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_第十二回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舍啼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比翼羡莺俦还珠却惠舍啼笑 (第2/4页)

去吧,我闷的慌呢!"双璧仁笑道:"别闷了,你们密斯脱樊快来了。我今天可不能坐,大门外还有一个人在那里等着呢!"凤喜笑道:"是你那人儿吗?"双璧仁笑着咬了下唇,点了点头。凤喜道:"不要紧,也可以请到里面来坐坐呀!"双璧仁道:"我们上北海划船去,不在你这儿打搅了。"凤喜点了点头,就不留她了,取了洞箫交给她,携着她的手,送出大门。果然一个西装少年,正在门口徘徊,见了凤喜,笑着点了一个头,就和双璧仁并肩而去。双璧仁本来只有十七八岁,这西装少年,也不过二十边,正是一对儿。她心里不由得想着,郎才女貌,好一个黄金时代啊!

    论AE?樊大爷来,不见得不如这少年;只是双女士是位小姐,我是个卖艺的,这却差远了。然而由此可知樊大爷更是待我不错。望着他二人的后影,却呆呆的站住。

    一阵汽车车轮声,惊动了凤喜的知觉。那一辆汽车,恰好停在自己门口,凤喜连忙缩到屋子里去。一会便听到沈大娘嚷进来,说是刘将军派汽车来接,到尚师长家里去打小牌玩儿。凤喜皱眉道:"今天要我听戏,明天要我打牌,咱们这一份儿身分,够得上吗?我可不去。"沈大娘道:"呀!你这是什么话呢?人家刘将军和咱们这样客气,咱们好意思驳回人家吗?"凤喜掀着玻璃窗上的纱幕,向外看了一看,见沈三玄不在院子里,便回转头来,正色向沈大娘道:"妈!我现在要问你一句话,设若你现在也是一个姑娘,要是找女婿的话,你是愿意象双小姐一样,找个AE?貌相当的人,成双成对呢?还是只在乎钱,象雅琴姐,去嫁一个黑不溜秋的老粗呢?"沈大娘听她这话,先是愣住了,后就说道:"你的话,我也明白了。

    可是什么师长,什么将军,全是你自己去认得的,我又没提过半个字。"凤喜道:"那就是了,什么废话也不用说。劳你驾,你给我走一趟,把这个珠圈和他给我的款子,送还给他。

    咱们不是陪老爷们开心的,他有钱,到别地方去抖吧。"说着,忙开了箱子,把珠圈和那三百元钞票,一起拿了出来,递给沈大娘。沈大娘见凤喜的态度这样坚决,便道:"你不去就不去,他还能把你抢了去吗?干吗把这些东西送还他呢?"凤喜冷笑道:"你不想想他送这些东西给我们干吗的吗?你收了他的东西,要想不去,可是不成呢。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是不是光贪着钱呢?你既然不是光贪着钱,那我就请你送回去。"沈大娘将东西捧在手里,不免要仔细筹划一番。尤其是那三百元钞票,事先并不知道有的,原来昨晚刘将军送她回家,还给了这些钱,怪不得闹着一宿都不安了。因点了点头道:"我哪有不乐意发财的!不过这个钱,倒是不好收。你既然是不肯收,自然你的算盘打定了的。那末,我也犯不着多你的什么事,就给你送回去。可是这事别让酒鬼知道,我看这件事,他是在里头安了心眼儿的。"凤喜冷笑道:"这算你明白了。"

    沈大娘又犹疑了一阵子,看看珠子,又看看钞票,叹了一口气,就走出去对来接的人道."我们姑娘不大舒服,我亲自去见你们将军道谢吧。"接的人,本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现在见有这屋里的主人出来,不愁交不了差,便和沈大娘一路去了。凤喜很怕沈三玄知道,又要来纠缠,因此躲在屋里也不敢出去。不多一会儿,只听沈三玄在院子里叫道:"大嫂!

    我出去了,你来带上门。今天我们大姑娘,又不定要带多少钞票回来了,明天该给我几个钱去买烟土了吧。"说毕,唱着"孤离了龙书案"的二黄,走出门去了。

    凤喜关了门,一人在院子里徘徊着,却听到邻居那边有妇人的声音道:"唉!我是从前错了,图他是个现任官,就受点委屈跟着他了。可是他倚恃着他有几个臭钱,简直把人当牛马看待。我要不逃出来,性命都没有了。"又一妇人答道:"是啊!年轻轻儿的,干吗不贪个花花世界?只瞧钱啊。你没听见说吗,当家是个年轻郎,餐餐窝头心不凉。大姐!你是对了。"凤喜不料好风在隔壁吹来,却带来这种安慰的话,自然的心旷神怡起来。

    约有一个半小时,沈大娘回来了。这次,可没有那带盒子炮的护兵押汽车送来,沈大娘是雇了人力车子回来的。不等到屋里,凤喜便问:"他们怎样说?"沈大娘道:"我可怯官,不敢见什么将军。我就一直见着雅琴,说是不敢受人家这样的重礼,况且你妹子,是有了主儿的人,也不象从前了。雅琴是个聪明人,我一说,她还有什么不明白!她也就不往下说了。我在那儿的时候,刘将军请她到前面客厅里说话去的,回来之后,脸上先是有点为难似的,后来也就很平常了。我倒和她谈了一些从前的事才回来,大概以后他们不找你来了。"凤喜听了这话,如释重负,倒高兴起来。到了晚上,原以为沈三玄知道了一定要罗唆一阵的,不料他只当不知道,一个字也不提。

    到了第三日,有两个警察闯进来查户口,沈三玄抢着上前说了一阵,报告是唱大鼓书的,除了自己,还有一个侄女凤喜,也是干这个的。凤喜原来报户口是学界,叔叔又报了是大鼓娘,很不欢喜。但是他已经说出去了,挽回也来不及,只得罢了。

    又过了一天,沈三玄整天也没出去。到了下午三点钟的时候,一个巡警领了三个带盒子炮的人,冲了进来。口里先嚷道:"沈凤喜在家吗?"凤喜心想谁这样大名小姓的,一进门就叫人?掀了玻璃窗上的白纱一看,心里倒是一怔:这为什么?这个时候,沈三玄迎了上前,就答道:"诸位有什么事找她?"其中一个护兵道:"你们的生意到了。我们将军家里今天有堂会,让凤喜去一个。"沈大娘由屋子里迎了出去道:"老总!你错了。凤喜是我闺女,她从前是唱大鼓,可是现在她念书,当学生了。怎么好出去应堂会?"一个护兵道:"你怎么这样不识抬举?咱们将军看得AE?你,才叫你去唱堂会,你倒推诿起来。"第二个护兵就道:"有功夫和他们说这些个吗?

    揍!"只说了一个"揍"字,只听砰的一声,就碎了门上一块玻璃。沈三玄却作好作歹,央告了一阵,把四个人劝到他屋子里去坐了。

    沈大娘脸上吓变了色,呆坐在屋子里,作声不得。凤喜伏在床上,将手绢擦着眼泪。沈三玄却同一个警察一路走了进来,那警察便道:"这位大娘!你们姑娘,现在是学生,我也知道。我天天在岗位上,就看见她夹了书包走过去的。可是你们户口册上,报的是唱大鼓书。人家打着官话来叫你们姑娘去,这可是推不了的。再说…"沈大娘生AE?道:"再说什么?你们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