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再练还真 (第1/2页)
第二十六章:再练还真 “剑来。” 落雁峰顶,一道剑虹从天边而过。 随着剑虹的划过,落雁峰顶一道身影站了起来。脚踏七星,步斗踏罡,高歌吟唱: “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 脚下步法随着八卦之中的方位,不时转动踏过。随后又依着天上日夜星辰运行之意,行走于八卦罡图之中。随着身影呼吸吐纳及脚踏罡步的加快。落雁峰的天空,一朵彩云浮现,无穷的星辰之力聚在这朵彩云之内。 “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 虽然这个身影只是在落雁峰的山顶之处踏罡步斗,但依着“步诀”中的节拍,仿佛这个身影已然形走在无穷的天地之间。日于夜的距离,似乎只要轻轻一踏,即可达到。无上星辰,也只是他的踮脚石块。 走过北斗七星,踏过日夜星辰。天地之间,皆是他的身影。四时变化,一切在他的掌握。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也全凭他意… “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 这是一段上古音节。 传说上古之时没有文字的时候,古时有智者,已是就创作出了一些音符,用来沟通天地。 这些音符之意传到现在大都模糊不清,但是,随着身影的吟唱,天地万物也跟着他的音符舞了自己的节拍。 天空中的云彩滚滚翻动,日夜星辰皆藏于其中。 就在身影高歌完毕,步法全部踏完之即。天地星辰之力随着云朵的降落滚滚而下,周天万物之气倾巢而出,整个落雁峰顶浸泡在天地元气的海洋之中。 落雁峰中的巨树,小草,甚至是野兽,无不欢呼喜悦。 这一天,不知有多少生灵通了灵智,也不知有多少妖兽化成了人形。 但不管如何,在他们心中,那个点化自己之人,就是那个站于落雁峰顶的天外飞仙。 神宵道场。 几十个新收弟子正在检验自己所修之道术,突然,落雁峰处,一片金色云彩出现。滚滚元力,就连远隔很远的神宵道场都扑面冲了过来。 “二师兄,三师兄,快来看,快来看,那是大师兄…那是大师兄。” “我就知道,大师兄一定会回来的。” 落雁峰中的聂无双高兴的踏着小脚,大声的对着陈大明,刘少阳两人喊道。 九宵峰。 “师兄,你看,安儿所在的落雁峰。” 神宵殿后堂。 一位白须老者,双目金光之中,夕阳之下的身影时时闪现。 祖师堂。 无数历代弟子的法宝皆冲天而起,大放光明。 整个神宵道门都在凝望着落雁峰中那一个如千百年来不动的身影,无数的元气齐齐涌入他的体内。 身影大喊一声,凝结元婴,成就我神。 伴随着身影的神念,周天之力在他的体内齐聚凝结。 有万物灵力,有日月之力,山水之力,星辰之力…无数的元气,最后汇集成了阴阳二气。 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阴阳之气在身影的体内,快速的凝聚出了一个婴儿。又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婴儿快速的成长起来。接着,身影体内,紫气东来,冲上九宵。身体内元婴冉冉飞出天门,在天地之外不时旋转,疯狂的吸收着天上的星辰及万物灵力,最后再度回到腹内。 身影终于停了下来,天边的云彩也渐渐散去。而落雁峰顶巨涯之上,那个“与天地参”的怪人,终于踏在了一柄飞剑之上,逍遥而去。 这个身影,就是李长安。 两年的时间里,终于让李长安从“辟谷”境,跳跃至“元婴”境,省去了中间的“金丹”境。 眼前一切的一切,都要回到两年前。 话说李长安告别师父之后,他就回到了落雁峰中。 当时的李长安回到落雁峰后一句话也没有说,连看到三位师弟师妹皆是不言不语。在屋内呆呆的坐了三天之后,出了房门,来到落雁峰顶的一块巨石之上。 从此,李长安就在这巨石涯上渡过了两年时光。 在两年的时间里,李长安在巨涯之上,不断的从筑基之时的打坐抱诀开始,一次又一次的只望能够重新再来。 李长安已不记得有多少次的失败,失败已渐渐麻木,留下的只是心中坚持的意念。 千万次的失败之中,终于在有一天,给了李长安一丝希望。 那是一次如往常一样的呼吸吐纳,李长安突然感觉这次的一呼一吸之间,大量的天地元气齐聚一身。虽然入于体内之时,皆于消失。但是,从吐呐之术中吸取的天地元气实在过于巨大,甚至李长安都能感受到,天上的浮云都被自己的一呼一吸间,带动的飘忽不定。 一个大胆的想法由然而生。 金丹是为清灵之气所化,元婴胎儿是为金丹粉碎所化。 既然我丹田无法存储灵力,那么,我就在吐呐之中成就元婴。 只要吐呐之术足够强大,一口气从口吸到脚底,把周天星斗,天地万物之气都吸收到体内。 一但天地元气滚滚而来,就算不聚于丹田,大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