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节 (第2/3页)
当时我不在…” “最终被永远赶出…这地方…这好像已成了他的一种死念头…我看…”他对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说“很久以来,他就想认识你…海天早晨,他去网球场,好像没有其他的原因…” 他们都看着她,等着,但是她那神态,似乎她与这事没有任何关系。 “你是说安娜一玛丽…”彼得-摩根问。 “当然是的。” “他去网球场,想寻找什么?”彼得-摩根又问。 “我不知道。”她说。 她的声音又轻又细,就像一个针尖儿,但是不会刺痛你。她看见夏尔-罗塞特的那双眼睛,正盯着她不放。 “他是漫无目的地过去,漫无目的地看看吧。”她说。 “关于这个人,到此为止吧。”彼得-摩根说。 他二十四岁,平生头一回来到印度。乔治-克莱恩与他谈话最投机。 又有低沉的叫喊声,沿恒河传来。夏尔-罗塞特不由得站了起来。 “我去看看他到家了没有,不像是在家里…五分钟的时间。” “他一定是站在自家的阳台上叫喊呢。”彼得-摩根说。 “如果他发现了你,”乔治-克莱恩说“你只能使他更清醒地意识到,按你的说法,意识到他失败了。” “不用管他,我向你保证…”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说。 夏尔-罗塞特这才重新坐下。他不安的心情有所缓解,最近几周来,烦躁和疲乏一直纠缠着他,可想想,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你说得对。” “她什么也不需要。” 彼得-摩根和乔治-克莱恩今晚进行的这种交谈,将来还会有。他俩在谈加尔各答的那个疯姑娘,那个女乞丐,她的时间是怎么过的,她吃过食物的那些地方,是怎么记住的。 夏尔-罗塞特已经一点儿木想出去。米歇尔-理查逊还在想着副领事,他向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提了不少关于副领事的问题。她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起先,他没有开口说话的时候,看到他那种神态,我觉得,他的眼睛里面有一种…他在注视着某个失去的东西,他刚刚失去的东西,…他在一个劲儿地注视着那个东西… 可能是一种信念,一个破灭的信念…不过,现在我也不知道了。” “是不幸造成了这种结果,你不这么看吗?” “不管这个男人是个什么人,什么东西,”她说“我不认为是不幸造成的。不过,他可能失去了什么?怎么谁也看木出来?” “也许失去了一切?” “在哪里?在拉合尔吗?” “也许是失去了一切,不过,如果他真有什么失去的话,准是在拉合尔失去的。” “反过来说,在拉合尔,他又得到了什么?” “他是在深夜的时候,朝人群里面开枪的吗?” “啊,对了,是朝人群里面胡乱开枪吗?” “当然啦,白天就看见人了。” “在花园里面,他口里吹着‘印度之歌’。” 乔治-克莱恩和彼得-摩根又凑到一块儿,在谈那个女乞丐,她睡在麻风病人中,每天早上,又从麻风病人中出来——端端的,还是那个样,居然木会染上麻风病,这非常令人惊奇。 安娜一玛丽-斯特雷泰尔站了起来,在听什么。 “就是这个疯姑,”她对彼得-摩根说“她正在马路上唱呢…你们听…哪一天,我得想想办法,还是可以了解 “称什么也不会了解到的,”彼得-摩根说“她已经完全疯了。” 歌声渐渐地远去。 “我也许弄错了吧,我们现在离印度支那有几千公里,这不可能呀…他是怎么来的?” “你知道吗?”乔治-克莱恩说“彼得在写一本书,就是从沙湾拿吉的这首歌谣开始写的。” 彼得-摩根最后笑了起来。 “我对印度痛苦的一面很感兴趣。我们大家多多少少都感兴趣,不是吗?我们只能在自己内心真切地感受痛苦的时候,来谈论痛苦…关于这个疯姑娘,我是凭自己的想象,随意地写下一些文字。” “为什么写她呢?” “因为在她身上,什么不测也不会再发生,甚至是麻风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度世界,我有我的,你有你的;有这样的,也有那样的,”夏尔-罗塞特笑了笑“你能做的事,别人也能做,好像就是…俄不清楚,注意,我对你不了解,好像就是把自己的印度世界搀和进去…” “副领事是不是有一个痛苦的印度世界?” “他嘛,不,说到底是没有的。” “那么,他有个什么呢?” “什么也没有。” “我们大家都已经习惯,”米歇尔-理查逊说“我们已经都习惯,你也已经习惯,五个星期够了,三天也够了。而后 “罗塞特,副领事一直让你心神不安吗?” “不,没有…而后…你要说什么?” “唔!而后…而后…这个副领事,他比当前马拉巴海岸的饥荒更让我们扫兴。他这个人是不是疯了?他就是一个十足的疯子吧?” “听到他叫喊,就会想到在拉合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