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天下_第一章三大刑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三大刑使 (第2/3页)

宫,除他们外,试问谁又挡得住地司杀的去路?

    他们所猜没错,方才地司杀的确是凭借“地煞气诀”在最紧要的关头两次挽救了自己,一次是在射伤石敢当之时,当时他在挑飞长剑的同时,暗中借地传出“地煞气诀”撞在那把剑上,才使剑身不但加速,而且改向,令石敢当这样的高手也防不胜防;另一次则是刚才在他自黑木堂中脱身离去之时。

    与此同时,当地司杀匆忙下达“撤出”坐忘城的命令时,非但没有现实意义,反而对他的三大刑使及司杀骠骑产生了明显的消极影响。他们本尚能凭借顽强的意志支撑一阵,乍闻地司杀之令,顿使他们感到不妙,斗志立时大减,竟兵败如山倒,每个人各自为阵,企图突围而出,但周围的坐忘城战士却越聚越多,让他们清晰地意识到已成笼中之兽。

    殒惊天在黑木堂的殿屋顶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下方惨烈的厮杀,但见双方不时有人倒在血泊中,生命在这一刻显得那么无足轻重,他心中不由有些不忍,遂大喝一声:“放下武器,放弃抵抗者,坐忘城可饶其性命!”

    其声借浑厚无比的内力送出,如滚滚春雷,压下震天厮杀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

    但双方已杀红了眼,谁若先放弃抵抗,恐怕会立遭杀身之祸!有几名司杀骠骑似乎也意识到大势已去,听得殒惊天的呼声后,略一犹豫,大概是想放弃抵抗,谁知仅这么一迟疑,立时有好几件兵器自不同方位同时重重地击中这几人的身躯,将其捅成了马蜂窝,当场毙命。

    这一幕被殒惊天看了个清清楚楚,心头不由为之剧震。

    这时,他才真正意识到人的本性决定了要挑起战争是极为容易的,可以有一百个理由,而要平息一场纷争,却要为此付出百倍的努力与代价。

    司杀骠骑幸存的人当中有一人嘶声喊道:“弟兄们,别中了他的毒计!他要借机扰乱我等的斗志,反正我们今日已横竖都是一死,倒不如与他们拼…啊…”话音未了,突然变成厉呼声。

    “了”字未出,一把单刀由他身后狠狠地砍入了他的后背,几乎将其一刀劈成两半。

    单刀砍得太深,以至于刀刃卡在了骨缝中,持刀者用力拔了二次也未拔出,不由大吼一声,不抽反送“咔嚓…”一声,单刀从这名司杀骠骑的前胸穿出。

    此时,二百司杀骠骑幸存者已不过只有四五十人,而每个人所面对的都是数倍于己的力量。

    他们俨然如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在被巨狼击得碎裂之后,每一块碎片再被巨狼逐一吞噬。

    殒惊天心头微叹一声,纵身跃入黑木堂内。

    战传说明白殒惊天的心思,因此对其更为钦佩。

    由于他担心石敢当的伤势,故未随殒惊天进入黑木堂正堂内,而是掠向石敢当那边。

    此时石敢当的伤口已草草处理过,见了战传说,他苦笑一声,道:“我对地司杀的‘地煞气诀’有所疏忽了。”

    战传说见他谈吐自如,知道他的确只是受了外伤,这才放心。

    石敢当接着又十分疑惑地道:“方才那人,怎么与殒城主如此相像?”

    因为此时坐忘城的力量已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所以两人对答之时,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干扰。

    战传说见石敢当一脸惊讶之色,心中暗自好笑,道:“他本就是殒城主。”

    石敢当一怔,起初还以为战传说在说笑,但见战传说一脸正经,并不像是在开玩笑,顿觉大惑不解。

    战传说道:“其中详情一言难尽,还是先看看贝总管那边的情形如何吧。”

    石敢当虽有满腹疑惑,却也知此时不宜久聊,只好按捺住疑惑之心,与战传说一起由正门进入黑木堂。

    当他们进入黑木堂时,三大司杀刑使盛极已亡,车向、香小幽被击败后,各由两名乘风宫侍卫将之牢牢制服,再无反抗的可能。车向一脸污血,眼神中透着绝不屈服的光芒,不愧为一条硬汉,连香小幽被擒后脸上也毫无惧色,目光针锋相对地与他人的眼神正视。她的身子被两名侍卫拉得向后微仰,使其丰满诱人的身体曲线更是暴露无遗。

    对于这样的结局,战传说并不感到意外,三大刑使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

    而车向、香小幽之所以是擒而未杀,很可能是殒惊天的决定。

    凡见到殒惊天的坐忘城战士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在黑木堂中的这些人中,除战传说、伯颂、慎独、贝总管等知情者外,其余刚赶至的人也是如此。若不是有贝总管等人在场,他们还真不知对殒惊天的命令是否该执行。

    殒惊天见了石敢当,施礼歉然道:“殒某未尽地主之谊,反而让石宗主受牵累了。”

    石敢当望着“死而复生”的殒惊天,饶是他经验丰富,也是无法猜透其中奥秘,见殒惊天向自己问候,一生不知经历了多少场面的他也不由感到手足无措,忙道:“不敢,不敢,殒…殒城主客气了。”心中却暗忖道:“看他神情、言语、容貌,的确应是殒惊天无疑,倒真是古怪蹊跷…”

    这时,外面的厮杀声渐渐平息,先还能听到零星的金铁交鸣声,很快,连这零星的撞击声也没有了。外面一下子变得沉静了不少,但这种沉静带给人的却不是轻松,而是沉重感,因为,这是渗入了血腥与死亡的沉静。

    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