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忍辱负重 (第4/5页)
人情由唐老魔来做,说起来未免令人扫兴罢了。 即使他日再见紫髯时,老身也不愿和他有所计较了。” 沈元通一句话,不但确定了罗惜素的箫主身份,而且还化解了孔唐二家将近百年的世仇宿恨。 罗惜素道:“谢谢老太太!” 孔老太太抚着罗惜素的秀发道:“另一只白玉洞箫,也在你们手中了么?” 罗惜素柔声道:“玉箫仙子爱徒覃小姐,正是元哥哥的知心好友。” 孔老太太看着罗惜素,又看看沈元通,对回春手杨泰道:“贤婿,你师妹多好的福气!” 彩虹仙子趁着孔老太太高兴,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孔老太太猛的站了起来。 她数十年来未曾用过双腿,这一站了起来,显得重心微有不稳,罗惜素扶住她的右手,彩虹仙子孔玉环扶住她的左手,站了片刻,这才一切如常。 孔老太太定了定种,叫过沈元通道:“你师伯是我女婿,恕我叫你一声孩子,奶奶数十年未曾离开此室半步,今天承你着手回春,奶奶念在至亲,没有什么可致感谢,只有请你到前面大厅敬你一杯水酒!” 沈元通惶急地改口道:“孔奶奶,孙辈不敢劳动慈驾,还是由我们兄弟们自便吧!” 回春手杨泰接口道:“孩子不可扫了奶奶的兴,数十年来奶奶今天最高兴哩!” 沈元通这才无话可说,只得请孔老太太先行,与众人跟出石室。 这时界面已经天色大亮,大家精神为之一振。 他们走进一所精巧小厅,厅中已经酒菜俱备,只待他们就坐。 孔老太太坐了主位,沈元通辈份虽小,但拗不过老人家的盛意坚持,仍然坐了主客之位。 席中,大家争着询问沈元通的父仇和江湖劫运之事。 沈元通不愿自己说,罗惜素便作了他的代言人。 罗惜素以第三人身份言来,更是刻画入微,沈元通被她说得天下少有,人间无双,不好意思地只是瞪眼瞅她。 罗惜素一席话,只听得孔老太太和孔氏兄妹们惊讶赞佩无已。 回春手杨泰忽然想起一事,道:“岳母,秋妹遗留的‘千年鹤涎’还在么?” 孔老太太一怔道:“你秋妹去世二十多年,她的遗物却是保存得好好的!” 原来,回春手之妻孔月秋,在二十年前,为了协助乃夫,搜求各项药物,在天山发现了一只千年灵鹤,取得了一瓶“鹤涎”却被恶人闻风围劫,身受重伤,勉强逃了回来,将“千年鹤涎”交给回春手杨泰后,便一瞑不起。 回春手杨泰睹物思人,更是不忍动用“千年鹤涎”半分,交由孔老太太保存留念。 这时回春手杨泰突然问起,孔老太太也觉甚是奇怪。 回春手杨泰嚅嚅地道:“元侄此番行道江湖,难免有用得着‘千年鹤涎’之时,小婿认为将‘鹤涎’交元侄济世救人,替秋妹普立善功,秋妹泉下有知,定会高兴的…” 回春手杨泰说话之际,眼泪已是滚滚而下,显见他故剑情深,一刻未忘。 孔老太太慈目闪动,随即转向孔玉环道:“环儿,在我打坐蒲团之下,有一小洞,洞中有一只蓝色玉瓶,那便是‘千年鹤涎’,你快去取来。” 彩虹仙子孔玉环不一刻,便将“千年鹤涎”取来,交给孔老太太,孔老太太又转交给回春手杨泰,杨泰接瓶在手,摩娑了半晌,脑中浮现起亡妻的影子,他默祷道:“月秋,你以性命换来的一瓶‘千年鹤涎’,我现在已给你我到了理想的用途,你可以瞑目安心了。” 在回春手杨泰默祷时,沈元通俊目落到罗惜素身上,罗惜素凤目传情,暗示沈元通当仁不让,不可推却。 沈元通也怀念着血石山中的武林一怪覃奇愚,现在有了“千年鹤涎”只要找到“地腑玄精”便可将他拯救出困,想到如意之处,也是心领神会。 是以当回春手杨泰,将“千年鹤涎”送到他手中时,他也不虚礼推让,老老实实的收下,同时也将心事表白道:“武林一怪覃奇愚老前辈,陷身血石山,中了消形之毒,长年浸在断肠之水中,小侄曾有诺言,愿意穷搜天下,为他觅取解毒之药,救他脱困,师伯美意,小侄厚颜谢领了。” 回春手杨泰讶道:“你到过了血石山?” 沈元通遂将巧遇武林一怪覃奇愚之事说出。 回春手杨泰点头道:“你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取得‘地腑玄精’么?” 沈元通那里知道“地腑玄精”的出处,是以无以为对,摇头道:“小侄虽不知何处可以觅得‘地腑玄精’,但有了‘千年鹤涎’已经功成一半,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均非难事,小侄只要恩仇一了,誓必为覃老前辈尽力到底!” 回春手杨泰赞许道:“凭你这份仁心,我想天必见怜,一定会使你如愿以偿。” 沈元通豪豪气干云地道:“小侄不问天心,愿以毅力克复之。” 孔老太太忽然寿眉一阵掀动,插言道:“老身仿佛记得你们外曾祖当年说起过‘地腑玄精’的概略,但一时又想不起是否确有其事。” 回春手杨泰、沈元通精神一振,十数道精光,同时落到了孔老太太的身上,尤其沈元通的眼神之中,含有千百倍于人的期望。 孔老太太想了半天,慈颜暴绽,笑道:“环儿,放‘千年鹤涎’的同一地方,有一本簿簿的小书,你去取来!” 彩虹仙子孔玉环听出孔老太太话中的转机,身形带着应声,如飞走了出去,回来时,手中多了一本大约手掌大的黄皮小册。 她将黄皮小书交到孔老太太手中,急口问道:“奶奶,书中有‘地腑玄精’的记载么?” 孔老太太笑道:“但愿我的记忆无误,能在这本书中找出些端倪来。” 她信手翻开书页,看了下去。 所有的目光,都随着她翻书的手移动,看着她一页一页地翻下去,每一个人的心情,随着减少的书页,而有些紧张起来。 他们都不愿意失望,就像期待着自己的切身之事一样,希望孔老太太能够突然发出惊喜的呼声来。 果然,当孔老太太翻至最后一页书时,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