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约颜知己 (第1/7页)
第十九章 约颜知己 叶总是一个脑子里充满着奇思异想的人。他认为策划有四境,是为天、地、变、化。所谓天,就是要异想天开,打破常规;所谓地,就是要掷地有声,强调执行力;所谓变,就是要以变应变,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在第一时间内发现问题并巩固效果;所谓化,大而化之之谓圣,指的是品牌的拓展和延伸。 叶总说,人要成功,就必须和成功的人在一起,要模仿、借鉴和超越成功者的思维模式。叶总还说,做人一定要内敛和低调,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轻易出招。叶总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像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其实我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些零零碎碎的念头,只是没有上升为理论。他说出来之后,我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的喜悦。 追随叶总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一生受用的东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会追随他一辈子。我深深知道,给别人打工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人想要取得最大的成功,归根到底是要自己创业的。我缺乏的只是一个契机。 2004年5月,中国男足无缘雅典。身为铁杆球迷的我花了三块八毛钱把一封挂号信寄到了足协所在地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信里面是一纸民事诉讼状,要求中国足协赔偿我精神损失费一分钱并公开向全国球迷道歉。 民事诉讼状寄出之后,在社会上激起了轩然大波。我作为“中国球迷起诉足协第一人”每天至少要接受全国各地数十家媒体的电话或者现场采访,把我累得不行。这时候出版社开始承诺我的《不》会首印十万册马上出版,于是我不顾叶总的执意挽留,离开公司,频频接受全国各地媒体的邀请,大谈我官司的进展。 国内外近千家媒体跟踪报道了半个月之后,我的民事诉讼状由于没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而不了了之。想想我的《不》马上就要出版了,版税足以养活自己,我没有再选择上班,而是在市郊租了一个房子,忙着修改我引以为骄傲的对中国足球和校园爱情说不的长篇小说——《不》。 不到一个月,《不》的最后一稿终于大功告成。我懒得去上班,干脆坐以待“币”除看书睡觉之外,就上网聊天打发时间。 我去得最多的是北大聊天室。我常常固执地认为,也许北大聊天室的女生素质会高些,也许只有来这里的女生才配与我这样的高人共语。 这一天,我洗漱完毕,用过早餐之后,习惯性地打开电脑,进入“高校联盟”点击“华北地区”来到“北京大学” 我做了一个“神经兮兮”的表情,对“所有人”说:“来北大踹营!!”没人理睬。只好改变策略,敲出“北大无美女”半晌,依旧是无人问津。本来还想说句“狗日的北大”恐怕激起众怒,竟是硬生生地叫这美妙的五字真言胎死腹中,煞是痛苦。 没奈何,我只得屈尊降贵好脾气地找人说话了。当时是上午,上线的人不多,女生似乎更少。北大聊天室的女生大都喜欢故作清高,个个好像都有张爱玲的才情。而我一向也有挑肥拣瘦的毛病,一般女生是不屑与之搭腔的,所以我一个人在聊天室里孤单了许久。 我打开一个又一个女生头像的个人资料,居然没有一个能凝聚起我主动和她说上几句的热情。当我有些失望地想要离开时,突然从聊天记录里看到一个网名“天天天蓝”的女生好像很活跃,至少有七八个男生争先恐后寻她说话。 我心里轻轻一动,漫不经心地点开她的详细资料“个人说明”上有两句话: “本小姐已通过ISO9001国际美女体系认证。” “我是恐龙,长得丑的不要来搭腔!” 我微微一笑,觉得这小女生还有些意思,决定和她过过招。我略一沉吟,敲出一行字: “天不是蓝色的,因为海是蓝色的。” 天天天蓝没有回复,也许是一时半会儿忙不过来,也许是认为我这开场白有失平淡。我于是再接再厉: “海不是蓝色的,因为眼睛是蓝色的。” “还有呢?”天天天蓝分明是想要考考我。 “眼睛不是蓝色的,因为心是蓝色的。” “还有呢?”天天天蓝不依不饶。 “心不是蓝色的,因为我对你的爱是蓝色的。” “看不出你小子还有三板斧啊,学中文的?” “只有三板斧吗,您也太小瞧我了。我还会十八式秦家杀手锏,三十六路罗家回马枪呢!我学中文的?中文是什么玩意儿?我什么都不学,不学而有术。” “你是哪里人?” “我不属于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我属于全世界。” “你挺神经的,难怪老用神经兮兮的表情说话。” “谢谢赞美,在我看来,神经是天才的同义词。爱迪生孵小鸡,牛顿煮怀表当鸡蛋,爱因斯坦大六月的身穿棉袄招摇过市,这些人是神经还是天才?” “您偷换概念了,他们是神经还是天才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我不需要与他们发生任何关系,如果是您,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真受不了你,和你小子说话还有些意思,叫啥名?” “你先。” “你先。” “你先。” “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和女生讨价还价做什么呢?” “你们女生不是老喜欢标榜什么‘女士优先’吗,今天就让我为全人类妇女的解放运动聊尽绵薄,让你先说。” “颜如玉。” “唉,可惜辜负了一个好名字!” “你什么意思,本小姐可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啤酒见了打开盖。你呢?” “张一一,一张白纸的张,一张白纸的一,还是一张白纸的一。” “张一一,怎么好像有些眼熟?记起来了,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