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东升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4/6页)

装盛纸钱的竹篮,蓦地飞起“嚓!”一声,砍了个结实。

    竹蓝碎片里,袁菊辰已闪身一侧。

    来人一身黑色劲服,长脖子,长脸,个头儿极是瘦高,手上虽然施用一口长刀,却在腰上扎着一道铁链,十字扣花紧扎脚,一望之下,即能猜出是来自公门的捕快。

    这类人等,总不免染有浓重的衙门习气,即使不说话,打量着那副穿着打扮,也能猜出八九。

    一点也不假。

    日间黄麻子一死,州衙门已起了震撼,陆同知即席指示,布下了天罗地网,料定着袁菊辰有此一着,果然为他料着了。

    十二名公门捕快,早经部署,满以为对方不过是一个人,还不是手到擒来,却不知这个人忒也厉害,简直是要命的煞星。

    来人姓金,字永昌,号称“锁子金刀”忝为代州府三班捕头,手下功夫不弱,若非是陆同知的一再关说,他何曾会把袁菊辰这样的一个人物看在眼里!

    只是眼前的这一刀,却把他从梦中惊醒过来。

    姓袁的好快的身法。

    “锁子金刀”金永昌一刀劈空之下,袁菊辰身如电转“唰”地已闪在了他的身后。

    金永昌心里一急,慌不迭向侧面一个跨步,脚下才跨出半步,已为袁菊辰递出的右手,击中脊梁。

    “噗!”掌力疾劲,极是可观。

    金永昌“啊呀”一声,叫声未已,向前一个急跄,便自倒了下来。

    怒火之中,袁菊辰已不再手下留情,这一掌力贯丹田,提吸一气,几至无坚不摧,金永昌什么角色,焉能当得?登时五脏尽摧,一命归阴。

    一片灯光,霍地自暗中亮起。有人怒叱:“射!”

    弓弦连响声中,一片飞矢雨点似地齐集而中。袁菊辰早已预料及此,掌击金永昌的同时,已抢扑地上,就地一个飞滚“哧”地掠身而起,已飞身道侧。

    其时长剑出鞘,怒发如狂。一片斩杀声中,为首的几个人,顿时倒卧血泊。

    持灯的一名捕快,来不及cao刀,即为袁菊辰手中长剑贯穿,手上长灯足足摔出丈许开外,入地疾滚,呼哧哧为之燃烧起来。

    却于这一霎,袁菊辰飞纵而起,浑身于沉沉夜幕,消失不见。

    远路

    袁菊辰真的病了。

    全身发热、发冷,几次坐起,几次又倒了下去。嘴里念的尽是潘氏一家三口的名字,这个打击,于他来说,简直不能招架,即使是最称锋利的钢刀,也难望能把人割伤得如此之深。

    此去太原,路远迢迢。

    前半夜不过是刮了阵莫名其妙的风,后半夜的暴雨倾盆,才是致病之因。

    风狂雨骤,夜路泥泞,真正行不得也。

    便在这僻区一隅的“淮江”小栈,落住了行脚。

    却是病了。

    小伙计江顺一大早进来,吓了一跳——

    “哟,这位大爷,你别是病了吧?”

    瞧瞧可真是吓人,这姓袁的客人,乱发蓬松,面红如火,眼睛都塌了下去,再加上满脸的胡碴子,那样子像是个鬼!

    倚身炕角,袁菊辰喘作一团,却是目光如炬,呼哧哧怒目而视,便是画上的锺馗,看上去也没有他可怕,真有点骇人!

    雨犹自哗啦啦下着。

    顺着瓦檐子,大股雨水怒倾如注,说是暴雨倾盆,真是一点也不夸张,这般雨势,在这个季节还真少见,多年来也难得一回,可是透着有些稀罕。

    搁下了手上的木盆。

    “爷,你洗个脸吧!”

    瞧瞧窗棂子一片水湿,今年春上才新糊的窗户纸却教连夜的大雨都浸透了。

    雨势不歇,天黑如染,白天像是黑夜,简直又是一奇。

    “淹水啦。”江顺说:“老大桥叫大水给冲垮了,赶驴子的二三十个都困在了‘二道楼子’,走不动啦。”

    袁菊辰只是听着,吭也不吭一声。

    油灯稔子噗突突跳个不歇,泛出来的一片昏黄,婆娑摇曳,映照着他刀把子也似木讷的脸,懵懂醉酒样的酣糊。

    瞧瞧这般架式,也知道病得不轻。

    没说的,这就多赔些小心序细吧!江顺挽高了袖子,拧了个手巾把儿,为他擦了个脸,谁知触手火烫,吓了他一大跳。

    “老祖宗!简直像火…”江顺一惊说:“得找个大夫瞧瞧才行,可不是闹着玩的!”

    袁菊辰只是向他望望,又偏过脸来,看着那盏灯,一声不吭地发着呆。

    雨越下越大,不时还夹着风。

    风中有雨,雨中生风,扫在湿透了的老桑皮纸窗户上,唰啦啦撒豆子样地响着。

    天昏地暗,白日天光。

    这般阵仗,打出娘胎,江顺还是头一次见过。

    推开门瞧瞧,乖乖,一片汪洋大海,简直就要淹到房子里面来了。

    老掌柜的蹶着个屁股,正在檐子下面舀水,生怕大水漫过了门坎儿,要是那么一来,整个屋子都淹水,可就糟糕了!

    顺着房檐子,满都站的是人,个个都像是落汤鸡,人人愁眉苦脸,如丧考妣。

    行路在外,遇着这种天,真叫人没有法子!

    有人在檐下已站了一夜,一副“噤若寒蝉”的样子,住不起店,便只好露天依檐而立,人穷志短,瞧着也是可怜。

    雨总算是小了。

    却是水势偏高,非但不见小,反而越来越大,街上满都是水,就差“陆地行舟”了。

    到处都是漂着的什物,破罐子、烂桶子、大小木盆、破碎的门板,触目所及,到处都是,鹅鸭家禽,穿梭游泳,好不热闹,其状惨不忍睹。

    有人家的墙倒了,也有房子塌了。

    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回穿行,俱都蹚水而过。黄澄澄的泥水几乎涉到了腰,一副劫后破碎景象,惨不堪言。

    老掌柜的苦着脸,隔着一扇门,向外面望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