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墙_第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2/4页)

天性。

    一怔,她一向只注意到凝结在谢君思眉头的忧郁,倒是从不曾察觉他们相处时他有所放松的情绪。

    “先生也喜欢我爹吗?”

    令人感到极其狼狈的问题,她不回答吧不好,回答吧也不好。难堪地吃了一口粥,便叉开话题。

    “快把早饭吃完,大家闺秀在吃饭时是不说话的。”

    “是,先生。”吐吐舌头,谢盈不再多问。

    云颜放松地笑笑,心里顷刻间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可实在不适合同一个不解男女之情的女童解释。

    她喜欢谢君恩,全为他那欲说还休的优倡和沉默稳重的脾性!

    ***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在六十大寿前宫里传出了圣上金口玉言的“禅位”,表面一派吉祥举国欢庆的贺六十寿辰顿时风起云涌。

    忆起这所谓“禅位”立召的那一天,谢君恩只感到莫名的悲痛。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他懂,然从未深深地体会过。然而就从那天起,他愣愣地被置身于庙堂的风云暗涌之际。没有理由,没有准备,同样没有反抗,眼睁睁地任凭丑恶的政治漩涡互相吞噬,惟一的所图不过是能够自保。

    并非流年不利,只是眼看着较有往来的朝中官员一个个远调或罢官,心中难免不郁闷和感慨。如今朝中派系之间的争斗越发厉害,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各派系争斗的牺牲品。什么禅位?在他看来只是一场闹剧,究竟谁可以在最后坐上那九五至尊的宝座,关键只在那个人的心里。而现在的风起云涌,说穿了也不过是各大势力想借此机会达到扫除异己的目的罢了。

    一踏出宫门,不等家仆的轿子抬至,谢君恩便要了随从的马追出城门。朝中为官多年,因他个性沉默的关系,要好的同僚寥寥无几。然初为官时,要不是有个人提点,他也许早就在这无法完全适应的官海中沉没了。

    出繁华京市,放眼望去便只有漫漫黄土,风吹沙尘起,头顶的酷日更是无情。遥遥一小队人马缓缓徒行,烈日尘土混杂着无声的悲哀。

    “老爷,左副都御使谢君恩谢大人帘外求见。”人停车停,在车夫一旁的管家躬身于轿外禀报道。

    粘了尘土的布帘掀起,一长须老者抬步而出。玄袍搭配一件金线滚边的马褂,半自的胡须、忧心的皱纹、微偻的背,诚然已近知天命之龄。然,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射出不屈不挠的坚定光芒,别有一种智慧的漆黑灵动。

    “君恩!”他上前一把拉住来者的手,语不成声,老泪纵横。

    “大人,”谢君恩扶着老者竟也无语凝噎“君思无能,只能在此送大人一程。”

    “不,并非是你我等无能,实在是人不能胜天啊。”老者摇头叹息“江山不改,君心难测,一朝的荣华转眼就散,天注定!”

    “皇上…他不该只听信和大人一面之词。”

    “哼、哼、哼…”老者露出不屑的冷笑“君思,你这人虽看似不喜言语难以亲近,但绝对是个直心肠的汉子。和坤的为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恐怕全朝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次他除了我这个眼中盯,怕不久之后还会来个斩草除根。你和我的交情之深,他断不会不知,你要当心你嘴中此时提到的这位大人啊。”

    他不吭声,惟点点头。

    “皇恩浩大啊…哼哼哼…远的不说,便说康熙帝在位时的吴兆骞,被流放边疆十数年,若不是其好友顾贞观用两首词打动了纳兰性德,说动他在康熙帝面前帮吴兆骞说话,后者多半客死他乡。当臣子的,又有多少能像我这样平安地回乡?我老喽,虽说是罢官,但也好过扛着一把老骨头最终碰个死无全尸。皇恩?哪来的皇恩?就因为这天下是皇上的,所以连我们这些臣子死后有块地掩埋棺材也是皇思了。”

    顾贞观,吴兆骞,纳兰性德…前车之鉴!只是他们明明都清楚,却总要等到身临其境后才知感慨,才解其中真滋味。谢君恩默默无言,如此世事他能说什么?

    “唉,你这不说话的个性多半像你娘…”收住溜出口的无心之言,老者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实说,要不是你年纪尚轻,我深怕断你将来的美好前程,否则我定当劝你和我共同辞官归隐,以便全身而退。”

    “退总是要退的。然退了之后我又能怎样?并非留恋胸口这串珠子,也不奢望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巅峰,实乃因我不知所措。”前夜的醉意似仍有残余,他吐一句真言。

    “不知所措?”老者犀利的眼神凝视谢君思苦涩的笑容“君思,男子汉大丈夫在世行事需果断,怎可不知所措?你的个性…算了,今儿个也不说这些,人各有志。总之,我们此一别恐再无相聚之日,你念情,今日策马相送。我也不多说,临行前就送你几句忠言,你听得进自是好,听不进也全当我老糊涂说的是废话,忘了便是。”

    “大人请讲,我自当洗耳恭听。”

    “其一,你因官职公务得罪过朝中大小辟员为数颇不少,这些年由于有你岳丈颐贝勒撑腰所以大家都不敢动你。可近来各皇亲国戚间的争斗瞬间激烈,我怕到时颐贝勒都自身难保。你今后行事千万要小心圆滑些才好,别学我的臭耿直脾性,到时连怎么死也不知道。”

    “大人所言,正是我近来所虑。”

    “你能意识到就好。其二,就是你的身世。当年由我做媒,由皇上御赐,让你和颐贝勒最疼爱的颐慧格格成亲,其中缘由你早就心知肚明。这些年,你仕途一帆风顺,多少都和那个辜负你娘的男人有关系。可照现在的局势看来,是福是祸实在难说。幸好皇上对你并没有表露出太着痕迹的喜爱和关心,否则一旦你的身世被其他阿哥知道,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