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方丈_第三十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第4/4页)

来到这里和你们一起过清静日子。”

    李妃深深地望着陛下,咬着嘴唇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知道他说的是实心话。因为他一向喜欢宁静和自然,喜欢简朴和素食。而朝国万机、天下重任只因他系雄心壮志男儿的责任罢了。

    晚上,就着当院月光,公主为父皇端上来一铜盆热腾腾的洗脚水。

    武帝见那水中有些水草浮着,又闻着水汽有些药香味,便问:“这是什么水啊?”

    贺公主笑道:“父皇,这是女儿在山上采的药草,这这水洗了脚,不仅可以安眠消乏、心神宁静,也可使脚底松软,去除脚病。父皇,在宫中都是母亲为你洗的脚,今晚,女儿也要给父皇洗一次脚。”

    贺公主跪在草垫上,为父皇脱去袜屦、捧着父皇的脚轻轻放在盆内浸泡着、捏搓着。

    武帝享受着妻子女儿的亲情,望着半轮斜月挂在前面大殿的挑檐,听山风吹拂树叶和风铃的清响,听栖鸟在树丛的呢哝,直有些微微熏醉、不知天上人间的感觉…

    这是一个宁谧如梦的夜晚。

    耳畔是杜鹃的悠远啼声,李妃和往昔一样,如绸的手儿轻轻地为他揉捏着脊骨、抚摩着额头。

    此时的武帝觉得皇宫似乎离自己很远很远。天下,疆场,权利…一切俗世累人的东西,都淡然遁去…

    太子再没有料到:父皇竟会布衣常服,亲自一路攀山登岩地来到山顶。

    望着父皇显得憔悴和苍老的面目,太子禁不住热泪迸溅,长跪谢罪道:“父皇,恕儿臣不孝之罪…”

    陛下爱怜地搀太子起身,一边自责道:“皇儿,只怪父皇忙于国事,致皇儿罹此灾险…”

    太子跪在那里垂泪不已。

    “父皇今天是专门上山接皇儿回宫的,皇儿身子既已康复,朝廷国家万机待理,皇儿就随父皇回宫去吧,早晚也可替父皇分担料理一些。”

    “父皇,皇儿愿意回宫,也愿意早晚孝奉于父皇膝下,可是父皇…皇儿真的不想再做什么太子了。父皇,皇儿是怕担不起朝国江山的万斤重任,使父皇失望…”太子垂泪不已,跪在地上恳请父皇恩准、不肯起身。

    武帝叹了一声:“皇儿,皇儿再累,比得上父皇当初在jianian相擅权时还累么?莫非父皇就不是rou身凡体,不知这朝国万机的繁重么?”

    太子哭得喉咽胸堵:“父皇…”

    “皇儿,父皇若只为自己清静享乐和奢华yin逸,何苦还要艰辛忧虑地做这个皇帝?皇儿尚且不愿替父皇分担这份重担,外人又能靠得住么?”

    太子泣不成声:“父皇是天生明主!儿臣是怕,毕尽一生也学不会父皇的王者之道啊。”

    武帝抚着太子的头:“皇儿,王者之道,皇儿只须悟透四字足矣。”

    “哪四个字?”太子急切地问。

    “独处之道!”

    “父皇,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

    “有谁能得知天欲如何?”

    太子望着父皇的眼睛,费力地悟着父皇的话。

    武帝又道:“皇儿,譬如你私通寺院,父皇当众责打于你之后,还有何人敢再议及此事的?再譬如诏令周将军回里养伤,那是因为父皇看出他果有英雄之气、将帅之才。然少年得意者,往往不知天高地厚,孰轻孰重。若无坎坷,青云直上者,注定非是自折,便要折人。设若一蹶不振者,此匹夫之志又如何堪当朝廷大用?若果然挟持者甚大,必能忍尽人臣所不能忍者;如此,有朝一日能得皇儿的重新提携,不仅历练稳健,亦必将赴汤蹈火而不辞,一生誓死忠诚皇儿朝廷…”

    太子抬起脸来,满眼热泪、满怀敬仰地望着父皇那双充满睿智的双眼,伏下身子,深深三叩,尔后抖着嘴唇说:“父皇!孩儿铭记父皇教诲…”

    虽知五脉余毒尚未驱尽,至少还要三四旬才可保无碍,然太子清知父皇平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及早完成南北平定、九州一统的帝王大业,自己若不回宫代为署理朝国万机,父皇就无法去国率军南征北战、扫平六合。于是也顾不得许多了,当下答应父皇立即回京。

    太子回京不几日,张宫监便带着朝廷的一道圣旨匆匆来到山上:“…周翰成将军外伤既愈,诏敕还归东宫,仍复其宣威将军之职,着即日起回京复命…”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辉煌和梦想突然失而复得。

    慧忍接旨后,不觉有些心热气躁、六神不宁了。

    这份圣旨拟得含而不露,进退自如。此时自己只要回京复命,公主、娘娘和母亲就再也不会为他受苦cao心了。等待他的亦将是锦绣前程、沙场勋绩,一切都将水到渠成。

    圆月如镜,清辉若水。

    他拿出师父传下的青铜宝剑,豪情澎湃地于山间月下舞了一阵。耳畔山风厉厉、林涛汹汹。剑气与月光纠葛,英姿与峭壁对峙。

    收剑归鞘时,慧忍扶剑望月,蓦然记起师父的重托和身肩的弘法大义来。

    他徊徨于山间,仰望日出星落。继而打坐在煌煌月下,屏息禅悟,祈求师父在冥冥之中能为自己廓清迷茫。

    当少室东方的启明星跃出暗夜的天幕时,他终于得到了某种启示:佛法未复,道场未兴,何来机缘之说?他岂能仅仅为了一己名烈、眼前荣华和儿女私情而背叛信念、入世还俗?

    他料定,朝廷发出之份圣诏之后,一定还会再次派人来到山上寻找自己,故而必得尽快离开此地,方可得清静自在。虽说太子的情形仍旧令人担忧,好在太子离山之前他曾反复叮嘱过:半年之内只要不遇惊震,辅之以自己开出的药方每日调理,太子五内痛乱和神智迷朦之症一般就不易再发作了。

    黎明到来之前,慧忍一面命人赴京回复陛下的诏令:“…微臣外伤虽愈,奈镖毒已侵入血脉尚未尽除。臣请恩准微臣在山中继续疗养,痊愈之后即刻回复圣命…”一面却带着两个小师弟,匆匆收拾法物行李,仍旧回到人迹罕至的少室山密林幽谷潜身修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