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花开_第二十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第2/4页)

 李静的表情痛心疾首:“余乐乐,你怎么能这幂率?这么大的事为什没告诉学校?”

    余乐乐表情平淡地看着李静,沉默着不说话。

    李静长长地叹口气,伸出手拉住余乐乐,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

    她知道,她要说的,余乐乐恐怕已经全都知道。

    这个错,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要往大里说,这就是责任心不强;要往小里说,不过也就是没有经验。要说错,也就错在余乐乐自己还是个学生,她习惯了替学生考虑问题,撒略了自己已然是个老师。

    老师的立场,是永远都不可能等同于学生的立场的。

    这一点,李静记不清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白的,却相信,从今时今日起,余乐乐一定已经将这个道理铭记在心。

    这个代价委实太沉重了。

    并不是一件小事——在余乐乐的从教路上,这是一个从天而降的打击,甚至迅速飞遍师范学院中文系,任远勃然大怒,可是又无能为力。

    无法挽回的结局,就只能接受。在同学们再次饱含怜悯的目光中,余乐乐苦笑。

    师范学院中文系史上最优秀的生余乐乐,在一夕之间成为中文系史上最悲惨的一号。几乎顺理成章的,昔日的那些距离,同学之间的疏远,随着这些事情的发生也渐渐消散了。毕竟,对大家而言,当余乐乐不再那么顺风顺水之后,在她张扬坚硬的棱角开始渐渐收敛之后,在大家眼里的余乐乐变得平凡多了也可爱多了。

    于是,整个六月,大家忙着话别,忙着历数那些温暖的过往与曾经,脑海里浮现出来的,都是温馨甜蜜的学生时代。到了这时,包括余乐乐在内的很多人才明白“同学”两字意味着什么——那是一张永远不会过期的门票,持着它,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畅通无阻找到你。

    有人已经开始陆续与各中学签订就业协议,徐茵如愿以偿去了电视台,连海平的政审也顺利通过,进入体检步骤。只有余乐乐,若无其事地做她的“待业青年”

    任远炕下去,每天都和各学校联系,想要帮余乐乐推荐工作,可是各校基本上都已经和实习生签订了协议,余乐乐的横空出世并不可能太顺利。

    于叔叔也有点着急,问余乐乐:“我和几个学校的负责人有点熟,要不要…”

    “不要。”话音未落,余乐乐已经堵上于叔叔的口。

    “乐乐,你不能意气用事,”mama微微皱着眉头:“其实咱们都知道,这次的事情也就是个意外,如果你不是实习教师,充其量也就是警告或者开会批评就可以解决的。不过你是实习,所以小事都可以当作大事处理。这也说明不了什么,你不能因为这个就放弃了,当老师不是你的理想吗?”

    “妈,你怎么知道当老师是我的理想啊?”余乐乐微笑着看着mama。

    mama笑了:“自己的儿,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余乐乐微微愣一下。

    她一向以为mama并不懂自己的,小时候的那些责备,动辄就数落的唠叨,后来父亲死后的疏远孤独,她一直以为mama不了解自己。

    可是,或许,她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人。

    良久,余乐乐终于仰起脸,微笑着对mama说:“妈,你放心,我有数的。我已经长大了,做什么,怎么做,去哪里做,我想好好考虑一下。”

    mama和于叔叔对视一眼,终于点头。

    余乐乐一歪头,看见于天在他们身后咧着嘴笑,目光相撞,他伸手冲自己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

    余乐乐也笑了。

    大起大落,大概说的就是余乐乐这样。

    六月,几乎所有人都大局已定的时候,余乐乐却神情淡然地和连海平一起站在海边栈桥上。天高水阔,荡漾的波狼泛出金阳光的纹路,海鸥从天海间掠过,悠长的鸣叫,在身后城市车来车往的背景中渲染出自然而然的寂静。

    只站在这高高的栈桥上,站在这城市里辽阔的海上,未曾远走,她却开始怀念。

    未来是只莫辨方向的热气球,她知道乘上它可以飞向高空,然知道下一场风会把自己带到哪里。

    何去何从,在这个六月,变成未知的谜团。

    也或许,本不是谜。

    因为,僵持这么久,终究要抉择的吧?

    前途或是爱情、家或是远方、固守或是离别,这些,都是要抉择的吧。

    一夕之间,自己从被放在高处的才塑像跌落人间,变成所有人幸福前路的旁观者,带着未定的命运,带着失落的伤感,带着那些永远无法言说的痛,静静站在人群之外。

    整个中文系汉语言文学1班,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人已经不多,而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在别人眼里,此时此刻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

    落魄、寂寥、孤独…总少不了这些词,且,还“可怜”

    放在10年前,自己一定会感到苦闷,甚至会诅咒,诅咒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公平;放在8年前,自己一定会感到悲痛,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遗弃,而弃婴哪里诉得出公平;放在6年前,自己一定会感到挫折,虽然不再绝望,可是仍然会忧伤;放在3年前,自己一定会觉得天翻地覆,会弄不明白追求完的自己如何变成今天这样灰头土脸的模样…然而今天,这些都不会了。

    10年,这就是长大么?

    长大了,所以不再盲目怨恨“命运”不再把所有失意归咎于别人。学《西方文学史》的时候她留心听到老师讲“格悲剧”与“命运悲剧”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