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学艺 (第2/4页)
手下的“四大天王”“东邪”、“西蛮”、“南狂”、“北姬”来管理。 这四大天王个个有一身好功夫,而且出手之狠,心肠之黑,完全不像学生。 三年一班的“东邪”雷允文,留级生,是跆拳道的好手,脚上的功夫已经有相当火候,虽然只是个中学生,但是有大人都不敢轻视的实力,曾经在校际比武台上恶性犯规,攻击对手下体,导致对手伤残而被开除跆拳道会员资格,并被退学,后因王斌说项,而改为被罚留级一年。 三年四班的“西蛮”大牛,本名张小昌,也是留级生,因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个高中当成了五专来念。他的身材相当魁武,所以认得他的人都称他作大牛。大牛是柔道队的主将,一百九十一公分,一百二十公斤,柔道三段,拿过全国中学组竞赛冠军,个性凶狠,常常趁练习时修理一些低年级的学弟,平常也是仗着自己块头大功夫好,便前呼后拥,自从跟了王斌之后,更是作威作福,在学校早就是出了名的烂狠角色。 “南狂”何思俊,三年七班的大哥大,是飞车党的小头头,十八岁便骑了一辆山叶七百五十西西的重型机车。他虽没受过武术的训练,但是经常的群殴和打架,使得他手中的一条车链,已经陪他赢过不知多少次群架。 而二年二十六班的“北姬”刘秀艳,又称“毒蝎美人”或“野玫瑰”也是超龄学生,他是从初中一直超龄到高中的。每天上学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喜欢擦黑口红,外表看去只是个打扮惹火,思春过度的女孩,但是,实际上,她早就是附近地盘的狠角色,十三玫瑰帮中的大姐头,善长使用飞刀,据说还是四大天王中唯一杀过人的。 假如有人上学时多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在校门口站岗,对一般同学颐指气使的纠察队学生向王斌问好的声音,不管是精神或是分贝上,都要比对校长问好的声音的品质来得高。 当每天王斌的劳斯莱斯座车驶进校门之后,你才可能听到上课的钟声。 被这种学生注意到,其实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 首先,游子宣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大意是说,他已经开除了“学生道德自治会”的副会长,希望游子宣能出任这个空缺。里面还有一张即期支票,对一个中学生来讲,支票的金额算是相当庞大。 当然,游子宣没有去理会他,可是,支票也没还他。因为那天他还是那么忙,他超进度在学基本拳的最后一节鹤形拳,怎么会有空呢? 不理不睬,很容易惹怒别人。所以,第二次,他又收到了一封“要求道歉函”和一封“奉旨上任令” “要求道歉函”是要他负荆请罪,为了他的不理不睬道歉;“奉旨上任令”是要他立刻出任“学生道德自治会”的副会长,而且不准拒绝。 游子宣心里真的很烦,连看都没看就将两封信顺手丢到垃圾筒去了。下了课,依然是跑步、练功,完全不管王斌。 他真的不是刻意摆高姿态或是故意忽略王斌两次的注意,只不过,游子宣就是这种个性,就算是王斌他爸,他也不会去理他。 这件事,当然更令王斌恼怒。 三天之后,游子宣像往常一样,一早到了学校,念了一会儿书,就等着朝会。可是九点多了,不但朝会没举行,上课钟也没有听到,第一堂课的国文老师也一样没有出现,所有的同学都很奇怪,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十点整,钟声响了,然后,就听广播器传出声音:“请全校同学立刻到司令台前集合! 请全校同学立刻到司令台前集合!请全校同学立刻到司令台前集合!”连续三次,那感觉就像是军队的紧急集合令。 大家都搞不清楚状况,但是仍然匆匆忙忙排队,带到cao场上。 十点二十分,集合好了,所有学生在台前,叽叽喳喳的在讨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原本的司仪,今天换成了三年四班的“西蛮”大牛,大牛这种人作司仪,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或许他柔道很好,体格很好,但说话却很不怎样。好像大部分四肢发达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头脑简单。 他大着舌头,唾沫一把一把的打在麦克风上发出“叭!叭!”的声音,只听到他叫道: “全体肃立,恭请学生道德自治会会长兼校务顾问王斌。” 话音一停,从司令台边转出了一队人,首先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四大天王的另外三个天王:一班的“东邪”雷允文、七班的“南狂”何思俊、二十六班的“北姬”刘秀艳。再其次是校长、训导主任、教务主任和十三班的导师巴大头,四人双手都被绑在后面。最后才是王斌。 校长、训导主任、教务主任和巴大头上了司令台以后都低着头没有作声,乖乖的站在后面。而王斌却大剌剌的往正中一站,拿起麦克风,像美国总统演讲似的语气道:“各位同学,我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上学!”“吃便当!”“看meimei!”“打球!”“…”底下的学生此起彼落回答了不同的意见,也听见吃吃的笑声。 他停了一会儿,又道:“是受教育!我们来学校的目的是受教育!对不对?” “对!”底下响起了一阵热烈的回应。 “假如我们的学校不能好好的教育我们,那我们该怎么办?”王斌又问。 底下的学生不敢回应了。 “看看我身后的这些人…”他回身指了指校长等人,继续道:“这些人身为学校的老师,却不行,也不能,教育好学生,一件小小的事情都处理不好,如何能让他们继续教导我们…” 他润润喉咙,又道:“我一向最尊师重道,但我身为学生道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