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五 (第6/6页)
百二十步,于是刻石碑记载。这月,调发并州、肆州五千人修治黄河以西狩猎道路。辛巳,皇帝回宫。 夏四月乙未,侍中、征东大将军、河东王间毗逝世。五月癸未,诏令南部尚书黄卢头、李敷等人考核各州。 秋七月戊寅,封皂弟小新成为济阴王,加授征束大将军,镇守平原;天赐为汝阴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镇守虎牢;万寿为乐狼王,加授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洛侯为广平王。壬午,巡视山北。八月戊辰,波斯国派遣使者入朝献纳。丁丑,皇帝回宫。 冬十月,韶令代行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出使刘骏。博陵的深泽、章武的束州,盗贼杀死县令,州中军队讨伐平定了他们。广平王洛侯逝世。 三年春正月壬午,封车骑大将军、东郡公乙浑为太原王。癸未,乐狼王万寿逝世。二月癸酉,在崞山狩猎,于是在旋鸿池观看捕鱼。三月甲申,刘骏派遣使者入朝贡奉。高丽、蓰王、契啮、思厌于师、疏勒、石那、悉居半、渴槃陁各国各派遣使者入朝献纳。 夏六月庚申,前往阴山。诏令将军陆真讨伐雍州反叛的氐族入仇僵担等,平定了他们。 秋七月壬寅,前往黄河以西地区。九月壬辰,征西大将军、常山王元素逝世。 冬十月丙辰,下诏说:“我继承宏大的基业,统领万国,垂衣拱手面南而坐,政事委任给各官府,想要逐渐至于治理,达到安宁统一。三代兴盛时,无不崇尚年资。现在选拔的官员,多不按照次序,使头发斑白的处在后面,后辈居于前列。这哪裹是所谓常道得其次序呢?各官府选拔官员,应各自首先任用有功劳旧勋及有才能的人。”这月,诏令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员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出使到刘骏。十一月壬寅,皇帝回宫。十二月乙卯,制定战阵方法十多条。利用禳祭之曰炫耀兵力,有飞龙、腾蛇、鱼丽的变化,以显示威武。戊午,零陵王闾拔逝世。 四年春三月乙未,将太官厨食赏赐给京城七十岁以上的百姓,以终其天年。皇子胡仁逝世,追封为乐陵王。乙巳,下诏说:“我效法前代制度,分掌职务设官,想要使他们弘扬政治教化,治理各项事功。然则在职的人,都受到显赫的提拔,委以职事重任,应当激励自己竭尽忠诚,一心减省徭役,使兵士民众悠闲安逸,家给人足。现在内外各官府、州镇郡县,侵渔役使兵士民众,劳役繁多。从现在起有擅自调发劳役,强迫雇佣者,都以违法定罪。” 夏四月癸亥,皇上前往西苑,亲自射了三只老虎。五月壬辰,侍中、渔阳王尉眷逝世。壬寅,前往阴山。 秋七月壬午,下诏说:“我每年因秋季闲暇月份,命令官员们在平地习武。所到之处,必定设立宫坛,耗费的功夫,劳累损失很多。应该因循旧规矩,何必改变呢?”八月丙寅,于是在黄回以西地区狩猎。下诏说:“我按节令狩猎,而随从官员杀获太多,捕光禽兽,违背不合围的古训。现敕令随从官员和主管围捕的将校,从今以后,不准肆意杀戮.捕获的皮rou,另外加以赏赐。”壬申,下诏说:“从前因民众遭受饥寒,不能养活自己,有卖儿卖女的,都望归还给人家。有的凭藉势力,有的私下嘱托,互相串通,不及时查核,使良家子女仍旧做奴婢。现在望精心推究,不准许交钱物才赎入,有违犯的治罪。如果仍旧不查核放人回家,准许被卖者的父兄上诉,以掠卖人口罪论处。”九月辛巳,皇帝回宫。 冬十月,因室、翅二州落霜损坏庄稼,免除民众的田租。这月,韶令员外散骑常侍游塱退,骁骑将军、昌邑子娄内近,宁朔将军、襄平子奎亘鳝出使到刘墅。 十二月辛丑,下韶说:“名位不相同,礼仪也不同等级,是用来区分级别,显示规则的。现在丧葬嫁娶,大礼不完备,显赫豪富的家庭,超越法度奢侈浪费,不是所谓彰明典制的行为。有关官员可为此订立条规,使贵贱有章法,上下都有次序,编著在令文中。”壬寅,下诏说:“婚姻,是人道的开始。所以夫妇的义理,在三纲之首位,礼仪中的重要者,没有超过这个的。尊卑高下,应该使他们有分别。然而近代以来,贵族家庭多不遵循法度,有的贪图利益财货,有的依据私人喜好,在于苟且结合,没有选择,使贵贱不分,大小同例,污染清明的教化,亏损人间的秩序,将怎么宣扬典章,流传后世?现在规定皇族、师傅、王公侯伯和官吏平民家庭,不能和各种工匠、艺人、卑姓通婚,违犯者治罪。” 五年春正月丁亥,封皇弟元云为任城王。二月,诏令因十四个州镇去年发生虫灾、水灾,开仓赈济抚恤。 夏四月癸卯,顿丘公李峻升爵位为王。闰月戊子,皇帝因天旱的缘故,减少膳食责备自己。这天夜晚,天降大雨。五月庚申,刘骏死去,儿子工业僭越即位。六月丁亥,前往阴山。 秋七月辛丑,北镇游动作战的军队大败蟋蠕。壬寅,前往萱回以西地区。九月辛丑,皇帝回宫。 冬十月,琅邪王司马楚之逝世。南秦王杨难当逝世。吐呼罗国派遣使者入朝献纳。 六年春正月丙申,大赦天下。二月丁丑,前往楼烦宫。高丽、蓰王、对曼各国各遣使者入朝献纳。三月戊戌,相州刺史、西平郡王吐谷浑权逝世。乙巳,皇帝回宫。 夏四月,破洛那国献汗血马,普岚国献宝剑。五月癸卯,皇帝在叁茎毖逝世,时年二十六岁。六月丙寅,奉上谧号为文成皇帝,庙号为直塞。八月,安葬在云主的金堕。 史臣曰:世祖治理四方,内部颇为空虚。不久国家内乱时事艰辛,朝野凄苦。高宗顺时而变,以平静加以镇抚,培养声威布下恩德,怀柔和睦内外的人。除非机敏善悟深情宽厚,以怜悯济民为心胸,又怎能如此可以说是有治理人的气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