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6页)
第一章 车幅山是一座小山,但在它边上却有一条官道,北通峄县,南通宿迁,因此每天就有不少车马行人,从这里经过。 但这里只是一个中间站而己,老于商旅的人,算准了路程,何处打尖,何处投店,事前都有周详的安排,车幅山应该只是他们打尖的地方。 因此中午时光,山下一家卖茶水酒饭的小店,几张板桌都坐得满满的,但一到傍晚,就鬼影子也没一个,那是因为这里不是落脚的地方。 这家小店没有招牌,只在松林前面挑着一个“酒”字的布帘。 小店就在林下,靠近大路,左首是两间瓦屋,右首一片空地上搭了一个松棚,放上四五张板桌板凳,如此而已! 这个小店是两老夫妇开的,以卖酒出名,现在天色渐渐接近黄昏,平日这时候早就打烊了,但今天却和往常有些不同。 卖酒的田老爹依然蹲坐在屋角一张圆凳上吸着旱烟。 他好像有着心事,但又得装作出没事儿一般,坐在那里像在等人,因为他眼光不时的盼向远处,而又关切的朝屋内回顾。 今夭果然有点特别,平日这时候已经没有行人的大路上,这时正有一个人踽踽行来,现在已经走近松棚,在一张板桌旁坐了下来。 这是一个身穿湖绉棉袍子的年轻人,看去不过二十来岁,生得唇红齿白,顾长的个子,英俊而潇洒! 这人当然不是经验丰富的出门人,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到这里来打尖了。 田老爹等候的大概就是他了,赶忙站起,倒了一盅茶送上,含笑问道:“客官要些什么吗?” 敢情天气冷了,上了年纪的人抵抗不了暴冷,弯着腰的身子有些抖索。 那少年抬目道: “掌柜的,你给我下一碗面,再切些卤味就好。哦,在下还想请问一声,这里可有宿头?” “老爹”一个娇滴滴的声音从屋中传出,随着俏生生走出一个布衣荆钗的少妇来,接着道: “水开啦,你老去切面吧,这位相公还是由女儿来招呼吧!” 这少妇约莫二十五六岁;有一双弯弯的柳叶眉毛,一双灵活得挤得出水来的眼眼,红馥馥的脸颊,红菱般嘴唇,笑起来微微露出两排洁白的手齿,虽然是一身布衣,却掩不住她款段而苗条的身材! 田老爹两夫妇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没有人知道他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娇滴滴像盛开花朵般的女儿! 田老爹唔了一声,只得回身退下。 这少妇手中拿一双竹筷、酒杯、调羹,在少年面前放好,才笑盈盈的道: “相公还有什么吩咐吗?” 那少年似是不惯和女人打交道,俊脸微红,说道: “在下刚才是向掌柜打听,这里不知有没有宿头?” 少妇格的一声轻笑,才望着他说道: “相公大概是初次出门吧?打从咱们这里经过的行商,多半只是中午打尖,在这里落脚的,可说少之又少,所以咱们这里并没有客店,有时也有贪赶路程的客官,错过宿头,这里也有几户人家,可以腾出房间来给过路的行客方便,相公不用cao心,待会用过酒食,我会领相公去借宿的。” 那少年被她说得俊脸一红,忙道: “如此就麻烦…麻烦你了。” 他不知该称呼她大嫂还是姑娘?是以有些嗫嚅。 “不用谢。”少妇瞟着他,俏生生的转过身去,一会工夫,端来了一盘卤味,一小壶酒含笑道: “相公先喝杯酒,暖和暖和而还没有下好,要稍待一回。” 那少年忙道:“在下不会喝酒。” 少妇朝他嫣然一笑道:“相公没吩咐要酒,老爹才只给相公打了四两,这酒是老爹亲自酿造的,足五年陈,在这数十里,小店酿的酒是最出名的,行旅客商,一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叫老爹烫酒,现在天气寒冷,相公如果不会喝酒,那就少喝些,四两酒,包你不会醉。” 她一边说话,一边伸出一双又白又嫩的纤纤玉手,取起酒壶,替他斟满了一杯。 那少年当着女娘们面前,不能再说:“不会喝了、何况人家已替他斟满了酒,只得说道:“多谢你。” 少妇又道:“相公尝尝看,这盘里除了卤牛rou,牛筋、蛋、豆腐干,还有糟鸡,这是用阉鸡糟的,是老爹最拿手的下酒好菜,一年之中,只有冬天才有。” 正好田老爹在屋内叫道: “面下好了,你来拿吧!” 少妇答应一声,一阵风般往里行去,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出来。眼波一溜,那少年正在低斟浅酌的喝着酒,她不由得会心一笑,俏笑道: “相公,面来啦!” 玉笋似的双手把面碗放到桌上,就转身朝屋里走去。 那少年喝完了四两酒,就把下酒吃剩的小半盘卤菜倒入面中,然后把一碗面吃了,再喝一口茶,才站起身来,叫道:“掌柜的,多少钱?” 他是不会喝酒的人,虽然只喝了四两酒,一张俊脸几乎已红到耳根,这一站起身,就有点晕淘淘的感觉。“来了!来了!”应声走出来的依然是那少妇,她扭动着蛇一般的身材,款步走到少年身边,娇声道: “一共是一钱八分银子,相公怎么不多坐一回呢?” 那少年从身边取出一锭三四钱重的碎银,放到桌上,说道:“不用找了。” “唷,这怎么好意思呢?那就谢谢相公了。” 少妇接着回头道: “老爹,你来收银子吧,女儿领这位相公去王大娘家投宿了。”眼波一抬,朝那少年腼腆道: “相公请随奴家来吧!” 说完,低着头朝棚外走去。那少年跟着她走出松棚。 少妇就走在前面,一面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