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纪元_第一百十六节小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十六节小城 (第2/3页)

逐一清除障碍物。

    他们是强化人。

    松开车闸,拖动数吨重的车辆并不困难,却必须耗费大量时间。

    下午六点钟,车队驶下高速公路,在距离元谋不远的一个小镇上缓缓停住。

    这是一个全的镇子,在地图上找不到它的名字。

    跟“城堡”一样,小镇旁边也有河流和大片耕地,几幢建楼房同样是坚固的三角形结构。这里的占地面积大约只有“城堡”二十分之一,外侧围墙正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

    这里是“元谋”驻守者只有四十六个人。他们都是接受过苏浩血液注射,黑色颗粒浓度达到第“5”标准的“工蜂”这些人拥有相当数量的武器装备,药充足,加上强化体质,完全可以自保。

    周辰对黑色颗粒的研究非常深刻。他发现:即便是见过苏浩的人,只要对其产生认同感,主导意识仍然能够发挥作用。就像“城堡”里那些由老宋负责引导的进外来者。只需要在对方脑子里不断灌输苏浩的领袖形象,即便没有见过苏浩本人,一样可以成为真正的“工蜂”

    “城堡”和银行小楼里都储备有苏浩提前抽取的血液。早在半年前,他就挑选了十余名黑色颗粒浓度达到第“u”标准以上的团队成员,各自带领二十至五十名“工蜂”前往大理、昭通、元谋、攀枝花等地。

    豪族财团都在收拢难民。苏浩不打算白白放任它们壮大势力。既然得到了原型药剂,拥有本体意识和黑色颗粒,成为“蜂王”苏浩很自然的想要得到多。

    分派至各地的小团队,会尽建立的基地,收拢当地难民。

    这种聚集人口的方式,与豪族财团的强行搜捕截然不同。他们对外来者态度会友善,敌我分别的界限清晰。没有奴隶,可以存在一部分合作者,也可以通过物质交换的方式,与其它幸存者团队共存。然而,整个团队内部凝聚力却比强大。

    他们是强化人,是“工蜂”

    第二天清晨,车队继续朝着成都方向前进。

    攀枝花、西昌、雅安…数百公里的路程,直到第三天下午才进入最后阶段。沿途总共有四个团队据点,都设置在距离城市不远的郊外。其中“雅安”据点“工蜂”数量最多,已经达到一百一十六名。

    所有据点均以黑旗作为标志。当然,那并不是实质性的旗帜。而是一块涂成黑色,横置的长方形。它们要么出现在据点小楼外侧,要么在外围墙壁正上方。面积很小,位置很难引起注意。只有被团队认可的“工蜂”才明白这种类似孩童随手画出图案的真正意义。

    从昆明至雅安,苏浩已经建立起一条连贯的交通线。

    这些据点存在的意义,会随着时间逐渐显露出来。

    人们从城市里弄到了大量通讯设备,在据点之间架设起畅通的线电络。虽然每天通讯内容只是固定的几句问候,却足以⊥人感受到温暖。

    我们并不孤独。

    我们有很多人,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依靠这条线,苏浩虽然离开昆明,却仍然保持着对整个团队的控制。需要的物资、信息、人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补充到指定区域。

    现在,苏浩前往成都,为这条隐形的线补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李道源委托武国光转交命令书的时候,曾经表示过,可以用kd03的直升机,把苏浩等人直接送往成都。

    苏浩谢绝了李道源的善意。

    他要亲自走一遍自己设置的路线,亲眼看看各个据点的发展状况。

    最初,派出各个建设小队的时候,欣研曾经开玩笑般的说过:“这就像是一株蒲公英。风一吹,种子四散飘落,生根发芽。”

    苏浩觉得,这话说得很对。

    当时散布的种子如今正深扎根系。它们会不断成长,开花,结出白绒球般漂亮的成株。风再次吹拂,飞散开的小降落伞会越来越多,密密麻麻。

    至于它们的名字,苏浩有些偷懒——论在任何区域建设的据点,都会在当地旧有名称前面,加上一个“”字。

    车队停在路边。

    苏浩站在卡车车顶,双手握着望远镜,眺望着远处地平线上那座黑沉沉的巨城。

    那里有很多高大的楼房,户里亮着灯光。与周边区域连通的公路上,时时可以看见车辆穿流。城市周围设置了大量工事和障碍,城墙顶部甚至可以看到大口径直瞄火炮的影子。经常有直升机和喷气机在天空中出现。它们在城内的起降很频繁。这意味着空中航线的确拥有地面运输法比拟的优势——至少,变异生物没能进化出翅膀。

    “你确定,我们要进去吗?”

    不用回头,苏浩也知道是欣研在说话。他放下望远镜,淡淡地回应着:“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没理由再回避。

    他原本可以不用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