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利的行列 (第1/1页)
胜利的行列 骏、远、三的太守今川治部大辅义元在信长类似于野武士之战术的奇袭下咬了毛利新助的一根指头之后即消失于田乐狭间。看小说选更新最快的 “今川大将的级被我毛利新助秀高给取下了。” 这声音似乎向雷雨招呼着使得风雨之势逐渐地转弱。 当然此时无法立即收兵。在这桶狭间(即田乐狭间)有如雪崩一般大家打成一团彼此追赶。总大将义元战死的消息开始传出。 这时的死伤已达二千五百人其中松井宗信所率领的部队更是死伤惨重只有十余人生还。这些生还者知道义元战死的消息之后都茫然不知所措。 而且他们也知道这是因为义元在田乐狭间停下了轿子。 这个田乐狭间只是一个一万五六千坪的小盆地而五千士兵停留在那里则有如小芋头般地遭到攻击溃不成军。 这实在是很大的讽刺。要是义元没有把轿子停留于此而直接进入大高城的话那么信长的历史、义元的历史不!应该说是日本的历史恐怕要重新改写了。 然而一切都结束了。 信长果然掌握到义元的个性与缺点而深思熟虑地计划着。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使他一口气粉碎了敌人。 “好了!别再追那些逃兵了我们先到间米山去吧!” 把敌人追到桶狭间之后信长就骑着马返回大泽村附近的间米山。这时开始奏起凯歌。 恐怕到了此时信长的家臣们才知道主君的伟大。看小说我就去 “噢!” “噢!” “噢!” 欢呼声四处响起这时在他们的头顶上是一片晴空。时间正是午后四点。不消两小时的时间这场战争即决定性地分出胜负。敌人今川义元的命运与野心也都于此一起消失。 间米山上的树叶刚刚被雨水洗过显得格外碧绿。信长正在检验义元的级与毛利新助的手。 这时有个人被担架抬了进来他即是先拿枪对准义元而遭受重伤的服部小*平太。而小*平太所坐的板子上还放着从义元身上取下的松仓乡义弘的铁胄以及二尺六寸的宗三左文字。 这些掳获的东西也被运了过来。 信长瞪着义元的头两眼好像要刺穿它似的。 “哈哈哈!” 他轻声地笑着。 “把牙齿涂黑又画了眉毛并且咬了人的指头好啊!我就用大刀来顶住你这个头。” 新助接受命令后马上将义元的头立起来靠近了刀尖。 接着信长看着服部小*平太的脸叫道: “梁田政纲!” “是!”政纲一身是泥地从草堆中走向前来。 “你是今天的第一功臣因为你告诉我义元的轿子停留在田乐狭间。” “是…”政纲眨了眨眼看着四周。 正是如此直到今天以前应该要以取得敌人大将级的毛利新助算是第一大功臣。 木下藤吉郎也知道这其中的含义而对着政纲微笑着。 “接下来是服部小*平太。” “是…” “你不需要动要好好地养伤才是你是今天的第二功臣。看你平常很懦弱想不到你还真有点本事竟然先持枪对准他。” “是…” “第三是毛利新助。这种事将来还会生难道你们不以为以功名为志而忽略全军胜利的战争已经过去了吗?” “是的!” “第四以下的功臣等回到城里去以后再一一表扬。好了今天趁着还有阳光我们整队回到热田的神庙前并且报告我们胜利的消息让百姓们能够安心我们要提着义元的级进入清洲城好吧!赶快出。” “是!”一如往常他挥着鞭如鱼在跳板上似的指挥着。 “新助、藤吉郎你们走在最前面我会把掳获的大刀与铁胄分给你们。” 后来这把大刀被磨成二尺一寸五分。 “永禄三年(一五六零年)五月十九日义元被掳获时所持的刀。” 在刀的中间刻有如上文字这是织田尾张守信长所刻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他所喜爱的宗三左文字。事实上这把刀之所以流落到今川义元的手中是武田信玄的jiejie出嫁时武田家所相赠的名刀。 带头走在部队最前面的是大刀上插有义元级的信长。 接下来的是拿着宗三左文字的毛利新助。其次是今天一整天都拿着缰绳的木下藤吉郎他身着金光闪闪的松仓乡铁胄骑在马上跟随在后。 当这一行人来到热田的神庙前时当地百姓还不知道他们赢得了这场胜利。 然而就在他们在神庙前报告这场胜战的消息而准备返回清洲时四处都挤满了人。 “看吧!到底还是胜利了真不愧是我们的大将。” “他可真是神出鬼没呀!” “呀!瞧!那是义元的头呢!” “对呀!看!他的牙齿涂黑了而且还画着眉毛呢!” “是呀!他领着四五万的家臣出兵结果还是输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曾经在其中伪装成士兵而赴战场的这些人他们也出奇妙的声音而拍手欢呼着。 信长带着义元的级凯旋的消息已经传遍各地使得今川部的先锋部队在一瞬间即消失于街道上。 那些生还者趁着信长返回清洲城的大好机会向东逃逸。一天之内从东海道到尾张的气氛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我们为胜利的大将献花吧!” 从两侧的人群中不时爆出孩子的欢呼声并且将花投向军队的行列。 然而此时的信长却是双唇紧闭不苟言笑。 或许刀尖上刺着义元的级会让一个武将感慨万千吧!他觉得前途有如希望看到彩虹般遥远… 残霞照在欢迎凯旋部队的人们脸上每个人都现出欢欣鼓舞的表情。 然而或许在人类的生命里有着更严肃的东西等待他们去捕捉也说不定。 人潮有如火花般不时地拥向他们的行列。信长有如塑像一般擒着义元的级在夕阳中慢慢地前进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