面对南方严阵以待的长城雄关,还有那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下一次灾难,蒙古人所能做的唯一正确选择就是后退。万历十三年春天,黄台吉汗在一次政变中丧生,新任蒙古大汗下令所有部族退回大漠深处,以把边境线北移三百里的方式,与帝国咄咄逼人的兵锋脱离接触… “归化的毁灭充分证明了游牧民族‘帝国化’的局限性。他们落后的生产力——无论择水草而居的游牧,还是河套地区的半原始式的农耕——无法为一个庞大的帝国,甚至仅仅是一座高度发达的大城市提供足够的物资供应和储备。与此同时,城市的高墙反而限制了他们轻快的马蹄,令他们失去了自己在战略上最具优势的机动性。当蒙古骑兵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被迫与中华帝国的精锐步兵开展他们所不熟悉的城市攻防战、阵地争夺战时,失败就已经提前被历史所预定了。” ——《明史-鞑靼列传》 西元1585年3月,俄国西伯利亚前线,伊尔库兹克要塞。 一支多达数万人的哥萨克骑兵在要塞前排成战斗队形集结待命。瓦莲莉娅骑着白马款款来到军前,她身着亮银轻甲头戴描金玉冠,飒爽英姿非语言可描述,手中绣着银色女武神徽号的金色燕尾旗在风中猎猎招展。 “俄罗斯同胞们!”瓦莲莉娅清脆甜美的声音在旷野中回响,哥萨克们挥舞着手中的军刀,为心目中的女神而高声欢呼。美丽的女公爵一摆手示意他们安静下来,继续说道:“同胞们,在过去的一年半之中,我们的足迹从黑海之滨一直延伸到了这深处内陆的蒙古高原,把数千里美丽富饶的土地纳入了祖国俄罗斯的怀抱,在人类征服史上记下了最伟大的一页!我要为此而感谢你们! “是创立更加卓著功勋的时候了!没有哪个俄罗斯人能够漠视金帐汗国带给我们祖辈的苦难,没有哪个俄罗斯人能够忘记十三年前攻破莫斯科大肆掠夺残杀的鞑靼人有着怎样一副狰狞凶狠的嘴脸,没有哪个俄罗斯人能够拒绝内心深处向蒙古人复仇的渴求!现在,我的同胞们!前方就是敌人的大本营,就是那些蒙古鼠辈的藏身之处!让哥萨克战马的铁蹄震撼大地,让祖国母亲俄罗斯的愤怒将敌人化为灰烬,让整个蒙古利亚在我们不可阻挡的兵锋前屈膝颤抖吧!基督在上,将护佑我们战无不胜,用穆斯林的鲜血向圣洁者献祭吧!我引领你们来到这遥远的东方,来到这被蜂蜜和牛乳浸透的迦南地,我也必将引领你们走向永恒的胜利!” 说到这里,瓦莲莉娅不得不再次挥动旗帜结束那一再打断她的欢呼声。“蒙古人一直把他们自己标榜为世界最好的战士、天生的骑手,可我们俄罗斯人难道不曾面对面地打败过他们吗?我们不是曾把那些只懂得虐杀妇孺、屠灭城市的野兽们赶出了我们的家园吗?文明,决不会被如此的野蛮战胜!奉昊天之命、以圣父之名,我们将彻底打垮这群嗜血的野蛮人,让全世界都来称颂哥萨克的威名!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骑’!” 蛰伏于伊尔库兹克的大半年中,瓦莲莉娅不仅命令哥萨克游骑四出打探,同时还通过武力控制了贝加尔湖附近乞儿吉思、不里牙惕等几个鞑靼部落,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蒙古当前面临的困境。更何况不久之前,沙皇许诺的的后援和粮食也从西西伯利亚运抵要塞。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现在都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唯一令人不安的是雷帝伊凡四世的死讯——这条噩耗足足用了一年才随着援兵到达遥远的东方前线,而新沙皇登基的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