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英雄_第二回剑气冲霄绝壑雄风寻炼士香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回剑气冲霄绝壑雄风寻炼士香光 (第4/11页)

峰峦,云骨撑空,玲珑峭拔。下有三洞,上写“三乐芳径”四个篆字。兰珠便请众人各择一洞,分路前行。自引李琦和金、张二女侠,由上刻“洞天小筑”的一个小洞中走进。那山高只十余丈,看去横宽,内里却甚曲折,长只十来丈。出去立觉柳暗花明,山清水碧,气象一新。张婉首先拍手叫起好来。原来这地方右面是一危崖,近地两丈许,建着一条长廊,甚是高大,碧瓦红廊,随着崖势蜿蜒回旋,环绕于丹崖壁蟑之间。全崖上下布满苍苔。廊内更有丈许宽的平地,内有人工开出来的一条清溪,温泉滚滚,环崖而流,内里荇藻纷披,径尺银鳞争抢上流。

    廊顶更有垂杨花树,荫覆不断。隔不多远,便有一处飞阁亭楼。下面繁花如绣,芳草芋绵。左面是一条十余丈的清溪,碧波粼粼,涨将平岸。溪对岸大片峻崖,和这面一样,也是一道长廊甬路,只是无顶,宽约两丈,朱兰回环,横互在离地丈许的危崖之上。下面是水。廊中种着不少大小花树,望去宛如一条红龙,上面顶着一片锦云,高低错落于半山半水之间。沿溪一式垂杨,柔丝袅袅,雾约烟笼,一眼望过去有两里来路。转角处五色繁花,霞蔚云蒸,绚丽非常,也分不出是什么花树。端的清丽雄奇,仙景无殊。兰珠笑道:“这里经全堡人民轮工修建,历时三年,方有今日。各处均有专人轮值。当初本为家父而设,后来兴工越大,除暖房所养及堡中陈设外,已成了全堡人民游乐之所。

    休看此时清静,如在清晨,游人不知多少。先前如非人多,又要阅cao,早请到此地来吃了。

    李琦方在称谢赞美,忽见前面柳荫下走来一男一女。女的正是灵筠,男的是个年约三十的瘦长少年,相貌平常,面带巧笑。二人并肩同行。见了四人,灵筠分别行礼,引见道:“这是我师兄卫壁。”互相礼叙之后,李琦见灵筠依依卫壁身侧,和三女说笑。

    只见面略一招呼,便不再理自己。并说:“早上偶回朱家,卫师兄恰由中途折回,主人又随堡主出山访友,他一人在朱家无聊,我陪他同游。闻知九侠阅军,兰妹设宴犒劳,我便同他在朱家吃完午饭,同来此地。现已游倦,我们要回去了。”

    李琦看出二人神情亲密,男的相貌与梦中所见仿佛相似,心中酸酸的,也说不出是何原故。正想开口约二人同回堡中清谈,等候晚宴,忽见二婢满脸惊慌,飞步跑来,见面便朝兰珠急叫道:“堡主游山遇敌,中了暗算,幸蒙朱、程二位救护。正危急间,二位小侠忽然赶到,将他三人救了回来,伤势颇重。如今堡前聚满人民,全都担心老堡主的安危。小姐还不快去。”众人闻言大惊,不暇多言,忙往回赶。李琦随请二婢分出一人,去请段、王诸侠急速回堡,以防有事。二婢方要开口,兰珠回眸微看了一眼,红杏立即抢先驰去。兰珠随问:“马呢?”海棠答说:“已然牵到洞外。”众人匆匆回走。

    这类事,堡中不曾有过,全都焦急异常,出洞纷纷上马。段、王诸侠也由别路飞步赶来,见面不顾说话,便往堡中飞驰。走到路上,飞骑来唤的堡中人民已有好几十起。九侠因见自己初来,正主人还未见到,便遇这等扫兴之事,心中全都不安。兰珠更是悲愤已极,边走边向并马同行的来人询问。

    中迟同了朱武夫妻送客出山,归途遇见一个旧友。以前原因中迟行猎,在北天山巨灵璧相遇,一见投契。中迟并还破例请往堡中盘桓了几次,成了知己之交。那人名叫洪驹,乃山东独行侠士。见时双方均在少年,一别三十年,从无音信。中迟十分想念,也曾命人往他山东故乡曹州打听,均说游山未归,连去三次,未有下落。这日送客回来,天已深夜,归途听得远远洞萧之声,音节清妙,好似以前听过。暗忖:“时当隆冬,只铁堡地暖,少见冰雪,此外整座北天山差不多全被冰雪盖住,寒风如割的冰天雪地,何人有此雅兴,雪山吹萧?这等奇寒深夜,寻常金鼓之声都要被冷气逼住,不能远闻,这笛声能将四围寒风冷雾冲破,吹得十分嘹亮,必是异人无疑。”中迟素性好奇,虽因雪衣老人仙示,得知九侠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投奔,一则,所送的客和老人所指应办之事关系重要,相隔又远;二则来客均是后辈,此后久居堡中,不会离去,已有爱女做主接待,迟归无妨。回时已然深夜,不愿在天明前赶回,使守关人冒寒出迎。又在途中饮了些酒,一时乘兴,朝那笛声寻去。走未里许,笛声忽止,迎面走来一人,正是老友洪驹,已然换了道装,相见惊喜。问知别后拜一散仙无咎山人为师,新近奉命往穿云顶一带冰崖雪窖中采取冰参、雪莲,已到三日。因奉师命,事须缜密,不可令人知道。等把事办好,忽想起老友中迟的铁堡就在离此百余里的暗谷之中,有意往访。无奈雪莲、冰参已采到手,明早必须赶回。心正想念,远远望见堡中特制的石油灯光。心想:“大雪寒天,荒山深夜,怎会有人持灯行路,走得这等快捷?疑是铁堡中人由外新回,还没有想到中迟亲自出山。试把多年随身的青玉笛取出一吹,算计来人如是中迟,或有昔年听过笛声的人在内,闻声定必寻来。后见灯光改道,折向自己而来,忙即收笛迎上,不料果是中迟。

    同行除朱武夫妇外,本还带有四人,分持灯火酒食。先邀洪驹回堡,洪驹说:“时辰已迫,天明就要起身,何必多此往返?等我回去,将丹炼成,再来访晤。”中迟不舍,同去所居雪崖冰洞之内,意欲谈到天明,送他上路。不料天明前忽下大雪,天气更冷。

    中迟和程贤贞问知洪驹虽然向道心坚,得师甚晚。无咎山人说他根骨不是上品,始而不收。后来山人见他相从十年,志诚心苦,不畏艰危,连试数次,又历时数年,方允正式收录。前十年只传他吐纳导引之术。近数年才令采药名山,准备炼成灵丹,脱胎换骨再传授他的衣钵。因是修炼多年,看去虽比中迟年少得多,除原习武功外,无什法力,千里雪山,孤身上路,本就不甚放心。归途又须改道,所经之处多是本山所产极猛烈的野兽巢xue,如白熊、雪犀之类。白熊虽猛,还好一些。最厉害的是那雪犀,头生独角,皮厚力大,又最合群,动辄成千累百,性情凶猛,其行如飞,一见生人,群起来攻,多好武功的人,事前不知趋避,一旦撞上,便无生理。中迟为友情热,意欲把那雪犀盘踞之处和最难走的一片冰崖送过,再行分手。冒着风雪送了百余里,险地已过,犀、熊一只也未遇上。洪驹再三辞谢。中迟也看出他身轻体健,疾逾飞鸟,前行可以无碍,只得任其冲风冒雪而去,自己也率众回走。

    洪驹所去,偏在铁堡左侧,如走原路回堡,路较平坦,但要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