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连环失踪案 (第3/4页)
个储物间,再角落里堆了些破烂木板和报纸,别无他物。经过的时候我留神看了一眼,最上面的一张报纸酒是《晨星报》。 前厅依然空空荡荡,比储物间稍多了几样东西:长条的木椅,一个小方桌,两个木箱,一个瘸了腿用转头垫起的柜子,上面摆了个十四英寸的电视机——如今都市里收破烂的都没兴趣的古旧货色。 另一侧是厨房,灶台旁有几个锅子,其中一个还打着补丁,单门冰箱上的漆也开始剥落,侧面和后背上锈迹斑斑,每一件东西都显示处主人家的窘迫。 外面的老太太显然有些担心黄织会出事,不过在一楼这么粗粗看来,并没发现什么异常。 我多卡了冰箱几眼。在这样的环境中,冰箱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我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有很多想法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 我握住了冰箱的门把手,有些犹豫,有必要吗,我只是进来看看黄织有没有出事,而开别人家的冰箱门,这和翻抽屉一样,属于更进一部的窥私了。 冰箱和抽屉最大的区别,在于冰箱要大得多,能藏进体积更大的东西。 我手上微一用力,冰箱门开了。刚开始拉开一条缝,一股怪异的味道就从里面冒了出来。我嗅了嗅,忽然一阵恶心,向后退了一步。冰箱门在惯性下,慢慢的自行开了。 打开的冰箱里并没有亮起灯,这冰箱居然没有插电。 一碗白饭,一碗炒茄子,两只鸡蛋。就只有这点东西。 这么热的天,饭菜只要闷几个小时就会坏,闻这味道,怕是者少在这没电的冰箱里焐了有两三天了。 我捏着鼻子,把冰箱关上,走出厨房。 为什么会在放着饭菜的情况下,把冰箱的电源拔掉,这点我并没想太多,毕竟黄织是个精神病人。但这至少证明一点,黄织这两天都没在家吃饭。 他去了哪儿?居然村里人都不知道! 木楼梯在我脚下吱吱作响,我上了二楼。 二楼是几间卧室,和底楼一样空无一人。我连壁橱和床底下都看过了,没见到一丝不寻常。这些年来,原本睡在二楼这几间卧室里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没了”想到这里,不管我是否相信那老妪的说法,都一阵心寒。 就像眼前这一屋子的布娃娃,周纤纤如今不管身在何处,应该会想念她们的吧。 我从这间卧室里走出来,却突然之间楞住了,我的眼睛在四周打量了一圈,脸上、手上的皮肤一阵发麻。 这是套在一起的内外两进的卧室,从内间卧室出来,外面还有一间小些的卧室。再走出去,才是连着上下楼梯的回廊。 先前从外间往内间走,并没有觉得不妥,可是现在从满是布偶的卧房里走出来,我看见外间的那张床,立刻意识到,这连在一起的内外两间都是睡人的。 而且外间的那张床,是一张小床。 小床外摆着一个小枕头,我冲到墙边的一个木箱子前,把箱盖打开,里面放着的衣服,明显是小女孩穿的。里面那间竟然不是周纤纤于黄织合睡的卧室,周纤纤是单独睡在这一间的。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是很少敢一个人睡的,哪怕她母亲就睡在内间。没错了,那间满是布偶的房间,是黄织的卧室! 我慢慢转回身,走回布偶间。 真的到处是布偶,床上,桌上,椅子上,窗台上。我打开壁橱,是的,还有壁橱里。 我拿了一个在手上,这都是黄织自己缝制的把,灰布做身体和四肢,白布做头,里面填着棉絮或碎布。布娃娃的脸是画的,黑笔画眼睛,红笔画咧开的嘴。 所有布娃娃的面容都画的差不多,眼睛睁得很大,嘴也张的很大。我忽然觉得,这满屋子几十个布偶,正在不同的角落里瞪着我,在无声地喊着。 我额头冰凉,掌心阴湿。黄织为什么做这么多的布偶,我知道原因。 我从布偶的包围中退出去,脑海中浮现起三年前,我在一妇婴医院病房里对她采访时的情景。 黄织躺在床上,定定地看了我很久,才把我的名片接过去。她的动作很艰辛,很沉重。 然后她又看了我的名片很久,并不是这张小纸片有什么花样,而是她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是涣散着的,要重新凝聚起来,对她而言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终于,她脸上的表情有些不一样了。她把名片捏在手里,转头看我,眼神里重新有了一丝光亮。 “记者老师。”她对我的称呼郑重又质朴。 “记者老师,您要帮帮我,帮帮我。”她一把抓住了我的手腕,力量大得让我觉得上了一道铁箍。 我不好挣脱,冲她笑笑,说:“别叫我老师,如果您愿意,我想和您聊聊您这次的遭遇。” “记者老师,他们抢走了我的孩子,他们抢走了我的孩子!”黄织的音量响了起来,让我有点尴尬。 “不急,我们慢慢说。”我安慰她。 “我不可能就生下那么一个东西的。”说到那个东西,黄织的脸上闪过一丝畏惧“你…你知道…。” 我点头:“我已经知道了,一声也给我看过了。” “不,你不知道。”她猛地摇起头来“我的孩儿不是那样的,他是健健康康的,很强壮,还有点好动。”她的眼神又涣散起来,仿佛沉浸到自己臆想出的画面中去了。 我咳嗽了一声,打断她的想象,说:“我问过医生,他说您这种…叫纸婴。” “纸婴?纸婴是什么?”黄织瞪着我,眼神中竟然有些凶狠“我怎么会生出纸婴?” “纸婴是…”我忽然卡住。我记起,这只是外观看像纸婴,实际却无法用纸婴的病例来做出解释。 黄织见我说不下去,却怀疑我知道些什么,不停地催我说。我只得把什么是纸婴大概讲了一遍。 “被压迫,被什么压迫?”黄织竟然敏锐地抓住我有意含糊过去的细节,追问我。 “是…被另一个同胞兄弟胎儿压迫,不过医生说你并没有产下另一个健康的婴儿,所以只是外观看起来像纸婴而已。”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我一定还生下了另一个健康的孩子。”黄织自动把我的后半句忽略,兴奋地说。 “可是医生只为你接生了这么一个畸形儿啊。” “不,一定还有一个。”黄织固执地说“一定还有一个!”她再一次用强调的语气重复。我开始觉得,来采访这位神志不稳定的病人是个错误。 “记者老师,真的,你要相信我。我不骗你,我一定还怀了个健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