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阿曼德_第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5/6页)

晚之虎的意向。不管他愿不愿承认,他在他的书里也同样借用了这个比喻。现在我得赶快回到我的故事。我在大教堂广场与玛瑞斯并肩而立,良久,我们凝视着吉贝尔蒂熠熠生辉的天才作品,栩栩如生的魔女和圣徒,如一曲青铜凝成的咏唱。

    我们一直看了好久好久。玛瑞斯柔声说,如果不是威尼斯,他一定会选择佛罗伦萨,只为她随处盛开的美丽花朵。

    “但我不能住在没有海洋的地方,就算是这里也不行,”他向我倾吐心声“况且,你可以四面看看,这座城市总是胆战心惊地将她的财富聚敛在阴影之下,而在我们的威尼斯,人们用璀璨的宝石装饰着宫殿的大门,任凭它们在万能的上帝面前与月色争辉。”“主人,我们是否为他服务?”我逼问道“我知道你谴责那些抚养我长大的僧侣,你也谴责萨沃那洛拉的疯狂,但是你是否将与他们殊途同归,引导我走向同一位上帝?”“是的,阿玛迪欧,就是这样。”玛瑞斯说“但身为异教徒,我不愿简单地认同这个表述,以免你误解了这件事的复杂性。但我确实是这样的,我在鲜血之中发现了上帝,我在rou体之中发现了上帝,通过圣餐礼上的面包,神秘的基督的rou体与鲜血将永远栖居在他的信徒体内,这个仪式决非偶然。”我被这番话深深打动。仿佛那早已被我背弃的太阳复又升起,为我照亮漫漫长夜。我们从边门踱入深黯的大教堂。我停下脚步,望着长长的石头门廊尽头的祭坛。

    我是否能以某种新的形势信奉基督?我毕竟还是不能永远同他一刀两断。我想把这些恼人的想法说给主人听,基督…新的形式,我无法解释的形式…最后我说:“我说不清楚。”“阿玛迪欧,我们谁也说不清楚,所有正在经历着历史的人都无法说清。一切伟大的事物总是要待到几个世纪之后才会有定论;关于上帝的话语和教条在他身后步履混乱,模糊不清,基督讲给清教徒的是其中的一条道路,饥饿泥泞的修道士们走上另一条道路,而遍体镀金的洛伦佐·德·美迪奇则选择以黄金,绘画和拼嵌彩石来供奉他的上帝。”“但基督不是活着的主吗?”我低声说。他没有回答。

    我的灵魂深处感到一阵刺痛。玛瑞斯执起我的手,说我们该走了,我们要偷偷去圣马克修道院看看。

    “这里可是裁决萨沃那洛拉的神圣之地,”他说“我们得偷偷溜进去,别让那些虔诚的院士们发觉。”我们再一次以魔法般的力量溜了进去。我感觉到主人强有力的臂膀携引着我从一处穿行到另一处,我甚至看不清门框。我知道他想带我看看弗拉·安吉利科的作品,这位画家早已去世,他是一个画僧,毕生都致力于为这座修道院绘画。很久以前,在那遥远黑暗的洞xue修道院,我差一点也成了类似的角色。只是几秒钟的功夫,我们已经悄无声息地落在圣马克修道院方形回廊之间潮湿的草坪上,这座宁静的花园被米开洛佐修建的凉亭环绕,四面是高高的墙壁。

    我的吸血鬼听觉顿时就捕捉到很多祈祷的声音。那是绝望而激动的祈祷,来自曾经对萨沃那洛拉表示忠诚或同情的人。我掩住耳朵,仿佛这愚蠢的人类手势可以向神明表示:我再也受不了这些话了。

    主人用安抚的声音对我言语,打破了这些思想的长驱直入。

    “来吧,”他握住我的手“我们一间间屋子地看,这里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亮了,你可以看清那位僧侣的作品。”“你说所有僧侣卧室里的画都是弗拉·安吉利科画的?”我还以为他的作品一定是放在礼拜堂或者其他公共房间。“所以我才带你来看,”主人说着,带我走上楼梯,步入一座宽阔的石头回廊。他打开边上的第一扇门,我们轻捷无声地步入,根本没有惊醒睡在里面的那个僧人,他蜷缩在硬梆梆的床板上,额上冷汗涔涔。“别看他的脸,”主人柔声说“否则你会看到他痛苦的梦魇。现在来看看这面墙壁吧,看吧,你看到了什么?”我顿时憬悟。是的,弗拉·安吉利科原名乔凡尼,是崇高的技艺使他享有圣安吉利科的美名。他的作品是我们时代的感官之美与旧时代虔诚弃世艺术的奇妙结合。我凝望着这幅耶稣在客西马尼花园被捕的壁画,透视法明亮优雅,无懈可击。瘦削平板的人形很像被刻意拉长的俄国圣像风格,但人物的面庞柔和可亲,表情诚挚感人。所有人都被赋予某种仁慈善意的光辉:耶稣正在指责弟子中有人出卖他,门徒们只能眼巴巴地望着他,一个顶盔冠甲的不幸士兵,正准备把耶稣带走,其他士兵则旁观着这一幕。

    我被这无可置疑的善意所震撼,这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纯真,这一情景揭开了世界得到拯救的序幕,而画家对他笔下这场悲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怀有崇高的怜悯之情。

    玛瑞斯很快把我带进另一个房间,他无声地打开门,熟睡的房主永远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里的图也是在耶稣蒙难的客西马尼花园,耶稣在被捕前,和门徒们在一起,其他人都睡熟了,而他孤独一人向那天上的父祈求力量。作为一个俄罗斯人,我马上就捕捉到了其中旧式风格的影响。衣服上的褶皱,拱门的使用,人物头上的晕光,整幅画面的协调整饬无不与旧时代相连,但画面上仍然闪烁着全新的意大利式的温暖光辉,她那无可否认的对人性的热爱,就主耶稣本人也具备强烈的人性。

    我们一间间屋子地看过去,饱览着耶稣的生平,最初的圣礼上,耶稣献出象征他的rou体与鲜血的面包,这是多么感人啊。在做登山宝训的时候,崎岖的岩石环绕着耶稣和他的听众,仿佛为他披上高贵华丽的长袍。

    我们走到受难像前,耶稣的尸体被交给圣母玛丽亚,这张画里面我主脸上的痛苦神情简直令我心碎。圣母脸上的悲恸充满关切之情,她身边的圣徒一脸恭顺,生着一张温和白皙的佛洛伦萨人的面孔,和这城市千百个普通人像没什么两样,只是多了一圈棕色短髭而已。

    看到最后一幅画时,我认为自己完全领会了主人的这一课。这幅画的旧式风格更为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