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3页)
第九章 徐婉约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子,虽在京城生活了六年,但她不论长相习性都人如其名,婉约细致,柔美秀丽。 无论何时,举手投足间都有着一股说不出的秀美与文雅,对待佣仆和气慈善,对待长辈进退有礼,与同辈相处也一样让人感觉如沐春风,非常惬意。 兰萱身为格格,自然见多了金枝玉叶与大家闺秀,更别提还有雍容典雅的贵妃娘娘以及一品夫人。她们之中许多人都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有着最无可挑剔的礼仪规范,也有着可以与男人匹敌的才华与智慧。 但像徐婉约这样如诗如画的女子,她倒是第一次见到。 这大概就是江南女子的天性,常常看那些汉诗里都会有许多描写江南女子的句子。有些什么呢…她皱紧眉头搜索枯肠,却还是一无所获。 那些句子她都抓不住,也想不起。算了吧,她本来就没有多少文学造谐,更不会什么诗啊词的… “婉约,江南的春天和我们北方有什么差别?我去过大汉草原,却没有去过江南水乡。”既然想不起来,兰萱就只得转身,和她一起散步的徐婉约说话了。 “表嫂有机会真应该去江南看一看。每当春天来临,到处都可见绿草青青,流水潺潺。再加上鸟鸣莺啼,暖风徐徐,以及那如丝如绵的细雨,真是温柔极了,也灵动极了。”徐婉约柔声说道。 兰萱被她的呢哝软语所打动,忍不住的幻想着那一派大好春光。“难怪人家都说江南的春光是最美的。” “那种画面可真正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舂’…有着春天独特的风韵。”在池塘边的大石上坐下,徐婉约悠然地捡起一根小草,轻轻搅动池面,荡起一圈圈的涟漪。 兰萱第一次发现,原来汉家女子的服装是如此飘逸舒适的,徐婉约身上那袭月牙色的衣裳温柔地贴着她玲珑的曲线,既行动自若,又清雅动人。 哪像她穿着旗装,如果要在池塘边坐下,似乎有些不太方便… “不过我听说江南的春天雨水很多,每天都阴沉沉的,一定会影响心情,而且也多有不便。”兰萱并不喜欢雨天,因为每逢下雨,她就不能出外游玩了。 “不会啊。”徐婉约却缓缓摇头。“江南的雨是最温柔的,伴随着满天满地的绿色,天空都是湛蓝的,而不是灰蒙蒙的呢。” 兰萱听完她的话后,眼露疑惑。她可从来没有见过下雨时还有湛蓝的天空,另外,怎么会有温柔的雨水呢? “表嫂应该有读过杜甫的诗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徐婉约回首扬眉,带着清雅的笑容等待着兰萱接诗。 兰萱眨动了一下她无辜的大眼,不明所以地回望着徐婉约。不甚明白她为何停顿下来望着自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在这沉默的时候,一个明朗温润的男声介入她们之间。 张荨今日回府得早,当听说兰萱与表妹在花园里散步时,他便欣然前来。 兰萱带着明媚的笑容回头望着自己的夫婿。“今儿个你倒是好早。” “礼部的官文都处理完了,又是这样明媚春光之时,我也偷会儿懒。”他温柔的眸光扫过兰萱与徐婉约。“有娇客在,即使偷懒也不为过。” 兰萱笑容渐渐隐去,不知为何,她一点也不喜欢张荨将目光落在徐婉约身上。 此时,徐婉约早巳起身行礼。“表哥。”她声音婉转,神态娇羞。匆匆望了张荨一眼后,就马上低下眉去。 “原来你们在聊江南的春雨,兰萱从不曾见过,自是无从想像。”张荨指指身后的凉亭。“我们去那边坐坐,赏花品茶、聊诗对词,倒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徐婉约立即颔首。“我让丫头拿古筝来,点上一缕檀香,我为二位献曲。” “那真是再好不过。” 兰萱望着张荨脸上的兴奋表情,本来惬意的心情莫名的低落了起来。 什么赏花品茶、聊诗对词,这些都是她不擅长的。他又不是不知道她没有什么学问,怎么还会有这样奇怪的提议。 “表哥,前日听姑母说表哥喜画写意山水,表妹冒昧地瞻仰了表哥的墨宝。真是笔意纵横,墨味盎然。笔墨的融合真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三人向着凉亭走去时,徐婉约徐徐低语。 “表妹过赞。为兄只是随意为之,难登大雅之堂。” 见他们二人相谈甚欢,兰萱加快步伐,走到张荨身边,自然地挽住他的臂弯。 她眨动着灵活大眼,带着三分天真问道:“相公,墨的味道好臭啊,怎么会是盎然呢?” 此话一出,另二人皆在瞬间呆愣住。 “哈哈哈…”张荨领悟到她话语的实意,大笑起来。“兰萱,平日里就要你多读些书,这下可在表妹面前见拙了。” “你笑什么嘛。”眼见徐婉约强忍笑容,自己的丈夫又如此肆无忌惮地大笑,兰萱也明白自己的话必然哪里出了问题。 她因此不悦地沉下脸来,一声不吭。 “表嫂真会说笑。”徐婉约灵巧的化解了尴尬。“不过,我小时候也很讨厌墨的味道,真的很臭。” “是吧。”兰萱得意地瞪了张荨一眼,虽然心里很明白自己刚才的话显得有多么无知。然而面子上她还是得硬撑着,怎么能在徐婉约的面前示弱? “其实江南的春色虽然美丽,但京城也毫不逊色。江南的春很妩媚,京城的春生机勃然,各有特色。真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徐婉约浅笑着环顾尚书府花园。 “不过经你这么一说,我开始怀念起江南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张荨深邃的眼里掠过记忆的光芒。 “那时表哥弱冠年纪,跟着张家二叔一起学习武艺,也陪着我们这些亲戚家的小丫头们放纸鸢、做花灯。你待了二年有余,后来姑丈升了礼部侍郎,你也要赴京科考,这才离开了杭州。”徐婉约望向张荨,眼波流转出盈盈春水。 “当时舅父也升迁了京官,我与你们一家一起回京…那时也是春天,一路上我们将所有咏春的诗几乎都念了一遍。” “对啊…我们还联诗作句,可惜谁也比不上表哥你,因此到最后没有人愿意和你比试下去…那段日子真是无拘无束啊…”徐婉约眼神明亮。 “年少时光总是最让人印象深刻。”一抹遗憾闪过他的眉眼间,似乎想起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