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聚顶_第一百八九章:神话传说与文化的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九章:神话传说与文化的关 (第2/3页)

以来,紫微斗数也都失传。便是单单一颗星曜之介绍,也都是极其宝贵,袁守仁未说得详细,也是可以理解。

    想通之后,李长安便悄悄下得天台,往图书馆走去。

    若是单独找得袁守仁寻问,这也未必不可,但袁守便是对自己重视有加,也未必会将这些秘术告知自己。而且,李长安也不是那种愿意白白受人恩惠之人。是以,在李长安回得图书馆之后,他便来得电脑之上,写上了一份资料。

    这份资料,题目是为…论神话传说与文化的关系。

    看上去是一份论文,不错,李长安正想靠着这一篇论文,送于袁守仁处。

    只是这个题目,若是对普通的学者来说,还真是困难。

    虽然大都数搞学术的皆认为,化有着深刻的联系,几十年前,还有众多学者联合起来,想提供一个全面介绍,但是,研究来研究去,总是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是以,这个论题,也就不了了之。便是近几年来,也鲜少有人再度研究。

    而李长安,便是想将这一论题,全面研究出来。

    说起来,这个题目,对于李长安来说,虽不能算是简单,但也不困难。除了李长安博览天下群书之外,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修真者,对于自古相传的神话传说,他可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其中便有几个传说,便能拿出几个直接的证据。

    不过,这个论题,便要一步一步得来。

    第一句话,李长安写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所谓的太极,易也,变化也。

    太极之初是为无极,无极是为道,道之变化的过程,便是太极。

    只是道之意思,无人可以描述,是以,便只能以一个太极图表示。虽然单单是一个太极图,但其中之意,便是蕴含无穷。

    两仪,阴阳也。

    太极变化之时,动者称为阳,静之是为阴,是于,太极又生两仪。

    两仪演化天地,天地之中,又有万物之主人,是以,便生三才,是为天地人。

    三才过后,便是生出四象,四象或是四灵,或是四季,或是四相,或是四星…

    四象易,化为五行,是为金木水火土。

    五行再生。

    是为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天地宇宙。

    又有七星,再演八卦,乾、坤°、兑、艮、震、离、坎,加上中宫,是为九宫。

    这便是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七星,八卦,九宫。

    此一至九,便是中华道学的精髓。

    诸多神话传说,人物异志,神通法宝,便是化,也都是靠着这一些演化而来。是以,李长安上述所言,便是论神话传说与化的总纲。

    随后,便是论据。

    要说论据,李长安在此中,例举了一个朝代。

    这个朝代,是为宋朝。

    说起来,宋朝是一个不完整的朝代。因为不论是宋朝至创立还是到结束,都未有统一过中国。一边是北边有辽,南边有大理,西边有西夏。整个宋朝,便是在天下各国围困之中。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历史是汉族人编写的,那一个不完整的朝代,仍将其称为中华正统。

    言归正传,宋朝是一个奇特的朝代,他便像一个分水岭一般。许多学者,也都发现了这一点。不管是地域问题,还是文化问题,宋朝严格来称,都是一个分水界。

    而神话传说却也在宋朝之后,瞬间大规模减少。

    至宋以前,先不说夏商周时期,更或是夏之前,那里可是神仙满地走的社会。便是宋朝之前的唐朝,那历史人物的唐玄奘,也都化为神佛,又有当朝大官魏征,还有袁天罡,更有观世音等等。只是至宋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多少神仙。自然,神话传说,也是没有。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神话传说繁荣之时,诸多教派也是繁荣,文化也是鼎胜。可一旦神话破灭,不说天下道门大幅减少,便是,也是单调之至,再无以前的辉煌。

    这是何故?

    李长安先没有解释,但是,他却是引出了神话传说与文化的联系。

    而后,便是具体的论据。

    李长安先拿“道德”二字说起。

    道德二字,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一为道,二为德。只是如今,大都人皆将道德是为德之意思。但是,以文化的源头说起,便是先有道,再有德。

    支持这一观点的论证有《黄帝内经》里的“上古天真论”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霖神,肌rou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