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剑兰心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6/7页)

异状,终于半月之后,粉面观音也参与共练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半年中,她们功力委实大有进步,体内先天真气日益精纯,她们入山时,根本未准备衣物,半年中,与猛兽周旋搏斗,衣履渐渐破碎,好在山深林密,向无人迹,她们也脱去世俗,还我本来,不以为怪。

    她们都是已经年纪四十出头,风流大半生。姹女玄阴毒女术不知吸取了多少壮男的元阳,故以青春永驻,美艳出生,虽大署大寒,也自不慎,她们对羞耻之感,极为淡薄,没衣裤蔽,又有何妨?

    终于,这一天来了,由于她们的根基和秉赋大差,终至自食妄练之果。

    一在开始第四式真气逆浑时,困难重重,真气在经脉中不进不退,生理上起了微小的变化,但她们深具有信心,不顾后果依然勉强将事。

    玉面观音和笑面观音刚一月始感到下肢发麻,先前还不以为意,等到发觉不对,已经来不及了。

    粉面观音尚算幸运,她晚练半月,终于惊然停止练功,但她仍不算太幸运,浑身经脉只消略一经气,即感到痛苦难当,力道尽失,数十年来苦修得来的成就一旦抛去。

    另两人可灾情惨重,玉面观音下肢经脉分渐萎缩,浑身的劲力全告瓦解冰消,笑面观音的功力,本比不上两位师姐,受害更甚,连双臂也渐步下肢后尘,枯萎了。

    三年于兹,最苦的还是粉面观音,她不但要照顾两位。师姐妹,还得到外面找食物,这一带猛兽成群,以她一个失去武功的弱女子,要在这洪荒丛莽中找活路,简直是不可思议之事,要没有一群人猿经常维护,后果不问可知。

    不止此也,三尼以色相于道江湖,死在她们粉臂雪股下的登徒子假道学,不知凡几,正派名门那些披上卫道外衣的人,都不会放过它们。她们既然成了废人,万一落在那些人手中,恐怕不是一死就可了之的事啊!所以他们内心的恐怕,实非笔墨可形容。她们只希望文俊师徒前来找她们,可是这一线希望之光,是多么微弱啊!大巴山绵亘千里,万峰千峦,诺大的山区,要找的人不啻大海捞针,那是不可能之事呀!

    但是,他们不得不活下去,也不敢不如此希望,死,虽然说人生终必来临之事,但苟全的心念也是人之常情,没到非死不可之时,谁也不想一死了之,所以她们抱着这唯一的微弱希望等待下去,皇天不负苦心人,她们终于等到这天了,她们得救了。

    四人诉说从头,道出四年来的经过,少不了相对虚希,摇头浩叹。

    此后,文俊留在大峰山,练功岔气,伤寒经脉,在这练家子看来,虽虽致命的创伤,但却是常有之事。

    这与方外人士的走火入魔大致相同,百年道行也可毁于一旦,其实这并不是绝症,可用药物疏通,也可利用功入化境的人,以内家先天真气缓缓打通已经闭死的经脉。

    文俊的修为,距功参造化的无上境界尚远,但造诣已不等闲,何况他所练的九如心法,乃佛门无上绝学,对封运吐排四诀有无上奇效,加以他离开保康古洞时,带了一瓶玄门至宝玉浆,百毒天尊的蓝色革骤中,又有专解百毒,并可固无培本的圣品千年玄参。

    不到半月,他窑尽所能,不惜身冒奇险,终于以药物和真气疗伤的双管齐下之法,把三尼已经闭死的经脉一一打通,又半月的着意调养下,三尼神奇地恢复了自己已失去的功力,还其本来模样了。

    文俊既知三尼不兽参悟九如心法,便决定留下不走,花去两个日工夫,将真气逆运的要诀传授给她们,并以真气导引的无上绝学,助他们行动,他所习的九幽玄阴真气,适合用于妇女之体以阴导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在这三个月之中,文俊面对三个美极媚极裸体女人,在行功导气之间,虎掌抚遍三尼全身但是他对三尼的敬爱,属于亲情挚爱的纯真感情,不杂丝毫他念。

    也由于这段时日的裸身相处,将男女问神秘的外衣撕毁,日后帮助他安然度过艰难的脂粉炼狱,超然于欲海之上,收获委实至巨。

    笑面观音在圆觉古寺中,对文俊早生亲子之情,三尼又经荆山老人动化,所以对当年所作所为,深自痛悔,四年世外苦难,将他们从欲海中超拔于彼岸,已非当年的三音妙尼了。

    对文俊,她们敬爱有加,面对这雄伟的大男人,竟然心如古井,端的难能可贵,可见她们已经变化了气质,绝非当年以rou身报复的尼yin了。

    文俊心切师仇,寻找三尼的心愿既赏,该往前氓江寻找雷音遗迹,一碰机缘了。他便和三尼约定,多则三年,少则半载,自己必到此接三尼出山。他将九幽玄阴真气绝学传予三尼,让他们暂在这儿苦练,日后出山,防身该无问题了。

    孟春已届,大峰山大雪漫天。文俊辞别三尼,由大峰的南面沿任河出紫阴,踏上征程,他要取道汉中,老栈道入川,前途祸福,在所不计。

    汉水上游,除了河南两侧,间或可以看到极少平原以外,全是竺山峻领,大明一代,全国人口仅有六千万,万历六年,天下户口的记录,计有六千零六十九百一千八百五十六人,可见这山区里的绝不会大多…

    他的脚程快,十天后便到了汉中府。

    汉中府,本朝以前,叫作兴元府,但叫它南郑的人也不少,叫南郑,因为郑恒公死于犬戎,百姓南奔,所以便叫南郑,叫汉中的人较多,从秦代的汉华奠定名始,历代都以汉中之名,唐朝改为兴元府。本朝,称汉中府。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也是陕面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往西南一百二十里是酒县,便是南栈道金牛道的北口,算是由陕入川的重要门户。

    夕阳西下,他到了十八里铺,黄昏后,他入了东门,夜市刚开,汉中城商旅如云,但在烦吵的另一面,似乎隐隐潜藏着一股莫名的紧张气息,因为在闹市之中,经常有三五在群的背刀挂剑江湖好汉出现。

    他们神情肃木,四出巡视,那年头,背刀挂剑平常得很,但他们的装束异于常人,一眼便可看出他们不寻常。说不寻常,绝非无心生有。

    出南门南行八十里,是大名鼎鼎的天险巴峪关。巴峪关附近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台地,那儿,有一座城寨一般的太堡,假使江湖朋友竟然不知道这座堡和堡中的主人,那他早该乖乖地退出江湖,去抓犁头种田,理几亩薄田度过余主算了。

    这就是汉中巴峪关吴天堡,字内双凶之一的宇宙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