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千山记锋之争功 (第3/3页)
宫里服侍的人呢?是不是也一并赦了?再者说,江浙之地也颇有豪富,这些人家的土地田产,是不是也一并做此安排?每家留一百亩,那些人家能干么?”四皇子妃自己说着都笑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也热闹。 长泰公主道“这为了收买人心,什么样的事做不出来。” 六皇子妃道“也不知江南那边儿如何了?” 说到打仗的事,谢莫如道“要说这反臣逆贼的,他们做臣子的还好,屈膝一跪,投了降,跟着新君过日子的有的是。就是咱们皇家,当初前朝皇室是何下场…我就想着,我倒不是清高人,银钱有银钱的用处,只是,别人不关心江山社稷,人家那是有退路,咱们皇家可不一样,没听说哪家王朝倒了,其皇室人口日子好过的?所以我说,别的事倒还罢了,自有朝中大臣们费心,这打仗的事儿不一样,这事儿,能帮的,一定得帮。也不是为了什么家国大义,只为咱们老穆家自己个儿,也得出一份心力才是。” 谢莫如就有这种将人团结到一处的本事,倒是永福公主说一句“咱们这些人办事,不能没个打头儿的。宫里除了皇祖母,就是太子妃了,皇祖母有了年岁,这酬银子的事,怕是有心无力。不如叫太子妃出面,咱们这事儿也能办得体面些。” 永福公主这话说完,大家都不好接话了,谢莫如只是淡然一笑“我这里请了姐妹嫂子弟妹们来,原也是先商量出个章程来,不然,没个头绪就去东宫聒噪,倒显得咱们轻狂了。这事,自是要知会太子妃的。” 四皇子妃笑“是啊,都是妯娌,怎能不与太子妃说一声。只是要我说,咱们都年轻,还是请文康姑妈帮咱们把把关才好。”因南安侯一事,四皇子妃早就与东宫翻脸了,他爹生死未知,太子倒是逃到蜀中避难了,四皇子妃只要一想到此事便火冒三丈,如今永福公主想抢功,她就偏不叫东宫占这便宜! 永福公主见四皇子妃竟出面儿驳她,心下来火,道“姑妈也是上了年岁的人了,且姑丈在外领兵,姑妈颇是惦记,这些琐事,怎好麻烦姑妈。” 不待他人开口,长泰公主已笑道“这样一心为朝廷的好事,姑妈再不会怕劳累麻烦的。皇姐只管放心,这事儿我替姑妈应下了!” 也就是如今逐渐年长,永福公主的脾气总能克制一二,即便如此,回府都忍不住摔了两盏玉杯出气!太目中无人了!去宫里与胡太后道“现下大家都忙,祖母这里倒冷清了。” 胡太后就问了“你们都在忙什么?” 永福公主笑“也没什么,五弟妹请吃茶赏花,她家的茶点园子都是极好的。” 胡太后便不大高兴,嘀咕道“真是没心肝的,老五在外头不知怎么艰难呢,她倒是会乐呵。” 永福公主忙劝道“祖母可别在外头这样说,五弟妹常说呢,好也是一天,歹也是一天,既如此,还是该舒舒展展的过日子,这话,原也不差。” 胡太后更是不悦,道“嗯,没心肝的都这样!” 谢莫如顺利的酬到一笔款项,长泰公主还与婆婆兼姑妈的文康长公主道“五弟妹也难,五弟这么远在江南,哪里能不担心呢。她要不担心,也不能这样尽心尽力的酬银子了。她平日里不是个爱出风头的,为着酬银子,这么八方交际往来,只盼着五弟在南面儿顺顺利利的才好。” 文康长公主道“老五媳妇是个有心的,老五也是个有福的。” 长泰公主打发了侍女,悄与文康长公主商议“自得知二弟在蜀中,我看驸马颇是挂念二弟,这是不是想个法子叫二弟回帝都呢?” 文康长公主想到二儿子又发愁,深觉二儿子运道不大好,平安是平安了,可跟在太子身边,这个位置有些不妙啊。文康长公主想了想,还真不若把二儿子弄回来,想立战功,可以再打发二儿子去丈夫那里,丈夫也多个臂膀。 文康长公主道“这些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事呢。” 长泰公主道“这也是我的私心,怎么想都觉着,二弟当早做安排。”一句“早做安排”,颇是令文康长公主动容。 是啊,该早做安排的。 哪怕是奉太子还都,也比在江南碍五皇子的眼好。 五皇子与太子,眼瞅着就要分庭抗礼了,二儿子先是在五皇子麾下干过几年,建功封爵,颇为得力。再加上长子与谢莫如是打小就认识的交情,这几年,文康长公主对五皇子府印象不错。 但彼时,储位尚稳。 此一时,彼一时啊。 五皇子南下建功去了,太子册立多年,哪怕失了吴国公,也有其政治地位与政治力量的,只要太子不傻,必要笼络李宇的。 不能叫儿子在五皇子与太子的较量里磋磨,左右逢源的事,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 文康长公主与长泰公主道“我倒情愿阿宇回朝,只是这时候,怕是太子不肯回来。”太子不回,李宇身为太子身边儿的大将,就得保护太子安危,便动弹不得。 长泰公主寻思片刻,道“太子倘留江南,江南难免再陷于二虎相争之地。前车之鉴犹在,要我说,不论太子还是五弟,总要回来一个的。这话,别人不好说,姑妈何不私下谏于父皇。” 文康长公主长叹“太子先时就不该去江南,哪怕去了,也该早去早回。”不然哪里有这许多是非! 文康长公主先把女人们酬到的银子交给她皇兄,穆元帝道“就不与皇妹客套了。” “客套啥,咱自家的江山,这会儿正是艰难时,应当的。我也只出面应个名儿,都是孩子们张罗的。”文康长公主没直接说太子与五皇子的事,她就提了谢莫如一句“看她以往虽是个大方人,何尝这样尽过心?往日只见她高高在上的,能入她眼的人着实不多,今为了酬些银钱,倒是会和和气气的说话办事了。想是担心老五担心的紧。” 说到五儿子,穆元帝只有高兴的“老五在江南,只管放心就是。” 文康长公主笑“就是知道放心,可女人家哪,心思细,哪里是说放心就能放心的。他们夫妻这些年,又一向和睦。” 文康长公主陪自家皇兄说了半日的话,一句没提太子,隔日,穆元帝便下秘旨:令李宇奉太子还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