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傲骨 (第4/7页)
这小僮已有些心动,紧迫着道:一切有我,你只是带路的,国师不会责怪你。'仰山苦着脸道:'少师,这对公主不敬…'朱昶装着不经心的道:'早上公主因我的容貌而受惊,我不回去,也许正合她意。'仰山默然了一会,道:'皇爷只公主一位,十分娇宠…''没太子吗?' '没有!' 说话声中,已出了城门,'仰山'止步不前,朱昶偏头一想,道:'这样好了,海边有没有清静的酒楼?''有,望海楼,富丽堂皇,闹中有静!' '噫!你汉语十分流利?' '小的父母原是中原人,经商南来落了籍,小的被选入宫侍候国师!''哦!这就难怪了,这样吧,你回去禀告国师一声,就说我碰到中原故人,洽谈甚欢,不能分身,下午才能返宫,我在望海楼等你,如何?'仰山为难地道:'这妥吗?' '没有什么不妥,快去快来!' '少师知道望海楼的位置吗?' '笑话了,还怕问不到。' '可是…' 朱昶拍了他一下肩头,道:'别可是了,去罢,我等你,痛快地玩上一天!'仰山有些胆怯,但又爱玩,最后终于折头进城。朱昶心头一松,见仰山走得远了,才举步继续前行,走完顺城街,赴'望梅楼'该向右,朱昶急急朝左方奔去。 虽然他左腿残废,不能着力,身法受了限制,但由于内力深厚,单靠右腿,奔行起来,一般的武士,仍是望尘莫及的。 他怕被'空空子'派人追及,是以不敢停留。 他取的路线与来时的路平行,同方向不同路道。黄昏时分,估计已奔出了近百里,眼前来到一个镇集,汉人与民家族人参半,但汉话却是通用语言。他想:待'仰山'寻自己不到,再回头禀报,必定先在城内外找寻,'空空子'一时不会想到自己会拂袖而去,等想后再派人追赶,空追不及了,何况路不止一条… 心念之中,折身入镇,拣了一家汉人开的小酒店打尖。 店里没什么好吃的,不过是些山禽腌腊,他随便要了几碟,叫了一壶玉麦酒,一面想着心事,一面自酌。 他盘算着涮夜赶路,还是投宿一宵? 自己虽有近三甲子功力,但武技太差,而仇家尽是不可一世的人物,此番回中原去,将如何行动呢? 不知不觉中尽了一壶,又添了一壶。 酒入愁肠,反而愁上加愁! 掌柜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一件黑粗布大褂,可以挤得出油,店内食客寥落,连朱昶不过是三人,那掌柜的过来在白木桌的另一边坐下,搭讪着道:'客人是汉家?''是的!' '做买卖还是…' '哦!是…访友。' '贵友是谁?区区在这一带人头极熟…' '不必了,在下已然会过,敝友在大理城行医。''噢!行医的,不知是什么大名?' 朱昶本是随口胡说的,这一问不由傻了眼,但他戴着面具,脸上的表情不为对方所觉,当下淡淡的道:'姓余!'掌柜的一拍大腿,哈哈一笑道:'是"神手余化"?'朱昶一楞,硬起头皮道:'是他!' 掌柜的高声道:'失敬了,余大国手名动南方,活人无数,内子就蒙他老人家起死回生!'说着,匆匆起身离去。 朱昶有些啼笑皆非,自己随口说一个姓,却偏巧就有个'神手余化'在大理城行医,幸好是死无对证,不然这谎可就砸了。 不一会,掌柜的去而复返,手中多了一把银壶,一盘卤山鸡,一付杯筷,在原位一坐,笑吟吟的道:'不成敬意,一点小意思?'朱昶赧然道:'掌柜的,怎么回事?' '朋友既是余大国手的至交,区区受过他的恩,岂能不表示一点意思!'说着,替朱昶斟了一杯,自己也斟满,举杯道:'请,这一餐算区区请客!''这…怎么好意思?' '那里话,请!'说着,一饮而尽,照了照杯。 朱昶也只好干杯,酒味香醇,十分爽口。掌柜的又斟了一杯,三杯下肚,朱昶只觉倦意袭来,昏昏欲睡,脱口道:'好酒!'眼前人影成双,眼皮有千钧之重,直要合上。 迷朦中伏桌睡去,知觉全失。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意识逐渐回复,只觉浑身的不舒服,四肢不能动弹,而且有麻痹的感觉,耳边人声嘈杂,一阵阵的檀香味直冲鼻观。 双目一睁,不由亡魂尽冒,原来自己被反缚在一根木桩上,四周围满了人,有的坐有的站,两旁,各燃了一堆熊熊大火,檀香味便是从火堆发出。 这里是一个露天荒场,从一些搭盖的棚架来看,是赶集的场所。 正对面,排着香案,香花素烛,案上一个神牌,核桃大的字,一眼便可看清楚,只见上面写的是'故神手余化老太医之灵位'。 朱昶目瞪口呆,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那掌柜的不是因感余化之恩而款待自己吗?自己根本不知余化为何许人,只是一时胡乱说访一个姓余的朋友,天下事竟有这般巧… 香案边站了七八个着长衫的人,那小店掌柜赫然也在其中。 不管如何,这总是凶多吉少的事。 他想运力挣脱捆绑,但全身乏力,一丝真气也提不起来。 那掌柜的在酒中到底下了什么药,竟然这等霸道? 蓦地── 香案旁的一个老者,高叫一声:'土司驾到!'全场顿时肃静无声,靠西面的人墙,裂开了一道口,让出通路。 在南方边陲,土司便是一地的主宰,生杀予夺,这一点朱昶是听说过的。转目望去,只见一条火龙,蜿蜒而至,原来是数十短装汉子,执着火把,朝这边行来,火光中,可见一项大轿,那轿中人,想必便是土司了。 火把入场,井然有序地分站四周,全场登时明如白昼。 轿子在距香案不远处停下,香案旁的人,立即迫了上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