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五章后台老板 (第5/7页)
曾宪梓他们一样成为大老板了呢?如果是,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些马仔也水涨船高了呢?这下,罗罗们不怀疑老板陈四宝在做梦了,而是怀疑他们自己做梦了。不过,他们显然梦得不是很彻底,还仍然保持着一份清醒,大脑还会思考,还会考虑到底是每份报纸买10份还是总共买10份。头脑特别灵光的,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决断,觉得老板上报纸头条是喜事,所以,多多益善,干脆每份买10份,好在当天的报纸并没有因为刊登了陈四宝的照片而临时涨价,每份报纸买10份也不至于导致个人破产,大不了到时候带给自己的老婆孩子熟人邻居共同喜庆就是,而那些脑筋死的,则不敢擅自做主,打电话回来问陈四宝,到底是一共买10份还是每个报纸买10份。陈四宝也是第一次体验当明星的感觉,还不是很适应,沉浸在喜悦之中还没有完全拔出来,所以,根本没有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听马仔们这样一问,他也傻了,不过,老板毕竟是老板,陈四宝不会被这个小问题难倒,想了想,马上就做出了科学决策:大报每份买10份,小报每份1份。就这样,当罗罗们赶到陈四宝住所时,还是把他的大客厅变成了报纸仓库。 虽然客厅暂时改变了功能,但陈四宝仍然很高兴,这时候面对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马仔们,也能做出只有大人物才能做出的对部下的亲切与和蔼,见有些马仔因为提了太多的报纸而累得满脸通红,居然破天荒地说出“同志们辛苦了”这样的话。不过,说完之后,似不妥,这里是香港,没有人说“同志”如果硬这样说,闹不准被误解成同性恋。陈四宝不是同性恋,所以赶快纠正,改说“弟兄们辛苦了”而他的马仔们却不计较这些,不管陈四宝说“同志们辛苦了”还是说“弟兄们辛苦”了,他们都满脸谄笑,表现出一副非常恭敬甚至受宠若惊的样子,仿佛从陈四宝嘴巴里出来的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满嘴的金子。 陈四宝经历了一生中最辉煌的排场。 当然“排场”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有时候是心理上的,在某些场合,甚至更主要是心理上的。事实上“排场”有时候是“风头”的另一种表述。陈四宝突然发现,自己虽然可能比戴向军更有钱,但肯定不如戴向军排场,对于商人来说,除非自己做到了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那个份上,否则永远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排场”但红顶商人例外,对于像戴向军这样的红顶商人,由于有官方背景,即便不是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那样的大老板,也照样可以排场。比如眼前这堆积如山的报纸,不正是这种排场的最好左证吗?虽然罗罗们在欢呼他们老板的荣耀,但陈四宝自己心里清楚,这完全出于一场误解,荣耀的主角其实并不是他,而是他的好朋友戴向军。 不需要旁人提醒,陈四宝已经实现了自我觉悟。昨天,当他被约翰陈拥到楼上并喝了一杯咖啡之后,当即就意识到自己几个月前对戴向军的教训是错误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所以,没有等戴向军从下面上来,陈四宝就悄悄地溜走了。今天,早上一起床看到报纸,觉悟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到羞愧的程度,不但不再想着要当面质问戴向军了,而且还羞于再见到他,但是,毕竟是第一次上报纸,尽管明知是一场误会,却也按捺不住胸中的澎湃,而陈四宝又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实在不忍心独自一人享受光荣,不得不“大哥大”通知罗罗们上街买报纸,与其说是为了收藏,不如说是尽早与马仔们分享欢乐。果然,马仔当中不乏溜须拍马巧言令色者,这时候面对满客厅的载着老板头像的报纸,自然把陈四宝与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等大老板放到同一平台上吹捧,就差没有做出后来者居上这样的超级评价了。 马仔们在众人拾柴火焰高让陈四宝感受颠峰排场的同时,自己也分享到了空前的喜悦,再走出门的时候,不仅说话声音比以往高,而且像下巴下面撑了块木版,头颅低不下来,不得不把脑袋台得老高。不过,他们的老板陈四宝明显更有城府,在经历短暂的沸腾之后,回归平静,开始思考具体问题。 陈四宝清楚,纸是包不住火的,如果不能真正成为香港天安的老板,谎言早晚都要被戳穿,到那个时候,旁人怎么看?自己的马仔怎么看?人活着不就是一张脸嘛,为了这张脸,陈四宝也要成为戴向军真正的后台老板。 陈四宝设想了一下,成为天安的真正老板也不是坏事,赚钱不赚钱且不说,但就是这份排场,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况且,人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自己现在的个人资产虽然不能与李嘉成霍英东曾宪梓这样的大老板相比,但也肯定是一辈子吃不完花不光的,再往下发展,说到底还是为了这张脸。再说,现在想不假戏真演也不行呀,就是没有那个童言无忌的小孩出现,皇帝的盛装也早晚被人戳穿,所以,陈四宝现在必须成为天安的老板。 陈四宝甚至做了退一步的打算,就是不能成为天安的后台老板,起码也应该成为天安的股东,而只要成为股东,哪怕是股份很小的股东,也是老板之一。考虑到为戴向军提供金融服务可以被说成是“在资金上有些合作”“老板之一”当然能被说成是“后台老板”陈四宝相信,凭自己和戴向军的关系,成为“老板之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陈四宝已经记起半年前他请戴向军来香港排场的时候戴向军曾经亲口说过的话,说如果他戴向军来香港发展,就带着陈四宝一起做,现在戴向军不是来香港发展了吗?不是应该兑现当初的承诺了吗?陈四宝相信戴向军不是那种不守信用的人,起码对他陈四宝不会。 想清楚了,陈四宝就主动给戴向军打电话。照例,没有使用座机,而是使用大哥大。不过,这个时候陈四宝使用大哥大而不使用座机倒不是为了排场,而仅仅是因为习惯,什么事情一旦习惯了,做起来就自然了,一自然了,就成为一种气质了。陈四宝现在用大哥大给戴向军打电话,就显示出一种那个年代作为一个老板的特有气质。 电话打通之后,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