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暴雨即至 (第2/3页)
?唉哟,你们武功不错呀!” 谢莫如倒没料到文康长公主这般脾性还会逗小孩子,其实文康长公主也没想到谢莫如这般脾性还这么会教孩子。文康长公主一说他们武功好,孩子家都会当真,大郎就把小胸脯挺了挺,端正着一张小脸儿道“还行吧!今儿晚上我就找只鬼来射一射!” 文康长公主看自己老娘一眼,胡太后连忙道“哪里有鬼!世上根本没鬼的!” 二郎疑惑的望向胡太后道“曾祖母,不是你说有鬼的吗?” 胡太后笑着哄他“那是曾祖母逗你们玩儿呢,不要当真,世上根本没鬼。”再强调一遍,尽管她是死厌恶谢莫如,对曾孙还是很喜欢的,尤其这几个曾孙又不是谢莫如生的。 三郎闻此言已大声道“曾祖母,你原来是在说谎啊!”二郎道“说谎可不好。” 大郎端正的点点小脑袋,很同意他弟的观点“说谎是不好。” 三郎就童言无忌了,且他又是个爱说话的,就总结了一下道“曾祖母,你没文化又爱说谎!” 谢莫如心下一沉。 胡太后不知道“没文化”的评语是谢莫如给她的,此刻从曾孙嘴里说出来,她竟然也不恼怒,笑道“曾祖母又不是秀才相公。”在胡太后这里,没文化根本不是什么差评,那啥,有没有文化的,她老人家都是太后! 三郎仰着小脑袋望着自己的曾祖母胡太后,认真道“曾祖母,以后你可不能说谎了啊。” 胡太后大笑,点头“不说啦!” 三郎很满意自己的教育,装模作样的绉出两句文话“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三郎心里,他觉着曾祖母没文化,还问“曾祖母,你知道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哪怕人家胡太后没文化,也听过这两句话的,胡太后偏皱眉做思考状,摇头“不知道,三郎知道吗?” “就是说,知道错了能改了,就是好孩子。” “唉呀,三郎一说,曾祖母就知道啦。”胡太后笑的眼睛眯成一线。 三郎见自己把没文化的曾祖母教明白了,就从自己荷包里取出一块糖,塞到胡太后手里,说“这个送给曾祖母吃。” 胡太后险些笑瘫在宝座上。 诸人也都笑起来,胡太后又逗着他们说话。谢莫如也就放下心来了。 当天傍晚,穆元帝带着儿子们狩猎归来,晚宴吃的便是当天猎到的野味儿。因为几个小家伙把胡太后逗的乐了一日,女眷在太后这里饮宴,谢莫如不敢叫孩子们吃多了rou,同太后道“晚上吃rou不好克化,娘娘这里有没有青菜?” 要是谢莫如想吃,胡太后不给她下耗子药就是好的,不过见谢莫如看着几个小家伙,胡太后就改了口,道“是啊,晚上可不敢给孩子们吃多了rou,小孩子家肠胃弱。”命厨下做些适合孩子吃的小菜来。 待晚宴回家,五皇子与谢莫如说起自己狩猎时的威风来,谢莫如就问了“殿下得了这许多猎物,有没有着人送些回去孝敬母妃。” 五皇子道“我与三哥都把第一日的猎物献上,一则是孝敬母妃,一则也要给东宫。大哥四哥六弟七弟也有所献,父皇说先处理好了,再一并送回帝都去。”五皇子趁势教育儿子们得懂得孝敬长辈云云,孩子们拉着小奶音应了,又催着父亲说狩猎的故事。几个小家伙听得入神,别的时候,他们都该睡觉了,这会儿听他们爹说到如何射鹿打熊,都听的也不困了,大郎还说“父王,明儿孩儿同父王一道去吧!孙儿能保护父王!” 二郎奇怪,道“晚上没吃到熊rou!”他爹打的熊呢?熊rou呢?熊掌呢? 三郎对二郎道“二哥你没听父王说么,熊给祖母送回去了啊!”又对五皇子道“父王,明日我也跟父王一道去打猎吧!我要打一头熊给二哥吃!” 五皇子道“我会功夫,你们会吗?等你们学会功夫,再带你们去!” 小孩子都是越大越不好糊弄,大郎道“今儿跟母妃学了弓箭。” 三郎道“曾祖母和姑祖母都说我们武功好!”五皇子听得就是一乐,道“跟你们母妃学的啊,那估计这辈子都猎不到猎物了。” 大郎道“母妃射的很准的。” 五皇子笑“等哪天我有空,我来教你们。”哄孩子们几句,就打发他们去睡了。 其实大郎觉着很遗憾,他学会了弓箭,正想射只鬼来一展英姿,结果不想曾祖母是个说谎精,原来世上竟然真的没有鬼。 五皇子暂时没空亲自教儿子们弓箭,倒是第四天穆元帝命内侍将几个孙子接了去,他连着三天去林场狩猎,劳逸结合,第四天他命皇子们尽可继续狩猎玩乐,他自己起了含颐弄孙的心,这几日听老娘胡太后絮叨着说起五儿子家的孩子们学弓箭的事,穆元帝干脆把皇孙们接来自己教上一教。 三人练一会儿弓箭,大郎问他皇祖父打猎时的事儿,想听皇祖父讲故事,穆元帝就说起林场里的动物,什么兔子、野鸡、狸子、狍子、猞猁、羊、鹿、麂子、熊、乃至虎豹之类。三人听得津津有味,大郎问“皇祖父,孙儿什么时候能去打猎!” 二郎道“孙儿想吃熊rou和虎rou。”主要是没吃过。 三郎说“我也想去打猎,皇祖父,不行么?” 当然行,穆元帝命侍卫弄些兔子野鸡啥的围起来,叫孙子们拿着小弓小箭的去射,这些侍卫能在御前当差,都精乖的很,兔子打断腿,野鸡只留一口气,哄小孩子高兴罢了。再加上兔子野鸡的密集度,估计瞎子放箭也能中的。晚上自信满满的三个小家伙就带了战利品回去,这是特意留给爹娘的,还送了胡太后二鸡二兔,胡太后尤其吩咐“野鸡炖汤,兔子红烧。”拿出贵重千倍的好东西赏了曾孙。 连赵贵妃都说“以往瞧着五皇子端然有方的性子,成亲后愈发和气,孩子们也这样懂事。”非但自己在御前有体面,还教出这几个小精豆来在胡太后这里怒刷存在感。 胡太后正是高兴,笑道“是啊,老五当差也好,尤其会教孩子。”胡太后当然最偏心东宫,但其他皇子一样是她亲孙子,她也是疼的。且如今东宫不在,就五皇子家这几个小家伙,正是逗人的年岁,童言稚语,胡太后自然喜欢。胡太后与谢莫如素来不合,自然将教养孩子的功劳安在五皇子头上。 赵贵妃则在肚子里想,真是家有贤妻夫兴旺。其实,要说谢莫如是贤妻,估计帝都九成九的人得哂笑,谢莫如干的几样有名声的事,九成九的人都替五皇子头疼,想着五皇子在府里守着这么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