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大草垛 (第4/6页)
的人看了一眼外面的人群,说:“今天也就只能这样了。”掉头对村长小声说了一句:“这事没有完,我可告诉你!” 村长点了点头。 上头的人说:“请大伙儿散了吧。” 村长走出来:“散了散了!人家要走了,人家不接葵花了!” 村长带着一行人走出屋时,大麦地的人很客气地让出了一条路。 过了年,天刚转暖,风声又紧张了起来。 村长被叫到了上面。 上面说:“这事,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了。”上面让村长回去做工作,三天三夜说不下来,就十天半个月,反正人家等着。这事,是一层一级压下来的,是不可以不办的。 市长把这事当成了大事,当成了他的城市还有没有良知、还有没有责任感的大事。他要全市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一个被遗忘在穷乡僻壤的女孩,终于又回到了她的城市。但市长反复叮嘱,要好好做工作,要对孩子现在的父母说清楚,孩子还是他们的孩子,只是为孩子的前途着想,才让她回城的。这样做,也是对她的亲生父亲的一个交代。他相信孩子现在的父母会通情达理的。他还亲自给村长写了一封信,代表整个城市,向大麦地人、向孩子现在的父母致敬。 村长又来到了青铜家,当面向青铜的爸爸、mama念了那封信。 爸爸不说话,mama就一个劲地哭。 村长问:“你们说这怎么办?” 村长说:“人家有道理。确实是为了葵花好。你们想,这孩子如果留在我们大麦地会怎么样?她去了城里又会怎么样?两种命呢!谁还不知道,这闺女走了,你们心里会有多难受吗?知道,都知道,人家也知道。这些年,又是灾来又是难,这闺女幸亏在你们家。要不然…哎!大麦地,哪一个也没有瞎了眼,都看得清清楚楚。你们一家子,把心扒了出来,给了这个死丫头!她奶奶在世的时候…”村长开始抹眼泪“拿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恨不能天天把她顶在头顶上…” 村长就坐在凳子上,没完没了地说着。 爸爸始终不说话。 mama始终就是落泪。 青铜和葵花一直没有出现。 村长问:“两个孩子呢?” mama说:“也不知去哪儿了。” 村长说:“躲起来也好。” 青铜和葵花真的躲起来了,是葵花执意要躲起来的。 他们这回没有躲到芦苇荡。mama说:“芦苇荡里有毒蛇,不能久呆。” 他们藏到了一只带篷子的大船上,然后就让这只大船漂流在大河上。 知道他们藏在这只大船上的,就只有一个人:嘎鱼。 嘎鱼是撑着放鸭的小船,路过大船时发现青铜和葵花的。嘎鱼说:“你们放心,我不会说的。” 青铜和葵花都相信。 嘎鱼问:“要不要告诉一下你们爸爸mama?” 青铜点点头。 葵花说:“告诉他们我们藏起来了,但不要告诉他们我们藏在什么地方。” “知道了。”嘎鱼撑着他的小船,赶着他的鸭群走了。 嘎鱼悄悄地告诉了青铜的mama,见青铜的mama一副担忧的样子,他说:“你们放心,有我呢!” 大麦地人,从老到小,一个个都变得很义气。 这之后,嘎鱼就在离大船不远不近的地方放着他的鸭。他告诉青铜和葵花:“你妈叫你们藏着别出来。”这不是青铜的mama的意思,而是他嘎鱼自己的意思。 到了吃饭的时间,嘎鱼就会将青铜的mama烧好的饭菜,用一个篮子拎着,悄悄地放到他放鸭的船上,再悄悄地送到大船上。 城里人又来了,这回是坐县上那只白轮船来的,有五六个人。一层一级的,陪着他们来的,又是五六个人。这回来的人当中,有两个人,大麦地人都认识,就是那年将葵花带到老槐树下的阿姨。她们老了许多,也胖了许多。见了村长,她们俩,紧紧抓住村长的手,想说什么的,但声音却一下哽咽住了,泪水也将眼睛模糊了。 村长将她们带到大河那边的干校看了看,两个人站在萋萋荒草间,不知为什么,哭了起来。 终于又谈起葵花回城的事。 村长说:“正说着呢。孩子她爸爸mama,好像有点儿被我说动了。再慢慢说。你们一起来帮我说。就是感情太深了!” 两个阿姨想见见葵花。 村长说:“听说你们要带她走,小丫头跟他哥哥一道,躲起来了。”他一笑“两个小鬼,能往哪儿躲呀?” 两个阿姨说:“要不要找一找?” 村长说:“找过,没找到。”村长又说:“没关系,就让他们先躲着吧!” 嘎鱼再见到青铜、葵花时,说:“城里来人了,你们千万别露面啊!”青铜和葵花点点头。 “没有事,你们就在船上呆着。”嘎鱼说完,撑着他的小船,又去追赶他的鸭子去了,一路上,他不住地唤着他的鸭子:呷呷呷… 声音很大。 嘎鱼要让藏在船舱里的青铜和葵花知道,他就在他们附近呆着呢… 村长带路,城里的两位阿姨来到了青铜家。 坐在凳子上的爸爸mama一见,愣了一下,随即站了起来。 爸爸mama比她们两位的岁数稍大一些。 两位叫道:“大姐!大哥!”随即,伸出双手去,分别握住了青铜爸爸和mama的手。 几年不见,她们觉得青铜的爸爸、mama衰老了许多。望着青铜爸爸和mama枯涩、暗淡的脸色*和已经显出佝偻的身体,两人心里不由得一阵发酸,紧紧抓住他们的手,半天不肯松开。 村长说:“你们说话。我先走了。”村长便走了。 两个阿姨一个高一点儿,一个瘦一点儿,一个戴眼镜,一个不戴眼镜。戴眼镜的姓黄,不戴眼镜的姓何。 两人坐下后,黄阿姨说:“这一走,就是几年。我们心里常想来这儿看看葵花,看看你们。但一想到你们一家子过得好好的,就不忍心打扰你们了。” 何阿姨说:“孩子们在这边的情况,我们都在不时打听着,都知道她在这里过得很好。我们几个都商量过,说谁也不要去大麦地。怕惊动了孩子,惊动了你们。” 话题慢慢转到了接葵花回城上。 mama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