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唐的情人(爱上一只唐朝鬼)_伤痕累累的西大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伤痕累累的西大街 (第2/5页)

于是那颗心变得柔软而痛触,它感觉到身上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它不了解,但是所有别的人,只要不是雪做的,都会了解的。”

    黛儿抬起头问我:“艳儿,你了解吗?”

    “了解。小心防火,危险勿近。”

    黛儿没有笑,却忽然没头没脑地问出一句:“艳儿,如果我想去西安工作,你会不会帮我搭线?”

    “去西安?为什么?”我惊讶地停下笔,毕业考在即,我连年优秀,可不愿在最后关头痛失晚节。但是黛儿的提议太过奇突,我知道她父母是早已计划好要她一毕业即出国的,怎么竟会忽然想到去西安,我不禁洗耳恭听好友的新计划。

    “因为子期不愿意来南方。”黛儿低下头说“他说他父母都在陕西,不方便远离。”

    “子期?子期是谁?”

    “子期就是子期呀。”黛儿责备我“还是你帮我牵的线,怎么倒忘了。”

    我想了许久才想起香港咖啡座的那次邂逅,恍然大悟“是他呀,你们后来联系上了?”

    “我和他一直都有通信。”

    我这才知道黛儿天天去机房是为了同高子期网上聊天。

    “原来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这回事儿。”

    黛儿低下头:“在遇到他之前,我也不知道爱情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她说得这样温柔缠绵,我亦不由认真起来。“那么,现在进行到哪一阶段了?可有谈婚论嫁?”

    “没有。”黛儿的眼中竟难得地有了几分忧郁,她略带彷徨地说“我已经决定去西安找他,我想天天见到他,你帮我好不好?”

    “可是,你爸爸mama会同意吗?你原来不是打算一毕业就出国的吗?”

    “原来我不认识子期。”

    “这么说,你的前途将为子期而改写?”

    “我的一生都将为他改变。”黛儿很坚定地说“男人和女人的恋爱是一场战争,谁先爱上谁,谁就输了。我输了,我愿意!”

    “我愿意”这像是新婚夫妇在教父前永结同心的誓言呢。我诧异,黛儿这回竟是来真的。她眼中的光焰炽热而坚决,有一种燃烧的姿态,令我隐隐不安。但是想到毕了业仍可以与好友朝夕相见,倒也十分高兴。

    而且正如黛儿所说,她和子期的事由我一手促成,两人如果失之交臂,未免辜负我一片苦心,于是义不容辞,满口答应下来。

    回到西安,我立即着手四处张罗着给自己和黛儿找工作。

    父亲说:“其实何必到处应聘呢,唐禹那儿正缺人手,你们两个一起过去帮忙不是正好?”

    我却不愿意继续仰唐家人鼻息,只肯答应介绍黛儿给哥哥做秘书。

    哥哥起初还不愿意,怕刚毕业的大学生没经验,可是见到黛儿照片,便立刻满面笑容地答应下来,理由很简单“凭黛儿这张脸,根本不需要任何经验,只要她肯在陪我见客户时多笑两下已经比什么都强。”

    事情就这样说定下来,约好黛儿过完“十一”即来西安上任。

    而我自己的工作却仍无下落。

    最初的理想是考到一家广告公司去大展身手,将文采灵思发挥最高价值,一本万利,点石成金。

    可是不知怎的,我报考的明明是文案创意,主考官们却都不约而同游说我去做业务承揽。

    我百思不得其解。唐禹说“笨蛋,这不明摆着吗?现在广告公司不景气,最缺的是广告量,没有订单,要文案创意有屁用?”

    当十七八次被主考官规劝改考业务承揽时,我终于发作:“请问老师,为什么认定我不应该报考文案?”

    主考官是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当下轻轻喉咙回答:“唐小姐,你口才伶俐,做公关最合适不过,为什么不愿意试试呢?”

    我抬起头来反问“考官先生,您年轻潇洒,怎么不去…试试呢?”

    我说的是本地一家著名“鸭吧”的名字。说罢不待对方反应过来,赶紧三十六计走为上,溜之大吉。

    于是不再指望有朝一日成为广告高手,创造奇迹,但亦不肯到一般商务公司找份文员的职位。蹉跎月余,才终于应聘到一家杂志社考取了一份见习记者的工作,月薪三百大元,可是一天倒要打卡四次。

    人家说时间即是生命,可是记者的生命恁地不值钱。

    唐禹取笑:“原来你努力地弃商而求文,就是为了要说明从商和从文的区别在于不赚钱。”

    我强辩:“不是不赚钱,是不提钱。”

    反正没有钱,提来何用?

    在大学里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已经不能再忍受寄人篱下的感觉,找到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藉口要陪黛儿,向父母提出租房另居。

    母亲原本颇不乐意,但见我意思坚决也就算了。

    搬家那天,我请父母吃了顿饭,郑重表示我搬出唐家并不代表会忘了他们,今生今世,他们都是我最亲最近的父亲母亲。

    饭后自然又是唐禹送行,不过这次更为彻底,一直将我连人带行李送到西大街的新居。

    西大街是一条老街。

    老,而且穷。满面风霜,衣衫褴褛。

    路面都打着补丁,十余步的距离,可以看到修自不同时候的五六种砖石。房屋只有两层高,路灯也黯淡,只照得见眼下几步远。

    说是“新居”不过是对我这个“新客”而言,其实房子只怕已有半百年纪。

    可是房租出奇地低。这一条优点足以抵过其他十条缺点。

    只是委屈了黛儿,那么光芒灿烂的人偏偏要住进这样黯淡无光的所在。

    住进来第二周,父亲突然上门拜访。

    幸好我前一天刚刚备下几种生活必需品,于是烧开水沏出茶来,又下厨弄了几味小菜,总算不至十分怠慢。

    父亲叹息:“艳儿,你长大了。”停一下,又问:“有没有想过开始寻找生身父母?”

    我立刻回答:“您就是我亲生父亲。我不必再寻找第二个父亲。”

    父亲便不再说话了。

    我知道他们还在为我的搬家心生芥蒂,言谈越发谨慎。

    其实亲生儿工作后搬出与父母分居的也很多,只是人家便不必担我这些心事。

    饭后,陪父亲沿着西大街散步。

    街道很破,许多老房子都拆掉了,可是又没有拆干净,露出钢筋水泥的内脏,十分奇突。店铺多半冷清,稀稀落落摆着几件过了时的商品,不知卖不卖得出,没有人关心。橱窗也马虎,仿真模特儿被剥了衣裳,无尊严地裸露着,胳膊腿上一片青紫,连着手腕与臂的螺丝有些松动了,露出黑色的铁锈来,看着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整条路,都是伤痕累累的。

    路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