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ldquo;资本运营 (第3/3页)
戴向军自己把身子背过去,开始按号码,但不是摁周柏林的,而是摁吕凡凡的。接通之后,还特意往傍边走几步,怕陈四宝听见。陈四宝说:省着点,贵着呢。戴向军回头做个鬼脸,又走得更远一点,满脸灿烂地对着“大哥大”说亲热话。 给吕凡凡打完电话,戴向军走回来,激动得满脸通红。陈四宝说你要是喜欢,送你。戴向军说不是,他想起了一个问题。陈四宝问什么问题。戴向军说,如果将来大家都用起了这东西,那么我们传呼机不是没有市场了?陈四宝说不会的“大哥大”太贵,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买得起的人也未必用得起。戴向军不说话了。准确地说是不与陈四宝争辩了。心里想,电子技术发展这么快,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要降价,以前传呼机也很贵,也是少数人的专利,现在不是人人腰里都别着一个?于是,他马上就在心里打起了算盘,重新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 本来戴向军是打算在香港注册一家寻呼公司的,现在看来来不及了,时间就是金钱,必须赶在“大哥大”普及之前大捞一把,因此,戴向军脑袋迅速转了几圈,几乎当即就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直接收购一家香港的寻呼台,立刻用中继线把它和南都天安对接,同时,率先降价并预收服务费,把服务费当期货做,不仅让竞争对手招架不住,而且还能保证提前兑现自己的利润,防范迟早要出现的寻呼行业降价风险。 戴向军把自己这次来香港的意图对陈四宝说了。但不是按来香港之前设想的思路说的,而是按新思路说的,说自己这次过来打算收购一家香港寻呼台,并说这就叫“资本运营”比自己从头做起办企业强。 戴向军以为,只要他这样一说,陈四宝马上就会说好,我们一起做,这是你上次就说好的,不能变卦。但他没有想到,陈四宝的反应正好相反,不但自己没有表示要跟着做,而且还劝戴向军不要做。 “你发疯了?”陈四宝说“维多利亚港的水有多深你知道吗?以前传呼机稀罕,呼机贵,服务费也贵,你不来做,现在这东西贱了,阿猫阿狗腰上面都别一个了,你来做,钱多了烧得吧?” 戴向军笑笑,说这些他都知道,但他有他的做法。 “天大的做法,还不都是那一套?”陈四宝说“无非是增加一个秘书服务功能或直接中文显示罢了。你总不能找机器人代你接听吧?你知道一天有多少传呼吗?反正服务费是包月的,不呼白不呼,有些人无聊,干脆自己呼自己,搞得好象一天到晚业务繁忙的样子,但不管他们是真忙还是假忙,是真无聊还是假无聊,每个传呼都必须有专门的人接听,还要专门答复,要用多少人啊。寻呼行业说起来是高科技,在我看来,是他妈的典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别的不说,单就香港的人工,差不多相当于内地的十倍,你能付得起吗?” 戴向军现在不是官员了,陈四宝在生意上也不再仰仗戴向军,不知不觉地,说话自然而然就摆出了老大哥的身份,教训起戴向军来了。 戴向军当然不会因为这个而生气,他知道陈四宝是为他好,但尽管如此,听陈四宝这样用自以为是的口气教训他,戴向军心里还是不舒服。毕竟,戴向军现在也是大老板了,也是没有“上级”的企业法人代表了,已经不习惯听别人教训了。戴向军本来好心好意打算带着陈四宝一起做的,现在见他这样,也就产生了想法,想着不如先不把中继线的事情对他说,这样,陈四宝自然就不要求入股,而传呼业即将走下坡路,自己早晚要金蝉脱壳,到那个时候再考虑让他进来,不是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戴向军立刻改变了自己的说法。 “无所谓,”戴向军说“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我这钱是公家的,先拿公家的前做着,如果不好,反正赔的是公家的,如果赚了,到时候随时欢迎你老哥入股。” 陈四宝不相信戴向军到香港来做寻呼生意真能赚钱,所以他不打算参加,但听戴向军说反正是花公家的钱,就没有理由反对戴向军这么做了。既然有公家买单,那么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就算是熟悉香港市场也好,等摸清楚香港的深浅之后,再做自己的生意。 “行,”陈四宝说“先谢啦。你老弟在香港人生地不熟,这段时间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吩咐。” 戴向军说好,我打算收购一家香港的传呼台,但确实像老哥说的,人生地不熟,如果方便,希望老哥能陪我跑这件事情。 方便,陈四宝说,当然方便,你老弟的事情哪有不方便的。 戴向军又说,不让你白跑,有劳务费。 陈四宝把脸一板,说咱哥们还讲这个。 戴向军笑笑,说反正也不是花我的钱,公家的,不要白不要。 这下陈四宝也笑了,说公家的钱呀,早说啊,拿过来咱哥们去澳门潇洒也好啊。 戴向军说一言为定。 陈四宝说一言为定。 两个人哈哈大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