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班子_第一章火烧南山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火烧南山3 (第1/5页)

    第一章 火烧南山(3)

    一把火

    做官也是一种投资,有风险。一开始,你瞅准了投资对象,投对了,步步高升;投错了,血本无归。最可叹的,则投资无门,不知道向谁投资,怎么投资。第一步投资对了,也就获得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机会。当官了,官能生钱,官能推动流水。水流动起来了,自己田头的水便越来越丰沛。

    宋雄是在半夜正要休息的时候,接到齐明的电话的。齐明轻声地告诉他:"延安书记被…"

    齐明没有往下说,但是宋雄清楚。宋雄清楚后挂了电话,第一个念头就是心里一凉,这么多年,王延安对他宋雄,是有知遇之恩的。现在,这样一个官场上有知遇之恩的省委副书记、现省人大的常务副主任,说被…就被…了。唉!官场无常。这一瞬间,他想起昨天刚刚才读到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写给太虚法师的对联:一切无常,万有不空。看来,真的是一切无常了。一个省委副书记,一个在江南省政坛上叱咤风云三十年的老官僚,说被…就被…了。宋雄不想提到那两个字,但是他心里却又无法绕过那两个字。"双规"这官场上这些年出现频率甚高的两个字,或者说一个词,他一直都觉得那是别人的事,与自己十分遥远。但这回,近了,真的近了。王延安被"双规"了,王延安的"双规",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双规",而可能是江南官场上一次大的震动,甚至可能是一次令许多官员心惊胆战的"蝴蝶效应"。

    自己同王延安的关系,会是蝴蝶效应所涉及的范围吗?

    相信江南省每一个听到王延安被"双规"的消息的官员,在稍稍平静以后,心里会涌起更大的波澜——我和他有关系吗?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关系会危及到我自身吗?或者说,这关系会是组织上期待王延安进去后交代出来的关系吗?

    这一夜,江南上上下下的官员,多少人在不眠中度过?

    宋雄也几乎一夜没睡,他把这十年来跟王延安丝丝缕缕的瓜葛都理了出来。理着理着,他也有些心惊了。如果从单纯的上下级关系来看,宋雄相信他与王延安的关系算是比较纯洁的。不错,这十年来,他每年都到王延安那儿去拜年,每次拜年都会送上厚薄不一的信封,或者是购物卡。头几年,因为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手头几乎没有周转,他每年过年,就和妻子头疼。妻子说:王书记这根关系千万不能断了,断了,你在江南就没了着落。那么,过年过节一定得去的。而且,过年过节去拜访,也比较合情合理,至少心理上没有行贿的感觉。他觉得,虽然王延安和他都是人大的校友且老校长一再地打过招呼,但是人情礼节还总得照顾到的。大概是前四五年,他每年花的钱也就在一万以内。后来,自己这方面也有些人情周转了,说白了,就是也有一些人开始给他送了。送着送着,手头就宽裕起来。他本着一个原则:超过万以上的一概不收,办事前一概不收,那些品行本身有问题且关系到纪律原则的一概不收。他收的,其实也都是正常的礼节性的人情。对待这些人情,他和妻子商量好了,既来之,则出之。出到哪里?王延安副书记那边的份额也就逐年增大了。去年过年,他送的信封最厚,里面正好是五万元。这么算下来,这十年来,加起来也应该是二十万了。一年一年不算多,十年一加吓死人。如果这…小品中说:钱就是水,水就得流动。今天在你的地头,明天就得到别人的地头,不流动的水是腐水,不流动的钱更是腐钱。官场上的流水,流得更快,更没有原则,也更隐蔽。而且,这种水的流动,是得有一定的基础的。如同那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做官也是一种投资,有风险。一开始,你瞅准了投资对象,投对了,步步高升;投错了,血本无归。最可叹的,则投资无门,不知道向谁投资,怎么投资。第一步投资对了,也就获得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机会。当官了,官能生钱,官能推动流水。水流动起来了,自己田头的水便越来越丰沛。然后再从这丰沛的水中,取一瓢送与他人。如此往返,水流不断,官途通达。这水,也滋养了宋雄十年了,宋雄在南山这个不平静的夜晚,想着想着,就愈发的不安了。

    早晨一起来,宋雄就打电话给省纪委副书记也是自己的人大校友李朔。李朔说你消息还真够快的啊,其实中央早在三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王延安的有关违纪事实,为什么没动?那是中央的策略。王延安在江南根深蒂固,树大荫巨,轻易一动,容易让江南省伤筋动骨。在正明书记刚到江南的情况下,动王延安,不利于工作。因此,中央等了三年。现在江南一切都基本稳定了,王延安也到人大了,他的很多关系经过这三年的疏离,大多瓦解了。其中一部分,已经被以各种名目给提前"双规"或者"处理"了。动王延安只是迟早的事,宋书记,不必这么上心吧?

    宋雄被李朔这么一问,脸竟自有些发热。好在李朔并不在对面,他便道:"毕竟延安书记是我们的校友,而且已经到人大了。"

    "哈,书记怎么这么幼稚了?"李朔笑着说,"当然,幼稚是一种更有风度的成熟。"

    "别笑话我了,目前情况怎样?"

    "没怎样。情况早已明了,而且上头已经发话了,到王延安为止。下面不会再有什么动作。"李朔接着又补了句,"没有动作好啊,会让多少人睡得着觉了。"

    李朔与王延安虽然都是人大校友,年龄相差不大,但两人关系十分一般,甚至还有些说不清楚的龃龉。有一次,江南省的人大校友聚会,李朔喝多了酒,借酒在众多校友面前直接骂起了王延安。当时场面十分难堪,好在王延安还真有些君子风度,一直坐着,笑而不理。别人劝,他只道:"酒喝多了,正常。或许是哪次我得罪他了,让他发泄完了,就好了。校友嘛,还在乎这个?"这事后,两人关系更加紧张。李朔在私下里曾透露过:王延安迟早是要进去的,只不过是时候未到。宋雄也曾侧面说过李朔:"何必呢?推墙哪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