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响雷贯耳 (第2/2页)
唐宋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可是大伙都觉得这家伙答应的这么阴谋诡计呢? 许堃心头也好像有点触动,不过很快就被欣喜掩盖了:只要答应了就好,我也好交差了! 唐宋冲着皇帝行礼,朗声道“今日府里大喜,陛下亲自驾临,更是满堂生辉,所以为了助兴,我想请陛下出题,大家说可好?” “好好好!”陛下出风头的事情谁敢说不好?这不是找不自在吗? 所以百官群起欢呼雀跃,兴高采烈的看着皇帝。 许堃没有说话,因为在他看来,谁出题都改变不了自己获胜的结局。 皇帝平日里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噤若寒蝉,生怕说错话似的,定然没有今天这么热闹亲近的气氛,所以皇帝也不扫兴。 皇帝看着唐宋道“前些时日唐宋出任外帘官为春试出力了,这样,朕的题目就是做一首跟春试有关的诗!” 即时、应景!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能出口成章的原因,一句话,一片树叶都能成为作诗的素材,这很简单,也很难。 皇帝的题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接下来就看作诗者的本事了! 九王爷突然伸手拿起一壶酒“呼啦”一下子全倒在了桌子上,醇厚飘香的酒水顺着桌子“滴滴答答”的掉在地上。 众人疑惑不解,不知道这个九王爷又唱的哪出。 九王爷指着还在滴嗒的酒水说“以酒水滴完为限,酒水尽得诗者赢,如果都得出来了,就比诗高低!” “九王爷高明!”众人恍然大悟,深感此举的高明,要是没个限制的话,说不定都得比到明天天亮了。 “滴…答!滴…答!” 酒水一滴一滴的流淌着,一声声均匀的敲击声在安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晰、格外清脆。 酒水滴完的时候,许堃和唐宋脸色都很平静,显然,两人都已经做了出来,接下来就要比诗了! 这是在场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一个做出来了,一个没有做出来,这种比诗有什么乐趣?有什么刺激? “好,把你们做得诗念出来吧!”皇帝说。 许堃当仁不让,张口道: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呦…” “嗯?…” “不错!” 文武百官虽然对许堃不满,但不得不承认许堃有两把刷子,这首诗字句简单但意义深刻,让人读了不禁跃跃欲试参加科举了。 现在,所有的压力都放在了唐宋身上! 唐宋当先拱手道“许大人果然才华横溢,好诗好诗!” 许堃随意的点头,说“请吧!” 唐宋不介意许堃的态度,很谦和的说“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 众人一听比诗出口,神情一下子呆住了, 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阅卷官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科举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年长的官员仔细品评一番之后,意犹未尽的对着唐宋就是一个大礼,恭敬地说道“原来诗还能这么作,真是长了见识,多谢唐公子!” 唐宋连忙避开还礼“不敢不敢!学生有愧!” 唐宋真的有愧,要是另一个空间的诗作者知道了自己的行为,肯定要破口大骂了! 可是,唐宋如此谦恭的态度和许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嚣张一个谦恭,试问谁不喜欢谦虚的人? 无形之中,唐宋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不管是朋友还是潜在对手,最起码此刻是这样。 许堃脸涨红了,他很想说一个女子做派的诗算什么好诗,可是他最终没有说出口,闷闷的喝了一杯酒。 唐宋呢? 唐宋再次语出惊人“我还作了一首,请大家指教。” “啊?还有?” “还有一首?” 满座皆惊啊,本来以为凭这首委婉的诗作已经把许堃比下去了,没想到人家唐宋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作了两首,这种才华,这种差距… 众人顿时感觉比喝了美酒,亲了美女还舒畅啊!许堃啊许堃…哈哈哈哈!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宋抑扬顿挫的念了一首诗。 唐宋声音不大,可是听在许堃耳边犹如剧烈响雷,轰隆隆的回音不绝,萦绕脑海,刚才用力握住的酒杯终于拿捏不住,直直摔在了地上… “咣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