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班子_序章南山班子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序章南山班子2 (第2/3页)

几乎可以说是一览无余。但有一个地方,是别人看不到的,就是抽屉。抽屉里也没什么东西,只放着一纸文件,是他的前任肖龙被处分的省委决定。肖龙因为南山高速案件的牵连,被撤销市委副书记、免去南山市市长、党内记大过处理。处理后,被发配到江南省委党校担任副校长。这份处理文件莫大民特意收着,时不时地会拿出来看看。可不,就是刚才,花木荣过来向他汇报新城重新启动的有关事宜时,他还悄悄地瞄了眼这文件。不知道的人一定以为他在看什么重要机密,而他自己,也只是看看而已。耳朵听着花木荣的汇报,心里想着那新城让十几个处级干部倒了下去,再启动,会是如何的结果呢?

    花木荣声音高扬,与她的体型完全相背。四十五岁的女人,体型已经完全是一副中年体态,水桶腰,长方体。按照声学原理,这样上下一样粗的巨大音箱,应该发出的是浑厚低沉的中音。但花木荣不是,她的声音总是向上,高扬中有些尖锐,尖锐中又有些挑衅。她到莫大民的办公室汇报工作,从来都是站着,摆出一副说完就走或者是仅仅说说而已的姿势,这让莫大民很不舒服。不舒服时,他就看看抽屉里的处分文件,一看,心火竟然就消了。

    "新城再不启动,一是难以向市民交代,二是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新城的带动性和刺激性,是当前南山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不仅要启动,而且要尽快。"花木荣把向前的左脚换成了右脚,脸上的颜色,澎湃着浓重的铁红。

    莫大民皱了下眉头,道:"新城启动事关重大,而且在南山,这是块烫手的山芋。宋雄同志的意见也不清楚,何况谁来主持?"

    "宋雄书记应该会同意的,他到南山来,就是要重振南山经济。怎么重振?项目带动,投资带动。新城是最好的项目,最大的投资。他不会不同意的,至于谁来主持,我看会有人出来的。真不行,我来!"

    花木荣的强势在南山市是出了名的。女同志当干部,往往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就太斯文了,放不开;要么就太不斯文,彻底放开。女人一旦放开,比男人还要男人。花木荣出身于南山花氏家族,其父亲花政委,是上了南山史的人物。南山郊外的红白塔旁边,就是花政委的墓,上面刻着两行字:革命政委,人民功臣。这个评价已经是高到了再无法向上的地步了。花家的势力在南山几乎是随处可见。人大的常务副主任花怒波,据说也是花氏家族的,但与花政委究竟有无关联,无从查证。

    "你来当然好。新城项目肯定要常委挂帅,政府负责。这样吧,我同宋雄同志再碰一下。"莫大民到南山一年,对南山干部的情况基本上算是了解了。正因为了解,他才觉得这里面水深,深到了他难以下足的地步。南山人说官场上人要"深、潜、默",他干脆也选了其中的"默"。当然,他对自己"默"的要求是:有原则的默,有条件的默,有责任的默。换句话说就是:默而有道。

    花木荣转身出门,在门口丢了句话:"具体工作我先安排着,莫市长尽快与宋雄同志定吧!"

    这口气!仿佛她是市长,而莫大民是副市长一般。但莫大民也不好说,花木荣一向如此,这女人作风泼辣,工作干练,在常务副市长的位子上,倒还真是块不错的料。由她在前面挡一关,作为市长,就轻松多了。

    秘书小孔进来,问莫市长什么时候出发?莫大民看看表,说:"就走吧!"

    十点零八分,开发区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莫大民陪着省发改委副主任任谦,站在嘉宾的最中间,而任谦的右边,就是李同。因为阳光,李同眯着眼,本来就小的眼睛,如同闭了似的。光伏项目是南山市近年来招商引资最大的成果,本来开工典礼请了副省长姚强,但姚副省长到北京开会去了,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也临时有事,只好由发改委的任谦副主任站最中间。刚站好,任谦便问莫大民道:"听说南山的班子要动?"

    "是吧?"莫大民漫不经心地回了句。

    "我是听省委那边传出来的。可能个别同志会调整。"

    "应该,应该!南山出人,挤在南山,不利于干部成长啊!"

    李同向这边扭了下头,他显然是听见了任谦与莫大民的对话,但没接茬。在南山,有两个位子几乎是没有斗争的,一是书记,二是市长。因为这两个位置,上级有规定,必须是外地人来担任。李同,包括现在南山班子里的南山本地人,都清楚这点,因此也不往这上面想。但在这两个位子被封住之后,怎样走出去,则成为这些南山本地人斗争的焦点。李同早在一周前就得到消息,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