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七  (第5/5页)
二十七日,立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    正阳宫皇后直称皇后。    当天,有秃秋鸟聚集在新建的洛阳太极殿前。    荥州出现黑龙,在汴水一侧与赤龙相斗,黑龙败死。    三月一日,准许百官及民间举行大会饮。    诏命追封孔子为邹国公,后人承袭,在京师建庙祭祀。    二日,行军总管、杞国公宇文亮举兵反叛,在豫州袭击行军元帅、郧国公韦孝宽,宇文亮战败,韦孝宽将其捉住杀掉。    五日,封永昌公宇文椿为杞国公,承续简公宇文连之后。    驾幸同州。    增设候正,作为前导筹备,共三百六十处,从应门到赤岸泽,数十里之间,旌旗相遮,鼓乐大作。    又命令武士骑马持铁把短矛,称为警跸,一直排列到同州。    九日,改同州宫为天成宫。    十四日,从同州返回。    十六日,诏命内外受有封号的妇人都手持手板,伏身叩拜宗庙及天台。    十八日,设置天中大皇后。    立天左大皇后陈氏为天中大皇后,立妃子尉迟氏为天左大皇后。    夏四月十四日,祭祀太庙。    二十四日,下诏道:“凡在押死刑犯人一律减为流放,流放罪犯减为徒刑,五年以下徒刑者皆释放。”二十七日,到仲山求雨。    到咸阳宫时,下雨。    二十九日,回宫。    命令京城少年男女在街上演奏音乐迎候。    五月四日,任命上柱国、大前疑、随国公杨坚为扬州总管。    九日夜,皇帝备下仪仗卫队驾幸天兴宫。    十日,皇帝有病,回宫。    诏命随国公杨坚入内侍奉。    十九日,有星大如三倍之斗,从太微星座的端门星出来,流入翼宿,声音好像风吹旗帜。    二十二日,急令赵、陈、越、代、滕五王入朝。    二十四日,病危。    御正下大夫刘日方、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当天,皇帝在天德殿驾崩。    当时二十二岁,谥为宣皇帝。    七月十二日,在定陵安葬。    皇帝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高祖担心他不能承担继位重任,待他十分严厉。    朝见进退的各种礼节,与诸臣没有区别,即使是严冬酷暑,也不准休息。    性好饮酒,高祖就下令禁止把酒类送到东宫。    皇帝每有过失,就用棍棒、鞭子痛打。    高祖曾对他说:“古来太子被废去的有多少,其余的儿子难道不能立为太子吗?”于是派遣东宫官员记录皇帝的言行,每月上报。    皇帝害怕高祖的威严,矫情伪饰,因此过失恶行不为外人所知。    皇帝刚刚继位,就想满足欲望。    高祖驾崩,尚未安葬,皇帝毫无悲伤的神色,就算计察看先帝的宫女,逼她们与自己yin乱。    先帝去世才一年,便放纵声色妓乐,采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    喜欢自夸,掩饰过错,拒绝劝谏。    传位给太子后,更加骄横奢侈,在后宫耽溺酗酒,有时十来天不出来。    公卿大臣请示政事者,都靠太监转奏。    所住的宫殿,帐子上都装饰着金玉珠宝,光采眩目,极尽富丽奢侈。    后来营建洛阳宫,虽然未能竣工,但那壮丽规模,已远远超过汉、魏。    皇帝自高自大,无所顾忌。    国家大典,任意变动。    后宫所封位号,多得无法一一记录。    每次面对臣子,都自称为天。    用五色土涂饰所居天德殿,各随其方向之颜色。    又在后宫与皇后等人列坐,用太庙礼器进食。    又令群臣凡朝拜天台者,都须吃素三日,洁身一日。    所用车旗礼服,比先王多上一倍。    既然自比为上帝,就不想让别人与自己相同。    曾经自佩绶带,戴通天冠,加金蝉冠饰,看见近臣武士冠上有金蝉者,以及王公佩绶带者,都命令他们去掉。    又不喜欢听人说高大,凡姓高者改为姓姜,九族中称高祖者改为长祖,曾祖改为次长祖,官员中凡称上或大者改为长,有天字的也要改换。    又命令天下车辆都用完整的木料做成轮子,禁止天下妇女施以粉黛,只有宫女可乘有辐条的车子,可施粉黛。    西阳公宇文温,是杞国公宇文亮的儿子,也就是皇帝同曾祖而不同祖父的兄长的儿子。    其妻尉迟氏容貌美丽,趁她入朝之机,皇帝让她饮酒,威逼着将她jianianyin。    宇文亮听说这件事,害怕被杀,于是举兵反叛。    皇帝刚刚杀了宇文温,就逼尉迟氏入宫,开始是妃子,随即立为皇后。    宣宗每次召集近臣讨论政事,只想着大兴土木,变革典章,不曾说到治理之事。    后来游戏无常,出入没有节制,仪仗卫队,晨出夜回。    或驾幸天兴宫,或游览道会苑,陪伴侍卫的官员,都无法忍受。    乐舞、杂戏、幻术、角抵之类,不离眼前。    喜欢让京城少年穿上女人服装,入殿表演歌舞,与后宫观赏取乐。    宣宗排斥近臣,多有猜忌。    又十分吝啬,几乎没有赏赐。    担心群臣规劝,无法按自己意志行事,就常常派随从之人悄悄侦察他们,一言一行,全部记下,稍有过失,就把罪名加在他们头上。    自公卿以下的官员,都曾被拷打,其中被杀被罢官者,不可胜数。    每次拷打人,都以一百二十下为标准,名曰“天杖”    对宫女和女官也是这样。    皇后、妃子等人,虽受宠爱,也大多曾被杖击背部。    于是内外恐惧,人人不安,都希望暂且免祸,没有坚定的志向,叠足而立,屏息而望,直到皇帝驾崩。    史臣曰:直担知道自己的长子没有什么才德,但考虑到宗室的大法,对宣童的溺爱就像置 !造对待他的儿子一样,但他又没有宋宣公那样明哲。高祖想通过鞭挞的手段来震慑宣帝,希望对他有所惩戒,但是教他做人的正确方法,难道会足像这样的吗。最后终于使得昏庸残暴的君主统治天下,使jianian佞邪恶的人恣行毒祸,好的东西不论多小都一定要抛弃,坏的事情不管多大没有不去做的。那怕就是穷尽了南山的竹简,也不足以写完他的过错;即使是用尽丁东观的笔墨,也不能记录完他的罪行。然而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直到他的儿子在位时国家才灭亡,真是幸运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