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开堂摘毒手佛心 (第4/9页)
父亲生疑是很可笑的事,但应该把这事告诉他才对,他也可以凭这点找出冒充他的人… 骨rou离散,有家难奔,这实在是人世间最凄惨不过的事。 他痴痴地兀立昏暗的林中,极力整理如乱麻般的思绪。 父亲的计划是什么? 自己该如何采取行动? 何处去探寻母亲的下落? 元凶上官宏匿身何处?自己已经知道他是父亲的对头,却任性地救了他,实在是荒唐,如果自己早有现在的思想,当不致铸此错事? 想到仇家,他不禁大感沉重,已知的,每一个都是惹不起的人物,要谈报仇确非易事,而父亲却又似有什么隐衷,不肯道出结仇经过… 他也想到了红衣少女方紫薇,本来他对红衣少女与“聚宝会”少会主白衣少年的交往,既愤且妒,现在这意念消失了,因为方紫薇自承是“卫道会”半个主人,而“卫道会”的一帮人物,是血洗“七星堡”的凶手,那方紫薇当然也是仇人之一,情与仇是不并存的。 于是,他不期然地想起了蒋明珠,他下意识地从怀中掏出了蒋明珠所赠的翠玉耳坠,凭这耳坠,可以在大河南北钱庄行号,随意取钱,说起来,这是无价之宝。 他到此刻,才看清了这耳坠并无出奇之处,与一般玉坠并无二致,反复审视,依然看不出奥妙所在,难道蒋家不怕有人仿造这耳坠行诈? 蓦地 一条人影,电闪掠来,快,快得简直不可思议,有如幽魂鬼魅。但徐文并非庸手,几乎出自本能地施出了杀手,人影连停都未停,疾闪而逝。 徐文为之心头巨震,忽然发觉手中的翠玉耳坠,业已不翼而飞。他这一惊非同小可,这耳坠如落入江湖宵小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可能对方早知蒋明珠赠耳坠的事,暗中窥视已久徐文大喝一声:“鼠子敢尔!” 身形猛地弹射而起,向人影消失的方向追去,时在黑夜,林深树密,视线模糊,要追一个具有如此身手的人,根本半丝希望也没有。 追出林外,大地一片迷蒙,哪有半丝人影。 徐文气得浑身直抖,沮丧地停了身形,但更多的却是骇异,第一次,他的杀手失了作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作何高手,除非不中,中了必无幸理,然而这人影意外地全身而退。 除了父亲之外,他想不出江湖中还有谁能在中了自己杀手之后,仍能不毙命当场的,这未免太可怕了。 是谁,能无视于自己的杀手? 莫非又是“卫道会”中人的杰作? 那人影太快了,他根本来不及分辨对方的身形。 将来如何向蒋明珠交代? 这是最大的问题。 知道自己持有这耳坠的,只有“天台魔姬”一人,然而“天台魔姬”并不能抵当自己的杀手。 他后悔当初应该拒绝接受,然而已于事无补了。 正自六神无主之际,耳畔突传破风之声,只见一条人影,从数丈外飞驰而过。 徐文心中一动,大喝一声:“站住!” 人影应声而停,徐文扑了过去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对方赫然又是“天台魔姬”这真有些阴魂不散了。 “天台魔姬”脆在生地道:“兄弟,若非你发话招呼,我们就错过去了!” 徐文心中正烦,没好气地道:“大姐是追我来的?” “是呀!” “有何见教?” “你似乎很不高兴?” 徐文心念忽地一动,想起她师父青衣蒙面妇人,耳坠被夺,莫非是那妇人所为,以对方的莫测身手,的确大有可能,而且知道这秘密的,只她一人,难保她不告诉她师父,财帛动人心,那耳坠可说是无价之宝,当下冷冷地道:“令师呢?” “家师?” “嗯,那青衣蒙面的女人!” “兄弟,家师生性怪僻,会场外林中所发生的事,请勿介怀!” 徐文心里冷笑了一声,口里淡淡地道:“小弟并未放在心上。” “那就好了!” “请问令师尊号?” “这一点请你谅解,家师不愿提及她的名号,她已数十年不履江湖了。” 徐文一窒,毫不放松地道:“然则令师此番东山复出,是有所为的了?” “是的,不过,那是她老人家的私事。” 这一说,徐文不便再追问了,一转话题道:“令师仍在山中么?” “不,她老人家与‘丧天翁’那怪物大打出手,事后即离,没有参与宴会。兄弟,你似乎有心事?” “有一点!” “可以告诉大姐我吗?” “日前蒋明珠姑娘赠与小弟的翠玉耳环,刚才被人夺走了。” “什么,夺走?” “是的。” “有人敢从‘地狱书生’手中夺物,是活得不耐烦了。兄弟,是什么样的人?” 徐文双目在暗夜中闪出寒星般的光芒,直照在“天台魔姬”的粉面上,似乎要看澈她的内心,看她是不是故作姿态,抑是语出至诚。口里不疾不徐地道:“那人身手惊人,我竟然看不出对方的身形容貌!” “天台魔姬”声音中充满了骇异之情,道:“那会是何路人物?” “小弟想不透。” “对方可能知道那耳坠的价值,不然不会下手…” “可是这件事并没有什么人知道…” “天台魔姬”若有所感地道:“兄弟,莫非你疑心是家师所为?” “我没有这么说。” “兄弟,这一点大姐我以生命担保,家师决不屑为。” 对方的郑重态度,使徐文不能不信,他本待说出那人影在自己杀手之下,夷然无损这一节,但顾及泄露本身秘密,只好忍了回去。 “天台魔姬”低头一阵思索之后,道:“兄弟,那人影是否身法奇快?” “是的,有如幽灵鬼魅!” “难道…会是他?” “天台魔姬”略一沉吟之后,道:“你听说过‘妙手先生’其人否?” 徐文一颔首道:“听说过,据说此人行踪飘忽,精于易容,很少见过他的真面目…” “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