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海风云_第六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 (第7/10页)

你杀人时,可曾想到这儿句?好。让你喘口气,从实回答小太爷的话。”

    松针一脱体,背心挨了一掌,恶人屠觉得痛苦全失,如在梦中醒来,不住喘息。

    逸云问道:“绿衣剑客方逸君,阁下不陌生吧?”

    恶人屠如中雷殛,暗叫“完了!”但他乃是穷凶恶极之徒,惜命之心比任何人来得强烈,不加思索地道:“确是不陌生,十八年前曾有一面之缘。”

    “在那儿?”

    “武昌府。”

    “谁与他同行?”

    “百花教主伍云英。”恶人屠聪明得紧,从实道来。

    “以后怎样了?”

    “据说西出云贵,中途失踪,下落不明。”

    “你与他夫妇俩有仇有怨?”

    “无仇无怨。当年百花教主曾居住本庄,与我兄弟曾有香火之缘,他俩失踪,我兄弟踏遗天涯,却毫无音讯。”

    “你这厮胡说!三天前荆州东们外树林中,本小爷曾亲闻阁下四贼所说的话,你敢说谎?”松针又徐徐移到肋下了。

    恶人屠心中又冷,极力大叫道:“请慢动手!在下却是走遍天涯,探访他俩下落,却在云贵探得消息,说是方逸君已死。百花教主恐怕还在人间,被什么四海狂客救了;方逸君因何亡故,却是武林秘事,当年百花教主下嫁方逸君,曾讥笑我兄弟不知自量,一时愤慨,故有别让方逸君的鬼魂在九泉下讥笑我们之语。”

    “你太小看小太爷了,慕连浩。”

    “大丈夫生而可叹,死而何惧?慕连浩虽是穷凶极恶,却从不打诳语,你要不信,可再行探查。”

    由于恶贼前半截话确是真实,逸云倒是相信,便道:“小太爷当然要查,且饶你一死,寄下你这颗驴头,日后自会找你。”拍开恶贼xue道,提他下地。

    恶人屠踉跄站稳,调息片刻,喘着气问道:“阁下高姓大名?慕连浩将不忘辰州道上所赐教益。”

    “你记住了,小太爷姓华名芝,不要你找我,我会找你,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不久当会有见面的一天。”

    “慕连浩记住了,伏牛山庄将扫径以待。”他抱拳一礼,去拾弯刀。

    “听着!你速返伏牛山庄,不许逗留江湖,小太爷盯住你绝不放松。要是沿途作案,我要你遍受酷刑,再挫骨扬灰,不信且走着瞧,小太爷准教你如愿,快滚!你的同伴来了。”

    如黑双脚齐飞,踢开其他恶贼的xue道,解xue用“踢”,这玩意不好受,所有恶贼杀猪也似的叫着,却不敢出口大骂。

    这时,姜二爷和另一名恶贼狼狈地奔到,看了这样的最况,吓得倒抽一口凉气,做声不得。

    “快滚!”如黑叱喝。

    恶人屠狠狠地瞪了两人一眼,率众贼蹒跚地走了。

    逸云和如黑直待众贼去远,方找到包裹背上,两人沿先前老道阻路处奔去。

    车马全都失踪,两人沿轨迹找到山谷间一条岔路,发现车马己由此转入,逸云低声说道:“我们已被人盯梢,行藏已露,可到辰龙驿投宿,晚问再来踩探,好么?”

    如黑甜甜一笑,露出半弧编贝也似的皓齿,没做声,牵住逸云的虎掌,举步便走。

    到了山嘴子前,如黑突然晃身飞入林中,真快!只一眨眼间,他重新出林,笑道:

    “点上了那笨贼的xue道,让他甜甜睡两个小时,我们由右侧山脊往里搜,好么?”

    “也好!或许咱们能赶上。”

    “蒙上脸,方便些。”如黑先探囊取出黑布面罩戴上。

    “咱们又不露面,用不着哩!”但他仍然掏出面罩戴上。

    “很难说,我可不愿你…你让那些妖女们看到。防微杜渐,免得你入迷。”

    “废话,我还不是可以看吗?防什么微?杜什么渐?”

    “你看不要紧,可不能让妖女看到你这俊美的脸蛋。”他噗嗤一笑,首先抢入林中,沿山脊飞纵。

    两人将包裹塞在一个树洞里,借草木隐住身形,向谷里闪去,山谷太深,约有四五里地,一条小溪流潺潺向外流,大道沿溪而上,从山脊往下看,景物一一在目。

    谷底是一座枫林,隐约现出一角红墙,飞檐高耸出树梢,墙前广场上停着六部已卸掉健马的香车。在左侧排翠柏下有一个中年僧人,正和清虎子无亏在低声细语。逸云和如黑降下山脊,小心谨慎地掩抵枫林左侧,距一僧一道约有七八丈,方凝神静听。

    可笑一僧一道枉称一流高手,竟然在白天里让人欺近至七八丈之近,却丝毫未觉。

    只听和尚说道:“道兄,你已经站在可怕的深渊边沿,再进一步,后果堪虞。须知你我修真参禅,乃是违反人性之事,在未获正果定力不足之时,最易入魔,那些女妖无一不是倾国倾城的sao狐狸,道兄呀!避之唯恐不及,你怎能甘冒大不韪立意玩火?”

    “不劳大师费心,贫道须倾力感化她们,劝她们退出江湖,免少事瑞,贫道尚有自信,不为所惑。”

    和尚沉吟片刻,又道:“贫僧无法阻止道兄所行所事,仅能聊尽心力而已,请记住,目下有两位一代大侠已经西来。他俩一生嫉恶如仇,尤其不容丧德败行的人,万一有些小风声传入他们耳中,不仅身败名裂,连师门也将被波及,道兄千万谨慎。”

    “大师指的是…”

    “道兄可记得大闹郑州,拆散群英擂台,以惊人绝学力挫八名擂主,凌空搏击矫捷如凤的那位小丫头么?”

    “贫道曾听说过,据说那丫头足不沾地连挫四名擂主,搏得‘九天玉凤’美誉,她叫什么周什么…”

    “九天玉凤周如黛,你可知她的父亲是谁?台诉你,二十八年前他为了管本派一桩闲事找上少林大兴问罪之师,以三十岁壮年,连败本派五名佛字辈长老,力挫十八罗汉阵,与掌门人力拼三招,最后握手言和…”

    “啊!你是说玉麒…”

    “正是他,所以你得小心,小丫头一举成名,乃是偷偷溜出江湖好玩,并未让家中人知道,消息传得奇快,她双亲好不容易找来,她又溜啦!竟然离开了河南,踪迹不见。

    她双亲好不着急呀!半年来路遍江湖,三天前有人发现他夫妇俩落脚洞庭湖西岸鳖山,早晚定往这条路上来,你注意了。”

    “贫道事了,即返武当,多谢大师关照。”

    “人力不可回天,贫僧不敢逆天,这儿有僻邪丹一颗,送与道友以备不时之需。请记住,心猿怠马一动,别忘了吞下这颗丹丸,贵派人才鼎盛,难免良莠不齐,令师弟尤为可虞,你我忝在至交,当能谅我直言,贫僧别矣!再行相见,请自珍摄。”

    “贫道深感大德,敬领厚赐,愿各珍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