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演上官婉儿 (第4/4页)
状“我嘛,我属于‘SOHO’一族,听说过吗?也就是‘在家上班的人’。”说罢环视四周,等待我们做出惊奇赞叹的回应。 唐禹至此也有些坐不住了,小声提醒:“我meimei是记者,现在又做了演员,在电视连续剧《唐宫》里演上官婉儿。”言外之意,警告女友收敛一点,不可过多卖弄。 可是没想到林红秋的热情却空前高涨起来,大惊小怪地叫着:“演员?那很好呀!唐小姐,你们那出电视连续剧是讲什么内容的?上官婉儿,这名字挺特别,是青春偶像剧还是都市爱情故事?青春剧里我最喜欢韩国片,比香港的还好,男的女的都那么酷,你说呢?” 我一愣,几乎不可置信。唐禹早说过下回要找个胸大无脑的对象回来,但是没想到居然做得这么彻底,不知算不算是一种矫枉过正。 关伯伯已经“哈”一声笑出来,而父亲看向唐禹的眼光也明显严厉,似乎在问:怎么领了这么一个货色进门? 林红秋却还在喋喋不休:“唐小姐,你看我的条件怎么样?可不可以向导演介绍介绍,在剧组里给我找个角色?我听说伯母也是演员,唱戏的,唱了一辈子,可惜没什么名气…” 我暗暗摇头,知道要坏事了,在这个家里,凭你说什么都行,唯一不可以褒贬的,就是母亲的唱功。这林红秋犯了大忌,只怕不能见容于我养父。偷看母亲脸色,果然已经黑如锅底。而哥哥唐禹已经紧张地在桌子底下暗暗拉扯红秋衣摆,偏她还是不懂,吃了兴奋剂一般刹不住话头:“可是电视就不同了,每家都有电视,一个片子演得好就能出大名,不像唱戏,能唱给几个人听呀?还不如唱流行歌曲…” 父亲终于忍无可忍,忽地一拍桌子:“唐禹,你的趣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低级了?还不给我出去?” 我吓得一愣。早知道父亲要发作,但也没想到会这样地不留余地,一时倒不好劝说。 关伯伯咳咳地掩饰着窘状,唐禹灰头土脸,拉起林红秋便走,那姓林的还莫明其妙:“我怎么了?我说什么了?禹,你们家人是不是有病?…” 声音渐行渐远,终于消失在门外,而父亲的脸色依然铁青。吃残的宴席摊开在桌上,一片狼藉。 半晌,母亲自嘲地打圆场:“其实这咖啡小姐也没说错,我可不就是唱了一辈子没唱出名堂吗?” 父亲愤愤:“这女子好没礼貌!” 关伯伯劝:“咳,现在的女娃都这样,有几位能像你们家唐艳这样知书识礼,文静懂事的?” 我一愣,说着说着怎么说到我身上了。 母亲眼光复杂地看了我一眼,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只是叹了口气。 我心里一跳,不由赶紧低了头。 吃过饭,我告辞家人,一路散着步,自北门上了城墙。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秦钺,心情十分激荡。然而城上人头涌涌,灯光璀璨,热闹非凡,原来今天有灯展。 我失望至极,人这样多,秦钺是不会出现了。我枉等了那么久,岂不是落空? 满城上走着的,到处是美丽的人,美丽的衣裳,然而喧嚣往来的人群中,我只有备感孤寂。 远处有烟花升起,漫天绚丽照眼明,转瞬便归沉寂。所有的人都仰起头指点着,笑着,小孩子大声尖叫,在城墙上“冬冬”地跑来跑去。有个戴着猪八戒面具的男童忽然撞在我身上,将我撞得连连后退,到底还是跌倒在地,那孩子见惹了祸,摘下面具呲牙一笑,转身便跑。 我坐在地上,全身的力气都消失了似的,久久不愿起来。那么多,那么多和我擦肩而过的人哦,并没有一个我的朋友。 那唯一的,唯一的与我相通的心灵,却躲在黑暗处将我默默凝望。 我抚着砖上秦钺的名字,低声说:“秦钺,你看到我吗?” 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 什么叫冠盖满京城,斯人独憔悴,我懂了。 闷闷地回了西大街的住处,发现黛儿也在,我惊讶:“你不是去桂林了吗?” “不想去了。”黛儿的声音明显带着哭音“我先睡了,有电话找我,就说我不在。”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电话打来找黛儿。我拍门喊:“黛儿,是子期找你。” “说了我不在。”黛儿赌着气答。 我只好对话筒说:“黛儿说她不在。” 话音未落,分机已经被接听,黛儿含恨的声音传过来:“高子期,你还找我做什么?” 我赶紧挂了电话。这两人耍花枪,白陷害我做小人。 大概子期是用手机打的,火车上信号不好,电话不时断线又重新打来,响响停停折腾了半夜。 黛儿固然在电话里撒了一宿的娇,我却也是彻夜未眠。 早晨起来,两人一式一样的熊猫眼,眼窝子深深陷下去,眼底一圈浮肿,可是看上去,人家是深情如海,我可是形如厉鬼。 黛儿笑:“这才叫同甘共苦。” 我悻悻:“人家是陪太子读书,我这是陪公主失眠。” 隔了一天,子期从桂林回来了,风尘仆仆地不等放下行李,先就来报了个到,带回一大堆香囊、绣球、竹筒茶、罗汉果之类的小零小碎。见到我,心虚地一笑:“艳儿,喜欢什么,只管拿。” 我笑笑,识趣地借故走开,让地方给两人小别叙旧去。心里却忽地一动,想起黛儿祖父初识陈大小姐的故事来。 “我把那些玩意儿一一买下,有荷包儿,有绣样儿,还有藤草编的蝈蝈草虫儿,都是孩子玩艺儿,不贵…我跟着她,一直走出集市,追上去把东西送给她,她很惊讶,睁大眼睛看着我,整张脸都涨红了…” 有风吹过,我忽然打了一个冷颤。 一个星期后城头灯会终于结束时,月亮已经残了。 我终于没有见到秦钺。 离开城头时,已是午夜两点,遇到卖花的小姑娘,吸溜着鼻涕上前兜售,花已半枯萎,颜色和香味都黯淡。 我并无买花的习惯,可是女孩乞怜的眼睛令我心动,于是买下她所有的花。 第二天早晨起来时,花已凋谢。 这真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一个元宵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