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5页)
能接受李蕾把罪责全部推给她,只像听了一个荒谬的故事,不愿意真正去面对。 大约几天后的放学时分,她独自走在路上,突然后面一阵喧嚣,有人叫着:“贪吃鬼!贪吃鬼!伍涵娟是贪吃鬼…” 她猛回头,是一群顽皮闪躲的男生,几张脸中她偏只看到叶承熙,也不确定他有没有喊,就认定他是带头者。这恶意不快的场面,竟成为他正式进入她记忆的第一个印象。 “贪吃鬼”三个字狠狠刺进她的心底,血淋淋地成为伤口。她并没有唆使李蕾偷钱,但用了那些钱,不也等于有罪吗?她又想起绘画班事件,那种千夫所指而无力招架的感觉又来了,她必需承受这些羞辱,就因为贫穷卑微的出身吗? 事情不知如何流传出去,又如何被压制下来,她总共也就听过那么一回。或许曾经人言鼎沸,只是她开始封闭自己,听而不闻罢了。 这一生她最戚激朱老师,因为那一份无条件的信任,即使伤口会痛,内心有恨,也不曾烂入骨髓,她仍在人生道路上看到了光明和美善。 如果当时朱老师是站在权贵的李家那一方,不分青红皂白的判涵娟有罪,那么年幼好强的她,必然会因诬陷而被摧毁掉。 又隔年夏天,轮到他们班当纠灿谟,叶承熙已展露头角当大队长,她是小队长之一。当她在北门管理上学秩序时,突然看见李蕾站在路旁等校车。 李蕾穿着特制的漂亮校服,白长袜黑皮鞋,皮制书包,已完全贵族化。 涵娟没想太多,唯有好友重逢的喜悦,她们曾经形影不离呢! “李蕾!李蕾!”连小队也不管了,她急忙跑过去招呼? 李蕾看见她先是一愣,马上转过头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恍若未闻。 “李蕾…”涵娟迟疑地停下来。 “我又不认识你,干嘛乱叫人!”李蕾下巴抬高,瞪着她。 这打击太大,涵娟呆站在那儿。忽地,叶承熙不平的声音由身后响起:“我们同班一年,怎么会下认识?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你叫李蕾?” “因为我的校服有绣名字呀。”李蕾回嘴。 “校车快来了,我们待会叫司机打他们。”私校另一个女孩说。 “对!神经病,叫警察抓他们!”有人附和。 太尴尬丢脸了,涵娟忍着泪转身离去,同时瞪了叶承熙一眼,愤怒伤心错愕全在其中。为何是他?他干嘛来多管闲事?干嘛要看她困窘的场面?因为打心眼里就等着她出丑,赶着来嘲笑吗? 他一定更看不起她了,不但认为她贪吃贪玩,还是巴结逢迎的不识相女孩。 由绘画班到李蕾,改变了涵娟原本甜美开朗的个性,内心植入一种对世事幻灭的痛苦,及害怕背叛的恐惧,唯有学会筑墙防御,才能免去任人宰割的绝望。 叶承熙也不算错,只老在不合宜的地方见证她的不堪而已。 他们太年轻,太多超乎理解的事,逻辑分析的能力亦未成熟,根本谈不开也化解不来,于是成一道道暗影,横亘在岁月中,像沉默的迷障,在重要的时刻错估了人生。 蚌性如此顽强,命运又如此蛮横,都难以抗拒… … 涵娟对内巷并不陌生,父亲有几个朋友住在里面,她自己也来找过同学,但都只限于外围,不曾深入其中错综复杂的小岔道。 对于星期六的任务,梁如龙很爽快地应允,余曼玲坚持同行,形成了二女一男的小慰问团。 梁如龙手里拿着那盒太妃糖,一副胜利者的姿态。章立纯本来死活都要跟他们来,但一到这杂乱无章的穷人地盘,就马上被甩掉,可能已经气得回家了。 “假如她真的来,老大非和我绝交不可。”梁如龙嘿嘿笑地解释。 若没有梁如龙的热门熟路,涵娟就是走到天亮,也找不到叶承熙的家。内巷的主道路本身就九拐十八弯了,到了底是个大广场,有水井大树废墟小庙,如果蒙块黑布转几圈再打开,保证连自己来的方向都搞不清。 像中了巫法八卦阵,两个女生只能紧随着梁如龙的脚步,再跨一条大水沟,经一棵老榕树,然后左弯、右弯、右绕、左弯、直行…终于有个三合院,堆着木块废纸,还有生锈的脚踏车和三轮板车。 “叶承熙!”梁如龙停下来,在院子中央大叫。 连着好几声,引来一些探头探脑的人,接着一只长毛的上黄色牧羊犬飞奔而来,吓坏两个女生,涵娟忙扶稳曼玲。 “来福!”有人吹着尖锐的口哨,牧羊犬兴奋地转三圈,紧盯着来客。 哨声发自叶承熙,他穿着粗布的汗衫裤子,左脚踝裹着厚纱布,有点野气,比在学校的他更大人样。他看到涵娟非常意外,仿佛天上的星星掉落,只能手足无措地拉住大狗,一时语塞。 “范老师要我拿作业来,我已经标明要写哪几页,你到学校才不会赶下上。”涵娟略微腼腆说。 “我带伍涵娟来,因为她不认得路。”梁如龙赶紧说。 “我陪伍涵娟来的。”曼玲也加一句。 黄昏落日在连片的屋宇后方挥着满天的红霞。少年人,多忌讳,原本交代好就可以说再见,也算脸红心跳地完成一项任务。 偏偏正煮饭的叶mama玉珠,背小孩又拿锅铲,热心地跑出来说:“是阿熙的同学喔,进来坐坐啦!” 看得出叶承熙豪爽的个性哪里来了。玉珠的招呼让几个孩子不得不遵从,赶羊似地全进了屋。 叶家住处是三合院分划出来的,破落的墙瓦长着青苔小车,虽然简陋,又比涵娟家大,厨房客厅俱全,还奉着点长明灯的神桌。 四个孩子坐在散置的椅凳上,各自拘谨地喝着玉珠倒来的自制冬瓜茶。气氛非常尴尬,涵娟只有再讲一遍功课,叶承熙专心听着。 “老师叫你在家也要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