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大义凛然 (第4/4页)
加起来,再扣掉一些转移时的损耗,应该会有一百年以上的功力进入帮主体内。虽然我们丐帮弟子所学的武功来源一向极杂,但是这些内力已经经过仪器的处理,不同系统内力相互冲突的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帮主只要稍加练习,相信就能够运用自如。最后,我们大义分舵的全体弟子在这里给帮主叩头,祝帮主得胜归来。” 靳大海说完,便率领众弟子跪下磕头,高轻从来没有受过别人这样的生死大礼,又想起这些人如此重义轻生,顿时热泪盈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高轻哭了一阵子,才想起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练功救人,而不是哭的时候,要是辜负了这些好兄弟的心意,自己岂不是成了大罪人!想到这里,高轻不由得冷汗直冒,立刻翻身站起来,将大义分舵众弟子的体一一抱到大厅中排列好,跪下来拜了三拜,口中祝祷道: “靳长老,各位兄弟,我高轻今天接受你们的重托,一定会尽全力救出被捉去的弟兄,并且会向大家宣扬你们深重的义气,努力使丐帮和谐、兴盛,绝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说完,高轻又同体拜了三拜,才起身离开。 高轻回到船上,立刻试着运气练功,只觉得一股异常强大的内力充盈在气海之中,他小心翼翼地将这股内力分别导入任、督二脉,谁知道内力一路冲去,竟然有如万马奔腾一样,力道雄浑无比,但却又不是十分难以控制。因此只用了一个多小时,高轻就打通了全身经脉,使这股似乎无穷无尽的强大内力在全身随意运转。 高轻心中悲愤,但是精神状况却极为亢奋,于是立刻驾船出海,驶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附近。因为小岛上没有码头,海鸥号无法靠岸,于是高轻便下了锚,游泳到小岛上,开始练习天问掌法。 天问掌法是由南宋时代少林寺的五净大师所创,五净大师俗名官宇,他极爱读古诗,不但武功高强,还兼通琴棋书画。官宇年轻时曾经入朝为官,立志救国救民,但是南宋政府积弊太深,对外软弱无能,对内文自相倾轧,官宇十分不满,便辞官出家,在少林寺做了和尚。 他虽然成了和尚,但是对国家大事始终念念不忘,只要一提起来就怒发冲冠,或者不停谩骂,或者长嘘短叹,数十年如一日。 官宇原来另有少林排行的法名,并不叫五净,但寺中一些小和尚见他整天怒气冲冲,显然六根并没有完全清净,于是给他起了个五净的绰号。官宇知道了以后,也不生气,只是说道:“老僧但求能普渡众生,求之而不可得,今一己之私,修与不修,何足道哉?” 五净大师根骨奇佳,在少林寺习武二十年,竟然精通了少林七十二绝学中的十二种,后来离寺苦行,在旅途中将所学融会买通,又配合自己的文才,再藉屈原的诗篇抒发到武学上,终于创造了天问掌法,是少林寺历代大师中,少数能自创武功的奇人之一。 但是这门武艺并没有传回少林,五净大师在外被jianian人陷害,客死他乡,临死前将天问掌法的掌谱传给了一个试图救他的小乞丐。小乞丐后来练会了天问掌法,在丐帮屡建奇功,终于接任帮主之位,而这门掌法也就在丐帮流传了下来。 天问掌法共有一百七十二招,屈原在“天问”中每提一问,就是一招。由于“天问”诗篇本身气势磅礴,因此天问掌法的招式也是大开大阖,表现出来的威力足以拔山裂石,所以需要极深厚的内力才能施展。 然而“天问”诗篇本身又含有许多不同的学问,内容包含了关于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种种问题,所以天问掌法也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多的掌法,让人难以捉摸,每攻出一招,就像是对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样,想要解答这些招数,可并不容易。 高轻在地下城中第一次看见天问掌法的时候,就曾经试着去,但是由于内力不足,差一点走火入魔,只好把掌谱死背下来。现在他获得靳大海等人舍命将一百多年的内力转移给自己之后,练起天问掌法显然已经毫无窒碍。 只见无人小岛上一个瘦长的身影倏忽来去,简直比鬼魅移动的速度还要快,那正是高轻。高轻屏气凝神,使出天问掌法的“雄虺九首,忽焉在?”一掌劈出,掌风令海边的水花像受了炮弹轰击一般,形成一波狼花,同速海飘来的巨狼迎去。 按着,只听见一声轰然巨响,两股海狼撞击在一起,高轻推出的狼花,挟带着强劲无比的内力,竟然穿透巨狼而去,冲向更远的海域,一直穿过了七、八个巨狼才渐渐平息。 高轻一招练成,立刻又练下一招,不愿意停止一分一秒。就这样日出日落不眠不休地练了三天三夜。突然听见高轻一声清啸,小岛上狂风骤起,飞砂走石,四周的狼花,冲天爆发,一时之间天昏地暗,竟然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 等到一切平静下来,才看见高轻一个人呆望、坚毅而略带忧伤的眼神望着海天交界的地方,喃喃念道:“靳长老,大义分舵的好兄弟们,我终于练成了天问掌法,我绝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高轻又在海边呆坐了两个小时,才游回船上,启锚回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