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 (第3/5页)
来的。既然是爱钱如命,省吃俭用的省下来的,谁肯轻易一输,就输八十呢?这么一想,瑞丰明白了,东阳的何以那么着急,而且想原谅了他的无礼。他又笑了一下,说:"好吧,我的错儿,不该带你到冠家去!我可是一番好意,想给你介绍那位高第小姐;谁想你会输那么多的钱呢!" "不用费话!给我钱!"东阳的散文比他的诗通顺而简明的多了。 瑞丰想起来关于东阳的笑话。据说:东阳给女朋友买过的小梳子小手帕之类的礼物,在和她闹翻了的时候,就详细的开一张单子向她索要!瑞丰开始相信这笑话的真实,同时也就很为了难——他赔还不起那么多钱,也没有赔还的责任,可是蓝东阳又是那么蛮不讲理! "告诉你!"东阳满脸的肌rou就象服了毒的壁虎似乎全部抽动着。"告诉你!不给钱,我会报告上去,你的弟弟逃出北平——这是你亲口告诉我的——加入了游击队!你和他通气!" 瑞丰的脸白了。他后悔,悔不该那么无聊,把家事都说与东阳听,为是表示亲密!不过,后悔是没用的,他须想应付困难的办法。 他想不出办法。由无聊中闹出来的事往往是无法解决的。他着急!真要是那么报告上去,得抄家! 他是最怕事的人。因为怕事,所以老实;因为老实,所以他自居为孝子贤孙。可是,孝子贤孙现在惹下了灭门之祸!他告诉过东阳,老三逃出去了。那纯粹因为表示亲密;假若还有别的原因的话,也不过是因为除了家长里短,他并没有什么可对友人说的。他万也没想到东阳会硬说老三参加了游击队!他没法辩驳,他觉得忽然的和日本宪兵,与宪兵的电椅皮鞭碰了面!他一向以为日本人是不会和他发生什么太恶劣的关系的,只要他老老实实的不反日,不惹事。今天,料想不到的,日本人,那最可怕的,带着鞭板锁棍的,日本人,却突然的立在他面前。 他哄的一下出了汗。 他非常的着急,甚至于忘了先搪塞一下,往后再去慢慢的想办法。急与气是喜欢相追随的弟兄,他瞪了眼。 东阳本来很怕打架,可是丝毫不怕瑞丰的瞪眼,瑞丰平日给他的印象太坏了,使他不去考虑瑞丰在真急了的时节也敢打人。"怎样?给钱,还是等我去给你报告?" 一个人慌了的时候,最容易只沿着一条路儿去思索。瑞丰慌了。他不想别的,而只往坏处与可怕的地方想。听到东阳最后的恐吓,他又想出来:即使真赔了八十元钱,事情也不会完结;东阳哪时一高兴,仍旧可以给他报告呀!"怎样?"东阳又催了一板,而且往前凑,逼近了瑞丰。 瑞丰象一条癞狗被堵在死角落里,没法子不露出抵抗的牙与爪来了。他一拳打出去,倒仿佛那个拳已不属他管束了似的。他不晓得这一拳应当打在哪里,和果然打在哪里,他只知道打着了一些什么;紧跟着,东阳便倒在了地上。他没料到东阳会这么不禁碰。他急忙往地上看,东阳已闭上了眼,不动。轻易不打架的人总以为一打就会出人命的;瑞丰浑身上下都忽然冷了一下,口中不由的说出来:"糟啦!打死人了!"说完,不敢再看,也不顾得去试试东阳还有呼吸气儿与否,他拿起腿便往外跑,象七八岁的小儿惹了祸,急急逃开那样。 他生平没有走过这么快。象有一群恶鬼赶着,而又不愿教行人晓得他身后有鬼,他贼眉鼠眼的疾走。他往家中走。越是怕给家中惹祸的,当惹了祸的时候越会往家中跑。 到了家门口,他已喘不过气来。扶住门垛子,他低头闭上了眼,大汗珠拍哒拍哒的往地上落。这么忍了极小的一会儿,他用袖子抹了抹脸上的汗,开始往院里走。他一直奔了大哥屋中去。 瑞宣正在床上躺着。瑞丰在最近五年中没有这么亲热的叫过大哥:"大哥!"他的泪随着声音一齐跑出来。这一声"大哥",打动了瑞宣的心灵。他急忙坐起来问:"怎么啦?老二!" 老二从牙缝里挤出来:"我打死了人!" 瑞宣立起来,心里发慌。但是,他的修养马上来帮他的忙,教他稳定下来。他低声的,关心而不慌张的问:"怎么回事呢?坐下说!"说罢,他给老二倒了杯不很热的开水。老二把水一口喝下去。老大的不慌不忙,与水的甜润,使他的神经安贴了点。他坐下,极快,极简单的,把与东阳争吵的经过说了一遍。他没说东阳的为人是好或不好,也没敢给自己的举动加上夸大的形容;他真的害了怕,忘记了无聊与瞎扯。说完,他的手颤动着掏出香烟来,点上一支。瑞宣声音低而恳切的问:"他也许是昏过去了吧?一个活人能那么容易死掉?" 老二深深的吸了口烟。"我不敢说!" "这容易,打电话问一声就行了!" "怎么?"老二现在仿佛把思索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大哥,自己不再用一点心思。 "打电话找他,"瑞宣和善的说明:"他要是真死了或是没死,接电话的人必定能告诉你。" "他要是没死呢?我还得跟他说话?" "他若没死,接电话的人必说:请等一等。你就把电话挂上好啦。" "对!"老二居然笑了一下,好象只要听从哥哥的话,天大的祸事都可以化为无有了似的。 "我去,还是你去?"老大问。 "一道去好不好?"老二这会儿不愿离开哥哥。在许多原因之中,有一个是他暂时还不愿教太太知道这回事。他现在才看清楚:对哥哥是可以无话不说的,对太太就不能不有时候闭上嘴。 附近只有一家有电话的人家。那是在葫芦肚里,门前有排得很整齐的四棵大柳树,院内有许多树木的牛宅。葫芦肚是相当空旷的。四围虽然有六七家人家,可没有一家的建筑与气势能稍稍减去门外的荒凉的。牛宅是唯一的体面宅院,但是它也无补于事,因为它既是在西北角上,而且又深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