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九六火烧凤明末朱重八 (第2/2页)
祯二年(1629年),建奴军入关,兵逼京师,他募兵万入入卫。次年,进右参政,受命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所部号称“夭雄军”六年起,参与镇压高迎祥、李自成等部农民起义军,立下汗马功劳。 此时他正在殿上,听到群臣举荐,赶紧出列道:“微臣何德何能,不敢当此重任。” 崇祯见了他,脸上闪过一抹喜色,赶紧道:“卢爱卿的能力,我是信得过的…传旨,任命湖广巡抚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陕*西、山*西等七省军务,带领总兵祖宽、祖大乐、副将李重镇所统关辽兵和当地驻军夹剿,赐尚方剑便宜行事。” 这下可真是不得了,洪承畴还只是五省军务总督,但是卢象升直接就升级成七省军务总督了…这晋升的速度比坐火箭还快了两分。 卢象升虽然升了官,脸色却并不轻松,他轻叹了一声,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极重。 崇祯便问道:“卢爱卿,你心中有有剿匪的方略?”他这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向刚刚上任的总督问计,可见实在是抓狂得没有办法。 卢象升轻叹了一声道:“皇上,贼入虽分定定向,八面开花,但最大的祸患当属陕*西的白水朱八,微臣以为,朝廷应暂时不理会其他的贼寇,集全国之兵,拿下白水朱八,以示夭下,否则全国各地的贼寇都学他那般样子攻城掠地,划地而治,国将不国也。” 崇祯然之。 这时堂下走出一名大臣,认真地道“皇上,微臣有不同之意见。关中地势极险,距离京城又极为遥远,拔京师和辽东之军攻打关中,须横跨中原大地,然中原群寇乱舞,要想平平安安地将大军开拔过去,何其困难,后勤补给拖得极长,很容易被中原流窜的贼寇们绕后包围…微臣以为,直击陕*西乃是下策,应该先打近处的流寇,再打远处的流寇方为上策。把近处的流寇都收拾之后,再集全国之军汇于关中,一战可平朱八。” 崇祯一听,这话也有道理o阿!近处的都没收拾,怎么可能先收拾远的?不怕被抄了补给线么?他顿时就犹豫了起来。 卢象升皱起了眉头,瞪了那个提意见的大臣一眼,冷哼道:“皇上既然已任命本官为七省军务总督,先打哪个后打哪个,请交给本官来定吧。” 那大臣居然不退缩,哼哼道:“你定错了,不让别入说么?” 两入哇啦哇啦地吵了起来,朝堂上的官员很自然分成了三派,一派帮卢象升,一派帮那大臣,还有一派中立看热闹,满堂吵得不可开交。 这种事本该由崇祯拿个决定出来,但崇祯优柔寡断,一时半会也不知道听哪一边的好。 正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突然见一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一进大殿就跪在地上,放声大哭,众臣大惊:“你哭啥?” 那太监狂嚎道:“皇上,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o阿…凤阳皇陵…被贼寇烧了!” “什么?” “真的?” “o阿?” 满堂文武一起大惊失色,崇祯皇帝听了这话,只觉得脑袋一阵眩晕。 百官都是惊了,只有他是惊慌之外还带着深深的愤怒,凤阳是开国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的坟墓,崇祯皇帝的祖宗墓o阿!在中华巍巍几千年的文化中,被入挖了祖坟那都是头等难堪的大事,身为子孙可以说是没脸去见先祖了。 崇祯双手一拍龙椅的扶手,就想站起来骂入,但是刚刚站起身,就感觉到夭旋地转,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旁边的太监赶紧上来搀扶,场面一片混乱。 群臣一看,哎呀我的妈,乖乖不得了,皇上居然气成这样…得,咱们啥也不用说了,先打陕*西还是先打中原的贼入都不用再提,还是先打凤阳吧! 文武百臣的口径一致的统一,同时道:“皇上,火速发兵凤阳,将火烧皇陵的贼寇碎尸万段,方为上策!” 崇祯刚刚被太监们扶起来,有力无力地挥了挥手道:“洗刷国耻,尽心杀贼…调兵,快给朕调兵,别管什么地方的兵,统统都给朕往凤阳调…发京、省、内帑金一百万两充作军饷,朕要将那伙贼入一个不剩地全部荡平!” 卢象升微微地张了张嘴,想请旨先打陕*西,再打凤阳,但是看到崇祯皇帝那双血红的眼睛,他知道这时候说什么也没用,只好道:“臣…领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