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回深山侠影 (第7/11页)
来,笑笑说;“我真希望有这么个‘青衣女’出现,这样,你姑姑就不会出面了。” “噢!你别样不耽心,却为那个马大侠耽心?好啦,浑人,我走了,记着,千万别露面,等我们回来。” 小魔女一走,好象将董子宁的心也带走了似的。他和小魔女在一块时,倒没有这种感觉。他们两个人心无邪念,亲如自家人。董子宁脾性好,随和;小魔女任性,谈吐无忌。天真,两人反而合得来,不会闹摩擦。小魔女一走,而且一去就是两天,这种失落的感觉就格外明显起来。尤其经过这一次,小魔女的音容笑貌,一言一动,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上,怎么也抹不掉.他隐隐感到自己实在离不开小魔女,他暗自问:我真的爱上了她么?但他又非常害怕有这种念头。每每一想到这里,他赶快把它打断,不敢再想下去。甚至暗暗骂自己:董子宁呵董子宁,你怎么敢有这种非份的念头?小魔女一片天真无邪地对待你,你不怕别人指责你么?你是怎样在怪老人和师父、师伯们面前说的话?对得住小魔女么?他突然站起来,走出洞口,想到市镇上散散心,把小魔女在心中的印象打散,可是一想到小魔女临走时的吩咐,又折回岩洞。不久,小魔女的形象又慢慢地在他心中升起来,最后,他终于没法安静了,走出洞口,到市镇上散散心。心中暗想:玄武派的人除了冯老五和我过不去外,难道其余的人也不会和我过不去么?峨嵋派的人一时不明真相,找我出气,我不能说明么?他们总不能不讲一点道理吧? 董子宁取路来到市镇上,市镇比他来时更热闹了,各处一武林人士都风闻“青衣女”明天午时要会见马大侠,都纷纷涌来。有的想看看这个出名的女魔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想看看她如何与马大侠交手,更有的是被女魔头杀害了亲友的人,要来复仇。街头巷尾,所谈的都是有关“青衣女魔”的事。 董子宁过去没有在江湖上露过脸,所以相熟的人不多。有的相熟的人,见了他将脸掉一边,装着看不见,有的冷笑一下,不去理睬他。更叫董子宁感到痛心的,就是武当派大师伯门下的几个弟子,以前一见他,都亲热地叫他为贤弟,跟他谈武论文,而现在一见他,仿佛他身上染了瘟疫似的,一个个远而避之,冷漠得比路人还不如。要是董子宁没有在山峰上听到那位青衣姑娘的话,他会感到自卑,无地可容。不敢抬头望人。现在他心里冷笑一下:“既然这样,我又何必去接近你们?” 使他感到意外的,倒是他师兄的朋友刘常卿,在一间茶楼一见他,就热情地招呼他:“董贤弟,来,我这里刚巧有一个座位,你来得太好了!” 他奇异地看着刘常卿,又看了看周围,见没有其他熟人,走过来轻轻地说:“我是个被赶出教门的人,不怕沾污你么?” 刘常卿一笑:“那是你们玄武派的事,与我何关?我只认得你是我的朋友。” 董子宁在相熟之人一片冷淡的目光下,却得到了刘常卿的友谊,心里异常感激。正所谓锦上添花的人,没有人记住;而雪中送炭的人,却叫人永远难忘了!董子宁坐下来又说:“我接近你,耽心你会遭人非议呢。” “我刘常卿已大有人非议了!我既不想攀龙附凤,又没有勇气登上武林名流之列,又怕何人非议?来,贤弟,我们饮酒,莫去理睬别人的议论。” 董子宁暗想:这个刘常卿莫不是山峰上青衣姑娘所说的有见识的人?他本来是不大会饮烈酒的人,只喜欢饮糯米甜酒,现在却举起杯来说:“刘大哥,小弟敬你为人,借花献佛,敬你一杯,来,干杯!” “好,好,干杯!” 两人举杯,相碰一下,一饮而尽。 刘常卿饮过酒后,压低嗓子,轻轻地说:“贤弟,今早我见到了你的同门师兄荣哥,他在打听你的下落。” “哦!?打听我?他说什么了?” “他交待我,见到你时,千万劝你早日离开衡山,别再在这里逗留下去。” 董子宁一怔:“为什么?” “提防遭人暗算。” 董子宁一时不出声,随想,看来小魔女的耽心是有根据的了,现在荣哥也这么说,怪不得她叮嘱我千万不要露面。 刘常卿见他不出声,又劝道:“贤弟,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贤弟还是早日离开此地为好。” 董子宁点点头。 刘常卿大喜,又说“贤弟,要是你没有什么去处,就去我家里好了。我地方不大,容纳贤弟,却绰绰有余。”说时,他拿出了二十两银子交给董子宁。 董子宁愕然:“刘大哥,你这是为什么?” “这是你荣哥托我交给你的,叫你在路上用。他不大方便见你。” 董子宁一听,心里又是苦笑一下,看来荣哥虽然关心自已,也是属于怕接近自己的人。便说:“不用了,我自己有,麻烦你交回给他,说我心领了。” “这是你荣哥的一点心意呵!你怎能拒绝?贤弟,还是收下吧!不然,我面子也过不去。” 董子宁一听刘常卿这样说,只得收下:“刘大哥,你见到荣哥时,说我多谢了!” “噢!你们自家师兄弟,何必客气!贤弟,我还想告诉…” 这时,只听得茶楼门口有人大声喝道:“你这个老叫化,给你两馒头,还要吃鸡,天下间有你这样讨吃的叫化么?滚开!” 董子宁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乞丐,须发皆白,身子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鹑衣百结,一脸污垢,站在茶楼门口一张桌旁,颤颤地说:“你何必动怒,我见桌上的鸡rou你们吃不了,不如给我,也省得糟蹋浪费。” “你是不是想讨打?我就是给狗吃也不给你这个老叫化。” 另一位茶客说:“你何必去理他,叫店小二来。” 店小二怕砸烂了生意,慌忙跑过去轰着老叫化:“走,走,你这个老叫化,从哪里跑来的?讨吃竟敢讨到店里来了,还不滚开!?” “我只不过在店门口讨吃呵!怎么到店里去了?” 店小二见老叫化还敢还嘴,不由大怒,一手向老叫化用力推去,推得老叫化踉踉跄跄,站立不稳,翻倒在大街上。连讨饭吃的一个破钵头也打烂了,两个馒头滚到了泥沙里。 董子宁看得不忍,赶忙跑出去扶起那老叫化,问:“老人家,你没跌痛吧?” “没,没,没痛,可惜我的讨吃钵头摔烂了。” “老人家,不要紧,我给你再买一个好了。”董子宁将老叫化扶到门口一边坐下,一边对店小二说:“他这一把年岁,经得起你推吗?万一出了人命,你不怕吃官司?” 店小二撇撇嘴:“这个老骨头,能跌死么?你看,他在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