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猎艳录_232.第二百三十二章回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2.第二百三十二章回朝 (第2/3页)

巴郡城头挂上白旗。

    于jin奉命从身后攻打刘备营寨。马谡又犯了病,没有在当道下寨,而是别出心裁把营寨安到山上去了。还是那个理由: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于jin亲临前线指挥,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来到官道路口,一看,哎呀,这是那位天才的杰作,守军竟然都上山了。便趁着夜深人静,乌漆麻黑的时候,偷偷过去。顺便派人收拾了五百名守护水源的刘军,然后再大路上扎下营寨不走了。

    天亮的时候,马谡发现于jin再山下扎营,大吃一惊。命部将张休帅军攻打,可刘备的乌合之众军队看到整肃有序的袁兵,心里打怵竟然不敢下山。马谡一下子傻了。

    于jin没空跟他废话,留下彭安一万兵挡住下山去路,自己带兵,直取朱提刘备。

    刘备还蒙在鼓里,从早晨起来就指挥大军攻打袁寨,中午时分,士兵们都已疲累不堪了,才停下来。徐庶那边也到了无以为继,坚持不下去的地步。只要午后,刘备再加一把劲,袁军就要全军覆没。

    刘备坐在帅帐里正自高兴,孟达气喘吁吁的跑来了:“不,不好了,主公,袁兵从身后杀来了,距离此地只有五十里了,也不知有多少人马,十万总有吧。”其实于jin只有三万兵马,赵云为了防范曹,将重兵压在了江阳。

    于jin手中兵少,就让士兵多竖旌旗,松散行军,千人为一队,两队间相隔百丈,从远处看起来,三万人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

    刘备吓得都不会说话了。

    法正也听说了,一进来就嚷道:“马谡,干什么去了,怎地让袁兵轻易的过来,连个消息也没有。”孟达结巴道:“此刻就别说这些了,还是想想退路吧。”法正早就想好了:“无妨,正早就想到这一步了。我军攻打益州的时候,用的是水军。还有几百条大船停在江面上。袁兵都是骑步兵,我们从水路撤回白帝城,他们无可奈何。”

    吴懿吃过饭正准备接茬攻打袁营,听到消息,跑过来,面白如纸:“主公,还打不打了?”刘备心说,打个屁,后路被人抄了,再不走,恐怕被活捉。

    “快,集合部队,撤往江边,我们回白帝城去。对了,白帝城是曹驻守,他会不会趁火打劫。”

    法正笑道:“这一点,主公可以放宽心,曹此时巴不得您和他同盟抗敌,怎么会难为我们,况且,我军虽败,还有十五万大军,曹要怕我们的。”

    下午的时候,刘军不来攻寨,徐庶有点不适应,娘的,每天都来,成习惯了,今天怎么休息,提前也不通知一声,让老子也睡个好觉。

    正纳闷,探子来报:“敌军全部都向江边去了,不知为何?”徐庶知道袁兵攻占了江阳,一听就猜到刘备要沿水路逃跑。忙去通知甘宁带兵去追。

    甘宁那里会放过立功的大好机会同李典两人追出来。到了江边一看,地上散落着无数的兵器、粮食、旗帜、还有马匹,就是没有个人影子。刘备跑了。两人一看这么多的粮草辎重,心中大喜,也不追刘备了,反正也追不上,难道游泳去?索性指挥士兵收拾战利品打道回营。离营寨还有五六里,就看到寨门旌旗飞扬,战马无边。还以为中了调虎离山计。赶忙跑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于jin的军旗。

    进了营寨,相互诉说了情况,都觉得没有活捉刘备非常可惜。

    刘备沿着水路,五日后来到涪陵,将城内的一万户居民,守城的士兵,全部带走,过临江、夔关也照方抓药,将所有能喘气的带走,只把空城留给袁兵。半月之后,回到白帝城。

    马谡挺倒霉,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彭安不和他打,只是守住水源,想渴死他。马谡派人往下冲,又打不过袁兵。三天没过,士兵纷纷溜走投降。剩下些没投降的全部渴的东倒西歪,眼冒金星。

    彭安一看时机到了,帅兵冲上山去,几乎是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就获得胜利。并且活捉马谡。

    曹白帝城听说刘备战败溃退,已经过了夔关,袁军大将藏霸,从陆路追来。出于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考虑,急忙派许褚、曹真、夏侯敦帅兵三万前去接应。当时刘备水军已经过了夔关,藏霸到了临江,夏侯敦下令,屯驻夔关,阻击袁兵。

    藏霸一路收复涪陵、临江,到了夔关远远望见夏侯敦军旗。连忙在城外下寨,并且派人回成都报信。

    郭嘉的意思,夔关一带,处在巫峡下游,水都非常险要,尤其是运粮,极为不便。夏侯敦定是奉命接应刘备,不可能长期驻守。下令让藏霸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果然,刘备回到白帝城向曹表达了一份感激后,帅水师回到江陵。夏侯敦立即从夔关撤走。夏侯敦也害怕夔关周围和巫峡水路的地形险恶,让许褚帅一万水军断后,大军连夜分三批撤走,藏霸发现不对,派人到关下察看的时候,曹军已经穿越巫峡,飘然远去了。袁军进驻夔关。整个益州,只有一座隶属于巴东郡的白帝城还在曹刘备的掌握中。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十一月初,征战一年有余的三十万袁兵,撤出两川,北归洛阳。临走的时候,根据史料记载,随便找了个理由,了结了以下几个酷爱叛变闹事的同志:牂牁太守朱褒、益州太守雍闿、永昌太守黄元。这几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都有造反记录,而且,全是土著地方势力,拥有很强壮的班底,另外野心勃勃,不安于室。我让管承、毛晖、张锴随便找了个理由,灌醉了杀掉,三人手下的将领,一个不留,全部换上袁军的班底。

    李严虽然封为益州刺史,但只有行政权,没有统兵之权,从葭萌关经涪城、绵竹、广汉一直到成都,驻守的,是高览一个嫡系军团,接近十万。另外,甘宁擅长水战,调入夔关、临江、巫峡一线,组建水军,防备刘备偷袭,也有袁兵七万。张郃驻守重镇犍为巡视越巂,都护西羌,防止羌人造反。曹势力已经向南,特命韩遂降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