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_第351章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第5/5页)



    波兰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希特勒元首立即在波兹南地区建立了新的波兰伪政府,但是意义不大,波兰的军事力量已经基本被击碎,剩余的部队也无法对西北军构成任何威胁。

    德军在卢布林战役中损失惨重,彻底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只剩下北方集团军群守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德军的南方集团军群被西北军切割开,北方集团军群被彻底孤立和包围。

    卢布林战役的惨败,使得纳粹德军在短时间的半年内已经很难阻止大规模的进攻,无法有效的反击西北军,以避免北方集团军群的被歼灭。

    严寒的天气使得纳粹德军暂时有了喘息之机。

    双方在2月份偃旗息鼓,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即便是在西欧战场,帝国在西班牙和伊比利亚半岛所组建的同盟联军也没有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蒙哥马利元帅负责指挥同盟联军,而刘赓云则离开西欧战区,南下指挥帝国非洲军部的作战,将意军驱逐出了北非。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这一时期,局势对德国已经非常不利。

    希特勒元首和德国国防部之间有了剧烈的冲突,最终是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元帅被勒令撤职,承担了所有战败的责任,希特勒元首亲自掌控着德国陆军,但这样的结果并不可能真正的改变战场上的危机。

    中华帝国正在以极高的速度疯狂运转,一切战争物资的筹集和生产都被置于国家最高层次,凭借帝国对亚洲的统治力和亚盟的安全同盟协约的捆绑,帝国可以源源不断而名正言顺的大量从亚洲抽调一切物资。

    在帝国的接近65%的城镇化人口,约有17%的人口实际真正属于工人,但这8000万工人已经足以改变世界。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只有200万至300万的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却能改变整个世界,满足世界的需求。

    超过8000万的工人在和平时期是对整个世界的挑战和威胁,他们需要极大的市场来满足自己的生产,维持生计和这个工业化社会的运转。

    在战争时期,如此巨量的工人则足以决定战争的形式。

    所有的铁路、空运和海运航线都是超负荷的运行,大量的军事物资被运抵前线,货币的作用是推动商品的流通,而商品一定需要消耗。才能继续产生市场。

    战争最为美妙的地方就是无穷无尽的消耗商品。

    这就是战争繁荣。

    战争繁荣的前提是货币的维持。以及足够的工业资源。

    帝国虽然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上的殖民地,却控制着整个亚洲的资源开发,并且能从澳大利亚、南美洲和非洲寻求更多的资源支持。

    超过1200万的海陆空三军部队的背后,平均每一名士兵就拥有7名工人的生产能力。

    实际上。帝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几乎在维持整个同盟国阵营的军事物资的开销。如英国这样的工业大国。也将更多的劳动力抽调到战场上作战,大量依赖战争债券向中国采购物资。

    战争结束后,宋皇帝和帝国中央政府根本不可能赦免英国的国债。即便战争结束,欧洲国家所要承担的债务,也足以让帝国牢牢控制住欧洲的经济命脉。

    在战争结束后,欧洲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才能从帝国的经济控制中脱离出来。

    帝国并没有进一步的提升总兵力规模,除了在日本象征性的保留十万规模的驻军外,帝国将在日本的驻军大量撤销,由朝鲜军队负责维持在日本的占领。

    帝国将绝大多数的精锐力量都集中在东欧战场,通过支持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方式在西欧战场牵制纳粹德国,在巴尔干半岛派遣主力部队同塞维利亚联合,抵御德国、意大利及其仆从国部队的进攻。

    除了在南斯拉夫战场由于军力不足而陷入苦战,已经逐渐丢失了大半个塞维利亚王国的防御线外,在东欧战场,帝国近乎是将要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宋皇帝从一开始的布局中就并无计划支持英法部队从西线威胁到德国本土,他们的任务只是要收复法国,而帝国将从东线一路西进,最终独自占领德国,并且控制德国。

    通过牢牢的控制德国不断否决欧洲有可能出现的联合态势。

    寒冬来临。

    帝国迎来了这一年的新春佳节。

    货币的超规模发行让帝国出现了一轮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但是,帝国同时也处于一个明显的战争繁荣时期。

    更高的就业率和逐渐提高的工资,加上中圆完全取代其他货币成为世界流通货币,帝国开始在新春到来之前压制了这一轮的通货膨胀。

    帝国的经济总量正在向着美国两倍的规模成长,也就是这五年内的事情,人均收入的提高使得内部市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帝国取代欧洲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市场。

    在这个时期,这是一种特殊的好事。

    正是这种特殊的条件使得帝国能维持着超过8000万工人的工业化社会运转。

    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3名工人。

    凭借亚盟的自由贸易条约,帝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工业国家,工业规模的扩大使得收入提高,国民自我保障教育的能力随之增强,随着国家进一步的发展,这个帝国就将在一个领先的位置逐步成长为更先进的国家。

    正所谓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就是这样的道理。

    在工业生产水平和能力上,帝国已经超过英美,在科研实力和国家科研规模上,帝国也超过英美,而在国家现代教育和市场、工业的规模上,帝国则远远超过英美。

    按照中央政府的预估,大约在二十年后,帝国的人均收入逐步同美国达到同一个标准线,帝国的实力才将真正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美国三倍。

    同时,帝国的疆域也将真正的相当于半个亚洲,甚至更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