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女候秦莹的婚事 (第2/2页)
提示要尊重妇女,却没有个四六老爷们节,提示大家要尊重 ? 不过汉朝的女权,虽然不算太好,却也还没受程朱理学那群变态的害,还不至于象后世明清时代那样,女人得缠小脚、守闺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一大堆专门限制妇女的狗屁杂碎。 汉初的女权其实很简单,或者说,还比较原始,因为这个时候,孔二愣子那些关于女人的狗屁理论,也还没有被信奉成教条。 结婚之后,夫妻双方在理论上就是平等的,对于家庭事务,必须商量着处理。丈夫死后,女主人自然是要当家的,绝没有“夫死从子”那种没人性没天理的教条。 身为男人,刘常满也不知道,到底该为女权做些什么。男女平等么?好象这是个几千年都没可能实现的口号,这个时候喊出来,也很不合适。 但为了自己的jiejiemeimei,女儿孙女,甚至外甥女外孙女,身为大汉太子,在这个民族性格即将成形的时刻,刘常满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必要做些什么。 很早的时候,刘常满听过一个小小的故事。 那是一个住在海边的小女孩,每天退潮之后,她都要去海滩上,把那些搁浅在海滩上的小鱼放回大海里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 于是,有一个聪明的大人劝说她道:“孩子,海边搁浅的鱼儿这么多,你一个人的力量,能放回去多少?你做得再多,也没人会在意你的努力。” 可是那个小女孩轻轻的捧起脚边一个小坑里的小鱼,轻轻的把它举了起来,对着那聪明的大人说:“我知道没人会在意我的努力,可是,它在意。” 说完,她把那小鱼轻轻的放进了海里。 此时,刘常满觉得自己在秦莹这件事情上的努力,就是这样的一件事。 可能,我为天下的女性做不了什么吧,但我最起码能为自己认识的女性,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说,让秦莹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嫁给自己愿意嫁的人。 汉八年二月初八,黄道吉日,肤施候秦莹将军和阳候公冶长的婚礼,在长安举行。 这次婚礼的规格极高,为男方主婚的,正是大汉太子刘盈本人,而为女方主婚的,竟然是大汉皇帝的妃子戚夫人! 在长安城附近的列候齐齐到场,为两位新人祝福,大汉皇帝更是送来一封诏令,诏书中说道:“因北地大将军秦莹军务繁忙,无法离任,特封阳候为翟候,食邑一千八百户,加封北地都尉衔,钦此!” 有了这份锦上添花的诏令,总算抹去了公冶长入赘的嫌疑,诸人闹得更是起劲了。 “jiejie,怎么了,不高兴了吗?”好不容易主持完婚礼,回到行宫后,刘常满却发现jiejie刘乐的脸上不怎么高兴。 “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刘乐连忙扭头说道。 “我说jiejie,不会是因为爷爷的事情,让你晚了一年出嫁,你不高兴吧?”刘常满笑道。 “才不是呢,你说的那是你的、,关我什么事儿?”刘乐反唇相讥。 按制度,父母去世,子儿要守孝三年的,称为大服;祖父母去世,子孙要守孝一年,称为小服,这就是所谓的“守制”刘太公去世尚不满一年,因此刘常满和刘乐本来早就安排好了的婚事,也就这么耽误了下来。 不过看刘乐的神情,确实不是为了这件事心烦,刘常满心念一转,就知道了她的想法。 可是,这是没有办法劝的。刘常满知道,自己的jiejie,心里一直暗暗喜欢的,乃是西楚霸王项羽,如今项羽尸骨早寒,上哪儿再去帮她找一个项羽那样的绝世之人? 要说起自己的准姐夫赵王张敖,也算得上是年轻代中很不错的人才了,文武双全不说,地位又高,天下诸候中,除了齐王楚王,就连刘邦亲生的四儿子刘恒,也只封了个偏远的代地,和张敖的封地差得远了。 不过男女之间的情事,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东西。贵族女子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刘乐,可刘乐偏偏一点也不喜欢张敖,用她自己的说话:“一看到他那小白脸,我就恶心!” 当然,这话是范在背后偷偷告诉刘常满的。不过就算她不说吧,刘常满也知道jiejie的心思。可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