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四节分流 (第3/3页)
变异生物的基本生活习性多少也算了解。没有数量庞大的生物团队,也就是食物为吸引,它们通常不会转移行动方向。为了改变生物狂潮的冲击路线,军部和参谋联席会议几乎是绞尽脑汁,想尽了一切方法。然而,就在自己眼皮底下,从合肥城一路冲来的变异生物居然毫无预兆的开始分流? 看着屏幕,上校的没有越来越紧,陷入沉思。 电讯监控兵好心的插了一句:“会不会是那些怪物的固定习性使然?也许它们跑累了,想分散开,找个地方休息?” 上校双手抱在胸前,沉默着连连摇头。 监控兵的话固然有一定道理,可能的几率却很小。如果按照地球生物的习性与变异生物进行对比,重叠的几率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可比性。 预警机主屏幕上,很快出现了一名少将的身影。 上校立刻抬起右臂,行了个军礼——他认识这名少将,那是军令部的一名主要负责人,为人不苟言笑,权力很大。 少将没有在意表面上的礼仪,直截了当地说:“空中哨兵二号,我们已经收到你们发送的信息。现在,我们需要更加详细和准确的数据。马上对分流的生物狂潮进行监视,迅速评估分流后的变异生物种类、数量,以及它们行动的区域和方向。另外,还需要你们监控区域内从前天到今天的所有气象资料。包括昼夜温差和空气于湿度,以及该地区内的人员活动情况。” 同样的命令,也顺着电波传送到另外两架预警机上。唯一不同的,就是负责西面方向的“空中哨兵三号”相比东面和南面,这里正在进行规模不大,但激烈程度毫不亚于任何时候的战斗。 军部的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平整的白色墙壁上,已经升起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 与会议室嘈杂混乱的场景相比,指挥中心的气氛显得紧张严肃。只有佩戴特殊标志的军官才能进入这个房间,工作人员军衔至少也是准尉。复杂的电子仪器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在几个大型电子监控平台上,还矗立着用虚拟光波和拟成图像共同构成的立体触摸屏。 “根据空中哨兵二号发回的信息,从今天夜间点UU分开始,合肥战役产生的变异生物群开始分流。分散角度分别为正东、东北和东南三个方向。分流部分约为生物狂潮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具体数字正在统计,粗略计算下来,应该不少于一百三十万。” “东南第一、第二、第四战区均在第一时间做出信息反馈。没有任何战区司令部派出增援,热体监视仪也没有在对应区域发现大规模活动的平民。我们检查过战区内所有侦测到的平民热体信号,总共只有三百四十一例。从出现的位置和角度判断,与变异生物分流应该没有直接联系。” “我们正在对一周以来的所有空投战果进行检索。就目前为止,除了西面方向苏浩上校带领的增援部队,东南第三战区没有任何异常。该地区空气浮尘、湿度、温差等变化不大,没有火山爆发及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根据参谋本部的初步判断,生物狂潮的异常分流,很可能是信息素和强酸战法引起的后续变化,而非人为因素导致。” 一名年轻于练的上尉手持电子信息显示屏,把目前掌握的情况对将军们逐一汇报。然而,这些经过电脑反复测算,从研究和事实角度获得的情报,丝毫没能引发预料中的效果。包括赵志凯上将在内的几名高级将领,表情纷纷显得凝重,目光也充满疑惑。 “为什么会这样?苏浩从新南阳基地市率队出击。按道理,变异生物应该是被吸引到那个方向。可是为什么,生物狂潮却在这个时候出现分流?而且还是三股?往东,往南,往北,就是没有往西的?” “我是越来越看不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变异生物分流?没有任何预兆,我们对周边区域的监控从未放松过,也没有监控死角。这种事情偏偏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了,真是古怪。” “应该立刻向东南第三战区增派预警机,扩大搜索范围,寻找任何有价值的情报。184集团军虽然溃败,但只要掌握了变异生物分流的诱导因素,那么这种失败也是值得的。那将会改变整个战争进程。说不定,生物战争的实际情况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糕。我们能够以此为基础,从中寻找规律。” 将军们在激烈的争论着,各抒己见,却没有对生物分流做出任何实质性的命令。 赵志凯面色宁定地注视着屏幕。他的双眉越收越紧,目光不断闪烁,谁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约莫过了半分钟,赵志凯从首位指挥席上站起,没有跟任何人打招呼,也没有副官陪同,一个人走进指挥中心的特别电梯,用满是皱纹的枯瘦手指,用力按下电梯壁面上的“P3”层电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