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 (第2/6页)
“这是你女儿潘洁?” 潘夫人又应了一声,心里却老大不是滋味。 若是平日,堂堂侍郎夫人、千金,凭对方区区一个七品同知,焉敢如此放肆?即以当前而论,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使看在洪大人面上,亦不该如此托大,显然是个不识时务的人。 心里虽然这么想,也只能自叹自艾,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世事本就是如此,也就不必再在乎这些了。 陆同知一双眼睛在洁姑娘身上转了一转,咳了一声说:“我家大人正在恭候,特着我来接待,你们这就换过车来吧!侯百户也好回去复命去了。” 潘夫人不明所以移目侯亮,后者赔笑道:“陆老爷有他们自己的马车,侯亮这就跟夫人、小姐告别,不再侍候你们啦!” 说着抱拳躬身一拜,转身待去的当儿,不知怎么竟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 “老夫人、小姐…你们多保重,侯亮人卑言轻,一切听令行事,作不得主…这就…” 一言未已,语下咽塞,竟淌出泪来。 一旁的陆同知哈哈一笑,插口道:“侯百户,你太多礼了,这就请回吧!” 侯亮其时悲从中来,原似要说些什么,听见陆同知这么一说,才似有些发觉,一时收敛失态,含糊应一声,由地上爬起。 陆同知微微笑道:“老哥回去见着抚台大人,就说我家大人听令行事,一切自有安排,请他老人家不必挂念,过上几天,兄弟同我家大人再去问安,面禀一切。失礼、失礼,老哥这就请走吧!” 侯亮看着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叹了口气,拱了一下手,随即转身上马自去。 潘夫人望着他的背影,一时脸色苍白,却是一句话也不说。 车上的箱笼什物,早已转到了另一辆马车上。 这辆车虽不若先时乘坐的那辆舒适华丽,却也不差。 潘夫人一行三人上了马车,未及多言,马车即在陆同知带领前导之下,浩浩荡荡踏上了未竟征途。 黄尘弥漫里,犹见侯亮一行人马,伫立驿道,远远目送。 洁姑娘说:“倒是看不出来,侯亮是这么样的一个人!” 彩莲不解道:“好好在他们车上,干嘛又换过来?我们现在到底是上哪儿呀。小姐?” 洁姑娘说:“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去代州…” 微微一顿,她却也有一些纳闷,转向母亲问道:“娘,这是怎么回事?侯亮不是来接我们的吗?怎么他们又打发他回去了呢?” 潘夫人脸色苍白得厉害,聆听下仍然是一言不发。 “娘,您怎么啦?” 只当是母亲仍然为着那一支“断钗”心存不快,一面说一面用手轻轻向她推。 这才似把潘夫人由梦中惊醒。 “孩子…”她说:“我们不好了…怕是…”一言未已。眼泪已簌簌淌了下来。 “怎么回事?” 洁姑娘吓得睁大了眼睛。 “但愿我是猜错了…”潘夫人嚅嚅说道:“别是洪大人把我们出卖了吧?” “怎么…会?您是说…” “我是在担心,洪大人把我们出卖了…”潘夫人脸色白里透青:“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是你父生平最要好的朋友,真要是这样,他可是连禽兽也不如,我们全家都瞎了眼睛,这一次是羊入虎口,命该如此了…” 几句话出口,直把洁姑娘与彩莲吓得面无人色,半晌作声不得。 “不…不会…” 定了定神,洁姑娘紧紧握住母亲的手:“您太多心了,洪家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出这种事。娘…一定不会是这样…您放心吧!” “是不是这样,等一会就知道了!” 长长地叹息一声,潘夫人喃喃说:“我们太傻了…不该把袁菊辰留在双灵驿,要是有他跟在身边就好了…” 长夜 在这个黑黝黝的小房间里,三个女人足足等了一个更次,仍不见“知州”大人的传见。 呼呼夜风,一次又一次地吹在银红纸糊就的窗户上,发着轻微的那种唰唰声音—— 月影偏斜,把一行松树的影子,倒映在窗户上,那个滋味看上去可就更单调了。 房子里只点着一盏灯,光度晦黯,似乎还不如外面的月色明亮。 在土炕上,潘夫人和衣而卧,竟日车行,不胜劳顿,躺下不大会儿她就睡着了。 洁姑娘与彩莲捉对儿在炕上坐着,用一床被子盖着腿,却是不敢睡。 这里的人刚才关照过了,还不是睡觉的时候,要见过了知州大人,才能安歇,偏偏这位大人恁忙碌,这般早晚还不传见,母女二人这个“候见”之苦可是大了。 虽在落难之中,这“大家”风节,却也不能不顾。 生怕有失仪态,母女两个人“盛妆”以待,连件外衣也不敢脱。 这地方似乎比北京还凉,不过是深秋光景,入夜以后,竟很有股子冷劲儿,脚丫子冰凉冰凉的,在被窝里半天都悟不热。 “到底算是怎么回事嘛!” 彩莲伸着胳膊,打了个老大的哈欠,语焉不清地嘀咕着:“有什么话明儿个不能说吗?非得今天?” 洁姑娘看她睡眼惺松,有点支持不住的样子,不由大生怜惜,轻轻道:“那你就先睡吧!带着你出来可真是个累赘!” 彩莲“小可怜”似地瞧着她,想说什么,话未出口,又自瞌睡地打了个哈欠,便老实不客气地缩下身子来,头才挨着了枕头,便睡着了。 瞧着她那张不失稚气的脸,洁姑娘好生不忍,轻轻叹息一声,把被子为她拉起来盖好了。 这当口儿可就听见了院子里的梆子声,三声梆子,三点小锣——三更三点,敢情是“子”夜来临,夜深了。 对着银红纸窗,俄倾间,潘洁竟自发起呆来。 这算是怎么回事儿?把人弄得不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