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下自己的套圈银行的钱 (第2/2页)
心。 “不过,这样一来你们首期投入就很的呀。”柯正勇不无关切地问。 这一问真亲切!戴向军说了半天,绕这么大弯子,等的就是这句话! 戴向军先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告戒自己要继续谨慎,然后顺着老首长的话说出自己的想法。说老首长已经完全掌握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了,一下子就说到点子上,比他强,他刚开始就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现在真要做事情了,才发现这个问题,要是早点向老首长请教就好了等等。说到最后,他请老首长给他出主意,看怎么样能迈过这道坎。 柯正勇听戴向军这么说,就真思考起来,并且还真想出了几个办法,比如跟别人合作呀,争取财政支持呀,向银行贷款呀等等。 戴向军听得非常认真,最后,根据柯正勇想出的这几个建议,认为只有向银行贷款比较可行。与别人合作,需要经过华安集团同意,而如果依总知道我们资金不足,还需要和别人合作,肯定后悔让我们挂靠,一生气,把已经发出来的文件再收回去也不一定,至于财政支持,他戴向军是没有这个本事,肯定要麻烦秘书长费心,费大心思,他不忍心,而只有银行贷款最切合实际。 戴向军分析得入情入理,柯正勇当然提不出任何相反的意见,并且还为戴向军事事替首长考虑的精神所感动,于是,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向银行贷款。 此时柯正勇政府秘书长的职位已经扶正,在某些场合,他是可以代表政府说话的,由他牵线,当然比那个在银行当保卫处长的战友管用多了。 有秘书长的牵线,加上戴向军财大气粗的做派,很快就和行长找赵新民混熟了。赵行长表示希望与戴向军合作,并且很快就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条件。第一,天安公司立刻在该银行设立总帐户,并保证在他们行办理结算;第二,要华安总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关于第一个条件,戴向军立刻就答应了,至于第二个条件,他知道根本就办不到。但他没有立刻否定,而是说回去请示总公司。戴向军这样说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上次在北京的经历给了他这样一个信念,有时候看似走不通的路,只要缓和一下,说不定就能走通了。所以,他才没有对赵新民说担保不可能,而只是说向总公司“请示”但事实上,他根本就没有“请示”而仅仅只是争取一段缓冲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继续保持与赵行长之间的亲密接触,继续扮演着豪爽、有钱、有背景的样子,终于进一步赢得了银行方面的好感与信任。这时候,没有等戴向军自己说,赵新民就主动提出了通融办法,说如果异地担保实在太麻烦的话,也可以采取实物抵押的办法。戴向军不耻下问,什么叫实物抵押。 “比如房产,”赵行长说“如果你有现成的写字楼、公寓或厂房,也可以用来抵押贷款。” 一听见“厂房”戴向军立刻眼睛一亮,他立刻就想到了丁有刚极力推荐的那幢7层楼的厂房。 “厂房倒是有一幢,”戴向军说“但手续上有些小问题。” 赵行长问什么问题?戴向军说房款没有付清,所以手续不是很全。赵行长想了想,说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确实有这幢房子存在,如果我们配合你,还是有办法的。 戴向军注意到“配合”两个字,立刻就领会了其中的含义。在一次两个人脱光光的场合,戴向军告诉赵新明,总公司已经答应担保了,但需要按照集团内部资金拆借的利息差贴补三个点的担保费,如果赵行长能通融用房产抵押贷款,省下这笔担保费我们哥俩分了不是很好? 赵新明眯上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担保费是小事情,主要是异地担保手续麻烦,就按你说的,我两个点,你一个点,我们做成分批担保。 “行,”戴向军说“三个点全给你,算咨询费,具体cao作完全靠你大行长指导呢。” 赵行长当然高兴,好处多占了,还落个好名声,摊上这样的好事情谁都高兴。接着,赵新明就真的当起了咨询师,告诉戴向军:把整个7层楼的合同签下来,把房产证分割,分期付款,先付第一层,然后立刻拿该层担保,贷款再付第二层,无非多做几套资料而已。 话虽然这么说,其实在后来的cao作当中,比这简单。由于银行态度积极,加上丁有刚在中间说合,几方一配合,打了一个时间差,总共2000万的物业,戴向军首期支付300万的合同保证金,就开始办理过户手续,手续办完后,戴向军再支付200万,出卖方让银行验证房产证原件并提供复印件,自己保留原件,银行方面立刻发放贷款,等贷款一到位,戴向军再支付1500万余款,换回房产证原件,交给银行抵押,如此,一桩先放款后抵押的贷款cao作就完成了。由于行长赵新明亲自担任整个cao作的“咨询师”并且他的“咨询费”是按照贷款额的百分比收取的,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当然额度越大越好,结果,戴向军花2000万卖来的物业,被评估成了6800万,分两次从银行贷款5000万,不仅在一夜之间拥有了一幢7层楼的办公总部和工作场所,而且还获得了3000万的流动资金,使戴向军的天安寻呼神话般地拔地而起,出现在南都大地上。而他付出的,仅仅是150万的“咨询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