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三节前线 (第3/3页)
和缓的语气劝解。 “将军,想开一些。我查过京一号基地发布的作战部队序列,除了负责各大基地市安全的警卫师,所有部队都被调往不同方向的战区。按照最一期的扩军计划,未来三个月还要组建二十二个师。时间实在太短了,仓促之间根本谈不上什么训练。军部能做的,只是给这些部队配齐相关的武器装备。至于兵和老兵的区别,只能是通过战场生死才能决定。很多人都会死但毕竟也有人活下来。”章盛飞的怒容渐渐敛去。事实上,刚才说出那些的同时,他已经有些后悔。战局胶着和种种麻烦,是所有战区司令官都必须面对的困难。 在增援方面,军部的确没有藏私。 谁也没有料到生物战争竟然如此惨烈?军事大学里教官讲过的各种战例,在现实当中毫用处。没有空军,没有炮火,没有电子战和心理战,前线士兵们能够依靠的只有装甲战车,以及设置在阵地前沿,用作防御的大功率激光发生器。每前进一步,都必须通过rou搏和近战才能完成。 在这里,高科技作战只是个笑话。如果士兵手中握有的武器不是枪械,而是砍刀长矛,那么一切都回归到原始的冷兵器时代。 战死的人实在太多了。 后方基地并非不理解前面遭遇的困难,兵部队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 想到这里,章盛飞长叹一声,摇着头,把手里的文件慢慢揉作一团。 “就按照我之前说过的做吧!还是把第十一dú lì部队安排到庐江,由517师负责。这不是故意针对某个人,而是实在没有好的选择。生或死…听天由命吧!” 带着如同老年人哮喘般的沉重感,满载士兵和货物的列车缓缓驶入站台。 从成都到南阳,再转车抵达庐江。 这在和平年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现在,已经变成需要众多军方部门桶里协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列车被彻底改装——车头前端带有长达三米的倾斜钢甲,顶部安装了远程监控探头,还有与卫星连通的大功率信号接收装置。列车车厢加装了厚厚的防护钢板,车和顶部管道表面蒙着结实的钢丝,内部镶嵌的特制防玻璃就连火箭筒也法击穿。为了防备万一,列车底部经过加固,在厕所等可能被突入的空间,设置了火力强大的自动警戒器 车头、车尾,每两节车厢之间,都装有大口径联装机炮,以及大功率激光发生器和小型电磁炮。如此强大的火力和防护,已经远远超出正常货运列车能够承载的极限。为了保证安全和速度,列车采用双车头方式运输,机车引擎同样经过改造,功率整整提升了三倍以上。 所有铁路都被军方列入严格保护的范围,沿途设了大量军事据点,由战斗力偏弱的二线部队负责守卫。列车一旦发出,空军方面立刻派出飞机全程跟进,随时报告运行过程和状态,沿途经过的各个军事据点也如临大敌,保持高度戒备 按照l84集团军总部的命令,第十一dú lì部队在距离庐江县七公里外的郊区小站卸载。 看着车站上忙碌熙攘的人群,苏浩不禁有些感概。 未来世界他一直呆在科学院研究室,对外界的情况很少接触。真正出现在战场上,这还是第一次。 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列车车厢分朝两边敞开,沿着钢制架板,缓缓驶下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重型军车。先期下车的部队已经在车站附近散开警戒线,连同守卫车站的部队一起,仔细关注看来自城市方向的一切动静。 车站的守卫部队只有三十多人,隶属于184集团军。防护工事很简单,不外乎是临时构筑的沙垒和钢混结构警戒塔。由于是固定阵地,车站大楼顶部设置了联装机炮,与顶部分连接的楼层被改造为药库,长长的链可以一直连通过去,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 守卫队长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少尉。他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肃,仔细审核过苏浩出示的各种证明,在行动表格上签字后,表情才略有缓和,命令士兵们开启防护栏,让开通往城市方向的公路。 远处的田野隐隐能够看到成片的绿色。在大部分灰黄与暗淡之间,它们显得尤为引人注目。苏浩不禁驻足长眺。守卫队长走过来,朝着他目光所在的方向看过去,淡淡的笑了。 “那是几块有人耕作的田地,种的都是麦子。” “哦?这附近还有居民?” “不知道。也许不是田地原来的主人。病毒爆发的时候,很多庄稼都烂在地里,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人活着,总要吃饭。” 简短的对话看似没有什么意义,苏浩也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片刻,他转过身,带着已经来到面前的黄河等人,朝着远处的城市方向走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