嫤语书年_番外徐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徐后 (第5/6页)

很快驾崩,卞氏欲立皇子箴为帝,先皇后族兄高觅起兵而反。长安登时陷入混乱,我被困在宫中,每日担惊受怕。卞后被高觅鸩死,而后,凉州牧何逵领军冲入长安平乱,杀了高觅。人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但是何逵亦并非善人。

    父亲花了大力气,把我从宫中带出去,而后,即刻离开了长安。

    天下已经大乱,各路军阀相争,汾阳老家亦不得幸免。

    短短不过两年,从前的盛世繁华瞬成烟云散去。我在汾阳,听说皇子琛当上了天子,长安、洛阳皆在兵灾中毁坏,还时不时听到一些熟人的消息。他们或是死于战乱,或是随天子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或是投靠了各路军阀,或是自己成了军阀。

    一日,父亲从外面回来,告知了我们一件大事。魏傕平定了凉州、河套、陕西,将天子迎到了雍州,不久,就会来到汾阳。

    这的确是一件大事,以至于我和母亲听到,久久都不能言语。

    魏傕见到父亲,却似无所芥蒂,像分别多年的旧友那样热情相叙。他告诉父亲,天子将定都雍州,正召集旧臣,希望父亲归朝。

    父亲思索再三,答应了。

    再见到魏郯的时候,正是在雍州。

    他骑马,领着军士从大街上奔过,许多人说,那是大公子。我立在街边,远远地望着他,那身形比几年前长开了许多,已经不是那个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羽林郎了。

    乱世之中,人人难以自保,我家亦不例外。两年里,家中的田地荒芜,资财散尽,父亲把仆婢几乎都遣尽了。来到雍都之后,父亲仍是少府,可跟从前在长安的日子比起来,可谓泥云。朝廷新定,俸米少得可怜。眼见年关将近,家中然酒rou也难备。

    一日夜里,我从母亲的房里出来,忽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它戛然而止,似乎就停在了我家门前。

    我心中一动,连忙去看,却见家人已经开了门。门外,一人立着,从人正将两三只竹筐搬进来。

    那个身影,即便夜里我也不会认错。

    “孟靖。”我惊讶非常,走上前去。

    魏郯看着我,微微颔首。

    “年节将至,父亲命我来送些节礼。”他说。

    我看看那些竹筐,谢过,让家人搬进去。

    “告辞。”魏郯道,转身便要走。

    我连忙叫住他:“孟靖!”

    他回头。

    我望着他,只觉有许多话,却说不出口。

    “你还好么?”我轻声问。

    魏郯沉默了一下。

    “好。”他低低道,说罢,朝坐骑走去。

    我立在门边上,望着那身影消失在夜色和雪地之间,久久没有离开。

    魏郯似乎知道我家境况不佳,此后,每隔些日子,他都会送些物什来。有时是米粮,有时是rou,有时是衣料,都是日常里用得着的。

    母亲感叹说,魏傕到底是重义之人。

    可我并不这么想。我觉得这都是魏郯自己送来的。

    他为何这么做?

    我想着那个身影,想着从前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日子,只觉两年来的阴霾一扫而空,连呼吸都变得快活起来。

    天气转暖,战事又变得频繁,魏郯离开雍都出征去了。

    我每日要到庙宫离去,不为别的,只祈祷他平安。三个月后,他随着魏傕回来,我听闻,洛阳已经收复了。

    正当我为了能见到他而欢欣鼓舞,父亲却从朝中带回了一个消息。

    “奉常奏请天子立后,天子下令在百官之女中遴选,丞相属意于你。”他微笑着对我说。

    我听得这消息,只觉一阵空白。

    几乎毫不迟疑地,我转身朝外面奔去。

    我径自出了门,穿过街道和人流,来到城墙下。魏郯每日都会巡城,果然,我看到了他。

    他见我来到,亦是诧异。

    “你父亲要把我嫁给天子。”我喘着气,对他说。

    魏郯似乎已经知晓此事,没有更多的惊讶。

    他摒退左右,颔首:“如此。”

    我心中觉得不好,望着他:“你呢?你如何想?”

    “我?”魏郯看着我“此事是我父亲与你父亲议下,且入宫为后,是你夙愿。”

    这话,教我的心一下沉入谷底,我怔怔的,浑身发凉。

    “那些用物,都是你送的。”我的声音发虚,喃喃道“你心里仍然有我,不是么?”

    “徐少府帮助过父亲,我不过还情。”魏郯低低道“你还记得你从前问我,若非你我祖父意愿,我会不会娶你么?”

    他注视着我,苦笑:“我后来想了许久,你说得对,我们从一开始,便已经错了。”

    错了么。

    我立在丹墀之上,看着魏郯。他身后,傅嫤立于妇人之首,华服裹身。

    魏郯说,他与我是错的。

    那么,傅嫤于他,就是那个对的人吧?

    我仍然记得我听到她嫁给魏郯的时候,心中的震惊。当郭氏将他引入宫中拜见天子和我,我看着她,目光久久地定在那张脸上。

    五年过去,众人各经磨难。我希望又失望,嫁给了天子,又流失了自己的孩子;傅嫤远嫁莱阳,静默无声,不想却一朝改嫁魏郯。

    我所希翼的,她似乎全不费劲就得到了。

    我妒忌又恼怒,曾经语带嘲讽地问魏郯:“你与裴潜是好友,如今娶他旧爱,是为了照顾友人?”

    魏郯神色平静:“这不必你来cao心。”

    他们的确不必我cao心。别人传说他们夫妻情深,我不相信,直到那日清晨的雪地里,魏郯在我面前拉起傅嫤的手匆匆走开,头也不回地将我抛在后面,我才明白,许多年前,魏郯注视傅嫤时,我心中的那一丝异样,也许是真的。

    他说我们错了,原来早有渊源。

    哀莫大于心死。从那一刻,我对魏郯的所有念想,俱是寂灭成灰。

    我以为我会痛苦得发疯。

    但是我没有。

    也许我是个本性冷酷的人,也许从来就懂得生存之道,遇到死路,绝不会一头撞上。我仍然在宫中生活,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