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集素篇 (第2/2页)
。 磨墨如病儿,把笔如壮夫。 园中不能辨奇花异石,惟一片树阴,半庭藓迹,差可会心忘形。友来或促膝剧论,或鼓掌欢笑,或彼谈我听,或彼默我喧,而宾主两忘。 尘缘割断,烦恼从何处安身;世虑潜消,清虚向此中立脚。 檐前绿蕉黄葵,老少叶,鸡冠花,布满阶砌。移榻对之,或枕石高眠,或捉尘清话。门外车马之尘滚滚,了不相关。 夜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拨火煨芋。 阿衡五就,那如莘野躬耕;诸葛七擒,争似南阳抱膝。 饭后黑甜,日中薄醉,别是洞天;茶铛酒臼,轻案绳床,寻常福地。 翠竹碧梧,高僧对奕;苍苔红叶,童子煎茶。 久坐神疲,焚香仰卧;偶得佳句,即令毛颖君就枕掌记,不则展转失去。 和雪嚼梅花,羡道人之铁脚;烧丹染香履,称先生之醉吟。 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 王思远扫客坐留,不若杜门;孙仲益浮白俗谈,足当洗耳。 铁笛吹残,长啸数声,空山答响;胡麻饭罢,高眠一觉,茂树屯阴。 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 皂囊白简,被人描尽半生;黄帽青鞋,任我逍遥一世。 清闲之人不可惰其四肢,又须以闲人做闲事:临古人帖,温昔年书;拂几微尘,洗砚宿墨;灌园中花,扫林中叶。觉体少倦,放身匡床上,暂息半晌可也。 待客当洁不当侈,无论不能继,亦非所以惜福。 葆真莫如少思,寡过莫如省事;善应莫如收心,解谬莫如澹志。 世味浓,不求忙而忙自至;世味淡,不偷闲而闲自来。 盘餐一菜,永绝腥膻,饭僧宴客,何烦六甲行厨;茆屋三楹,仅蔽风雨,扫地焚香,安用数童缚帚。 以俭胜贫,贫忘;以施代侈,侈化;以省去累,累消;以逆炼心,心定。 净几明窗,一轴画,一囊琴,一只鹤,一瓯茶,一炉香,一部法帖;小园幽径,几丛花,几群鸟,几区亭,几拳石,几池水,几片闲云。 花前无烛,松叶堪燃;石畔欲眠,琴囊可枕。 流年不复记,但见花开为春,花落为秋;终岁无所营,惟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脱巾露项,斑文竹箨之冠;倚枕焚香,半臂华山之服。 谷雨前后,为和凝汤社,双井白茅,湖州紫笋,扫臼涤铛,征泉选火。以王濛为品司,卢仝为执权,李赞皇为博士,陆鸿渐为都统。聊消渴吻,敢讳水yin,差取婴汤,以供茗战。 窗前落月,户外垂萝;石畔草根,桥头树影;可立可卧,可坐可吟。 亵狎易契,日流于放荡;庄厉难亲,日进于规矩。 甜苦备尝,好丢手,世味浑如嚼蜡;生死事大,急回头,年光疾于跳丸。 若富贵,由我力取,则造物无权;若毁誉,随人脚根,则谗夫得志。 清事不可着迹。若衣冠必求奇古,器用必求精良,饮食必求异巧,此乃清中之浊,吾以为清事之一蠹。 吾之一身,常有少不同壮,壮不同老;吾之身后,焉有子能肖父,孙能肖祖?如此期,必属妄想,所可尽者,惟留好样与儿孙而已。 若想钱,而钱来,何故不想;若愁米,而米至,人固当愁。晓起依旧贫穷,夜来徒多烦恼。 半窗一几,远兴闲思,天地何其寥阔也;清晨端起,亭午高眠,胸襟何其洗涤也。 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人当自卜,不必问卜。 奔走于权幸之门,自视不胜其荣,人窃以为辱;经营于利名之场,cao心不胜其苦,己反以为乐。 宇宙以来有治世法,有傲世法,有维世法,有出世法,有垂世法。唐虞垂衣,商周秉钺,是谓治世;巢父洗耳,褒公瞠目,是谓傲世;首阳轻周,桐江重汉,是谓维世;青牛度关,白鹤翔云,是谓出世;若乃鲁儒一人,邹传七篇,始谓垂世。 书室中修行法:心闲手懒,则观法帖,以其可逐字放置也;手闲心懒,则治迂事,以其可作可止也;心手俱闲,则写字作诗文,以其可以兼济也;心手俱懒,则坐睡,以其不强役于神也;心不甚定,宜看诗及杂短故事,以其易于见意不滞于久也;心闲无事,宜看长篇文字,或经注,或史传,或古人文集,此又甚宜于风雨之际及寒夜也。又曰:“手冗心闲则思,心冗手闲则卧,心手俱闲,则著作书字,心手俱冗,则思早毕其事,以宁吾神。” 片时清畅,即享片时;半景幽雅,即娱半景;不必更起姑待之心。 一室经行,贤于九衢奔走;六时礼佛,清于五夜朝天。 会意不求多,数幅晴光摩诘画;知心能有几,百篇野趣少陵诗。 醇醪百斛,不如一味太和之汤;良药千包,不如一服清凉之散。 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 修净土者,自净其心,方寸居然莲界;学禅坐者,达禅之理,大地尽作蒲团。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因葺旧庐,疏渠引泉,周以花木,日哦其间;故人过逢,瀹茗奕棋,杯酒淋狼,殆非尘中物也。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闲居之趣,快活有五。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耕读,五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独卧林泉,旷然自适,无利无营,少思寡欲,修身出世法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